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

更新时间:2024-10-11 21:16

寄居蟹(学名:Paguroidea)属于十足目(Decapoda)寄居蟹总科,又称寄居虾、寄居虫等。外形类似虾,生活在空螺壳内。头胸部平扁,具一对触角和一对柄眼;共有五对步足,其中第一对是钳状螯足,左侧螯足大于右侧;第二、三对步足发达且长,第四、五对则退化较短。头胸部分布刚毛,腹部柔软卷曲,腹肢完全退化。寄居蟹总科包括6科134属,其中寄居蟹科87属,活额寄居蟹科22属,门螯寄居蟹科10属,拟寄居蟹科11属,陆寄居蟹科2属,螯盖寄居蟹科2属。

动物学史

进化史

异尾下目起源于约2.24亿年前的三叠纪,并在侏罗纪早期分化出铠甲虾总科(Galatheoidea)、寄居蟹总科(Paguroidea)、蝉蟹总科(Hippoidea)、石蟹总科(Lithodoidea)、澳洲寄居蟹总科(Lomisoidea)和辉虾总科。在白垩纪时期,寄居蟹总科中进一步分化出包括寄居蟹科和陆寄居蟹科在内的三支类群。

分类史

1957年前寄居蟹总科分类混乱,所有寄居蟹类归为一总科,包括寄居蟹科和活额寄居蟹科。1957年,MacDonald等将寄居蟹类分为两个总科:寄居蟹总科和陆寄居蟹总科,前者包括寄居蟹科、石蟹科和拟寄居蟹科,后者包括陆寄居蟹科和活额寄居蟹科,但未明确澳洲寄居蟹科的归属。1978年,McLaughlin提出寄居蟹总科是单系发育,反对MacDonald等的多系发育观点,建议废除陆寄居蟹总科,并将澳洲寄居蟹科单独划为一总科,其他科则归入寄居蟹总科。2001年,McLaughlin和Lcmaitre建立新科门螯寄居蟹科,认为陆寄居蟹科应废除。2010年,Mcaughlin和Boyko等对异尾下目的7个总科进行了整理,总结现存种属分类。当前,广泛接受的寄居蟹总科分为6个科:活额寄居蟹科、澳洲寄居蟹科、陆寄居蟹科、寄居蟹科、拟寄居蟹科和门螯寄居蟹科。 发现与命名 。

发现与命名

1758年,Linnaeus在《自然系统》中描述了第一个蝉蟹科种类Cancersymmysta和两个寄居蟹种类Cancer bernhardus及Cancer diogenes。1802年,Latreille正式建立并命名了寄居蟹总科(Paguroidea)。

形态特征

寄居蟹外形介于虾和蟹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体形长,分头胸部及腹部。

头胸部

寄居蟹具有头胸甲,前部狭窄且钙化,后部较宽,多为角质或膜质,具颈沟。头胸部有2对触角,第一触角柄常折叠,第二触角柄基部具一棘,眼柄基部有眼鳞。口器包括1对大颚、2对小颚及3对颚足,3对颚足辅助进食。螯肢1对,具强壮的螯,用于取食和防御。第一、二对步足用于爬行,第三、四对步足有角质褥,支撑螺壳内壁。

腹部

腹部包含肠道和生殖器,体形多为曲卷或直伸,腹部较柔软,不对称,可卷曲于螺壳中。尾节常不对称。雄性生殖孔在第四对步足基节上,雌性生殖孔在第二对步足基节上。腹肢退化,多不对称,雌性用于抱卵。尾肢和尾节左面较右面发达,有角质褥,尾扇可勾住螺壳的螺壳轴,辅助寄居于螺壳内。

栖息环境

寄居蟹是典型的海生生物,成体栖息于各海域或海岸附近,热带珊瑚礁和礁石平台尤为丰富。繁殖期时,寄居蟹回到海中繁殖,幼体在海中浮游成长后逐渐栖息于海洋或内陆水域底部。

陆寄居蟹科生活在热带地区,白天藏匿于海潮线以上洞穴,晚上迁移到潮间带或以上区域。活额寄居蟹科多生活在海洋,仅少部分可在淡水中生活,栖息于沙质或泥质底上。

分布范围

寄居蟹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水域和北半球的温带地区。

生活习性

觅食

寄居蟹为杂食性动物,主要摄食藻类、寄生虫和食物残渣。当资源匮乏时,它们会同类相食,这种饮食有利于在不可预测且可能随季节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寄居

寄居蟹身体柔软,难以抵御捕食者,因此栖息于合适的空螺壳中,并随身体成长不断更换螺壳。它们通过化学和物理方式改造螺壳内部分,以减轻重量并提供更多生长空间,使螺壳可被连续使用。小型寄居蟹可居住于未经改造的螺壳,而大型种类若转移至普通螺壳,多数会死亡,即便存活,挖空螺壳也耗费能量。

防御

寄居蟹多在海边或浅水爬行,遇危险即缩入螺壳,并以螯足塞住螺口。少数穴居或寄居在角贝和蠕虫直管内的种类,其腹部不弯曲。

生长繁殖

寄居蟹交配每年发生一次。雌蟹利用腹部附肢携卵直至孵化,孵化期约为一个月。雌性须在水中进行孵化,孵化后的寄居蟹进入溞状幼体阶段。大多数寄居蟹的平均寿命为1-10年,但有些种类的寄居蟹寿命可达30年。

寄居蟹在成年之前会经历四个幼虫阶段和一个大眼幼体阶段。幼虫阶段需要39-47天才能完成,大眼幼体阶段平均需要额外13天,总发育时间平均为60天。幼虫细长,颜色为黄红色。幼虫发育的每个阶段都会增加更多的色素细胞,大眼幼体有红色和淡黄色区域,成年大眼幼体为红褐色。大眼幼体不进食,必须寻找合适的壳来完成变态。壳的类型和大小有效地决定了生存几率,以及体型、性成熟时间和寿命。性别分化发生在幼虫阶段;雌性在成年时发育完成,而雄性继续发展形态特征。

主要品种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8年,寄居蟹总科物种椰子蟹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易危(VU)。

种群现状

椰子蟹的全球种群数量尚不确定,但在热带岛屿的原始分布范围因人类居住的影响已经缩小。在塞舌尔的阿尔达布拉环礁、坦桑尼亚的琼贝岛、查戈斯群岛和帕尔米拉环礁等无人居住或人口稀少的地区,种群保持稳定和健康。相反,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一些曾经无人居住的岛屿上,由于人类活动和栖息地破坏,椰子蟹数量下降甚至局部灭绝。比如,在纽埃和新喀里多尼亚的利富岛,种群密度显著降低。圣诞岛的种群数量高达一百万只,但在岛屿非保护区,因矿业开采和森林清除而数量锐减。据IUCN数据,过去60年中椰子蟹种群数量下降了至少30%,预计这种趋势将在未来20年内继续。

主要威胁

椰子蟹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过度捕捞、捕猎、贸易和栖息地破坏。大型海鸟和外来食肉动物如老鼠和猪对幼蟹构成威胁,而在圣诞岛上,黄疯蚂蚁攻击并杀死各个阶段的椰子蟹。尽管成年椰子蟹没有天然捕食者,但人类自公元1500年以来一直是其主要捕食者。其复杂的生命周期、缓慢的生长速度和较长寿命使得过度捕捞后种群恢复缓慢。

此外,沿海土地开发和入侵性介壳虫侵扰导致自然栖息地减少,加剧了对椰子蟹的威胁。这些栖息地损失使猎人更易集中捕捞,导致在人口众多区域椰子蟹灭绝。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成为椰子蟹面临的一大威胁,特别是在印度洋地区,因为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洪水,使其陆生栖息地被淹没。

保护措施

一些地区已制定椰子蟹的保护措施,不同国家的保护程度有所不同。在中国台湾、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关岛,实施了禁捕令、捕量限制、最小捕捞尺寸限制和繁殖期禁止捕捞等措施。北马里亚纳群岛允许持证捕捞,但有限制。图瓦卢在富纳富提环礁海洋保护区内保护椰子蟹。在中国台湾,椰子蟹自1995年起受到《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寄居蟹是重要的海洋底栖动物,能摄食沉积于砂质或泥质海底的有机物,有助于促进海洋底质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对海洋生态维护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寄居蟹生活在螺壳中,常在海滩上出没,取食海藻、动物尸体等漂浮杂物,并清理海滩上的空螺壳,被誉为海滩上的“清道夫”。

食用价值

寄居蟹肢腿肉柱结实,类似龙虾,可斩块清蒸,或加汤焗食,也可配冬瓜、干贝或配红枣、当归炖汤;将其膏配鸡蛋蒸食,亦异常美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