寄吕穆仲寺丞

更新时间:2024-09-03 20:43

《寄吕穆仲寺丞》是宋代苏轼所作的一首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075年(熙宁八年)。这年,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吕仲甫,字穆仲,丞相吕蒙正之孙。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吕仲甫任察推。苏轼到密州时,吕仲甫入朝做寺丞。寺是朝廷的官署,丞是属官。

作品原文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楚相未亡谈笑是,中郎不见典刑存。

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

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

作品赏析

开头写作者在杭州时,经常跟吕仲甫一起游览,做诗。孤山寺下,湖水侵门,每次去游,总先看醉中所题的诗。苏轼有《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新诗到中路,令我喜折屐。”“君能从我游,出郭及未黑。”两人是同游同赋,有过来往。次联讲到吕家以及他和吕仲甫的关系。“楚相未亡谈笑是”,用楚相孙叔敖的典故。《史记·滑稽列传》:“其(孙叔敖)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之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汝)无远有所之(往)。’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左右不能别也。楚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下面写优孟不愿为相,因孙叔敖为相尽忠,其子穷困负薪。于是庄王封孙叔敖子于寝丘。说“楚相未亡谈笑是”,即看到优孟的谈笑,认为孙叔敖未死。“楚相未亡”一联下作者自注:“杭有伶人善学吕,举措酷似,别后常令作之以为笑。”“楚相未亡”句或指杭的伶人谈笑和吕优孟一样,但“楚相未亡”指楚相已死,王见优孟才认为楚相未死。吕仲甫还活着,不当称“楚相未亡”。而且吕仲甫的地位与楚相也不相当。这样讲,“楚相未亡”一联,两句意义相同,成为合掌,诗中的合掌对是应当避免的。因此这句可能还另有含意。吕仲甫是丞相吕蒙正的孙子,吕蒙正的地位同于楚相。《吕氏春秋·异宝》:“孙叔敖疾将死,戏其子曰:生数欲封我矣,我不受也。如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这是说楚相未死前对儿子说的话是对的。《宋史·吕蒙正传》:“先是卢多逊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至是,蒙正奏曰:‘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今臣男始离襁褓,膺此宠命,恐罹阴谴,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官。”吕蒙正请把低级的官位授给儿子,跟孙叔敖要儿子接受坏的封地,做法相似。这样做都是对的。“楚相未亡”句联系到吕仲甫祖上的家教。即使“楚相未亡”句表面上是指杭州伶人像吕仲甫,但是还使人想到吕蒙正的话跟楚相未死前的家教相似,这样讲就避免了合掌,就不是用楚相来比吕仲甫了。这联下句:“中郎不见典刑存。”借蔡中郎来比吕仲甫。《后汉书·孔融传》:“与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贲士貌类于邕。融每酒酣,引与同坐,曰:‘虽无老成人,且有典型(指容貌像蔡邕)。’”蔡邕做过左中郎将。这是说,吕仲甫虽不可见,但看到跟他容貌相象的人,也足以慰相念之情了。

第三联“君先去踏尘埃陌,我亦来寻桑枣村”,指两人的各奔前程。吕仲甫先到京中去做官,“尘埃陌”指京中,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诗:“紫陌红尘拂面来”,称京中的路为“紫陌红尘”。作者到密州去做官,密州是产桑枣的地区。联系过去相聚,“回首西湖真一梦,灰心霜鬓更休论”。当年同在西湖;此时诗人想来如同一梦,更不要说灰心霜鬓了。唐代裴度《洛书即事》:“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1069年(熙宁二年),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触怒王安石。第二年,王安石的连姻、御史谢景温劾奏苏轼回四川居丧时贩运货物入川。经过严格审查,知所劾毫无根据,是诬告。苏轼忍耐着不敢申明。1071年(熙宁四年),请求外放,通判杭州;1074年(熙宁七年),调任密州知州。“灰心”是由于被诬告而不敢申明的“忍事”所造成的。1075年(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词:“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派冯唐持节以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侵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天狼,指西夏)。”苏轼的两鬓变霜,是因忧国而起,因担心西夏的侵扰而起。

纪昀批“楚相”一联,“二句俱是殁后典故,用来欠亲切”。苏轼这一联用典,只求典故可以跟所讲的事情相似即可,不像后人那样多顾忌。比方用蔡邕比吕仲甫,只就虎贲之士貌似蔡邕,及伶人貌似吕仲甫这点相同,就可借用,而不顾忌蔡邕已死,吕仲甫还活着。后人多顾忌,认为不宜用死人来比活人。纪昀这个批语,只能说明后来顾忌多了,不能说苏轼用典不切。苏轼这首诗的特点,就在借用典故说事。由于他学问渊博,所以善用典故。这里“楚相”一联,借用孙叔敖比吕蒙正,是贴切的,“中郎”句也贴切,都是明用。“灰心霜鬓”句,用了裴度诗句,是暗用,更富有含意。这首诗显示了苏轼诗在这方面的特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