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免疫

更新时间:2022-04-13 15:31

寄生虫感染免疫是宿主机体对寄生虫识别和排斥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具有保护机体完整性的作用。

介绍

宿主机体对寄生虫识别和排斥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具有保护机体完整性的作用。寄生虫的个体大、生活史多样、抗原复杂以及在演化过程中对宿主免疫的逃避等,构成了它的免疫特点。研究这种免疫特点对于了解寄生虫病病理发生及其康复,以及提高诊断与防治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1893年T.史密斯和F.基尔伯恩指出牛患巴贝斯虫病康复以后具有免疫力。1902年,A.拉韦朗首次证实人、畜体内有溶解锥虫的抗体存在。1904年S.艾萨克等又在绦虫研究中发现沉淀抗体。1910年吉本提出裂体吸虫病的补体结合试验。1911~1912年卡森提出著名的棘球蚴病皮试。1913年J.莫勒等进行了马媾疫锥虫病补体结合试验。W.H.托利弗和M.P.萨尔斯在1939年发现线虫虫体口腔、肛门、排泄孔和肠道内的沉淀作用引起虫体堵塞致死,是由于宿主抗体和蠕虫代谢抗原的结合。寄生虫的细胞免疫则直到1961年才由亨特和利两人开始应用淋巴细胞转移法证实。从50年代末以来,对寄生虫病免疫机理和虫苗试制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成就:W.F.H.贾雷特等在1958~1960年将牛胎生网尾线虫虫苗应用于生产;L.L.卡洛和L.T.梅勒斯在1967年研制的巴贝斯虫苗投入市场;1971年T.A.米勒研制的犬钩虫苗免疫效果良好。1977年中国也研制成功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细胞胶冻苗并应用于生产。

寄生虫的免疫致敏和免疫效应 寄生虫免疫致敏的特点是;抗原复杂,并和免疫剂量密切有关;容易出现免疫耐受性,如在寄生虫感染太少时可引起低带耐受性,感染太多时又可能出现高带耐受性;免疫致敏也与寄生部位有关,如弓形虫寄生在细胞内时,其抗原不易接触淋巴系统,也就没有免疫原性,即使有时漏出细胞激发免疫,其抗体或致敏细胞也达不到隐藏的弓形虫。此外,有的寄生虫感染还可使多种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等失去功能,从而使其和抗体合作的应答减弱,抑制 T细胞和巨噬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近年来发现寄生虫免疫致敏有多种调节因素。如 T细胞抑制即与低带免疫耐受性有关。因为IgT(系一种单体IgM)和抗原的复合物既可以介导协助,也可以引起抑制,如它们先与巨噬细胞结合,就产生免疫;如由于巨噬细胞缺乏或饱和而先与特异性 B淋巴细胞起作用,就抑制应答而产生部分的免疫耐受性。已知巨噬细胞的功能常可能被弓形虫和疟原虫等多种寄生虫所损害。 这种T细胞抑制在寄生虫感染上可能相当重要。又如抗原竞争也是一个调节因素。抗原竞争的部位被认为存在于辅助细胞的表面。小鼠锥虫试验,发现胸腺依赖的应答减少而胸腺不依赖的应答并不减少,可用抗原竞争来解释。

寄生虫的免疫效应包括免疫效应细胞(致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及其免疫产物(淋巴因子和抗体)与相对应的抗原物质或带有抗原的靶细胞之间的免疫效应。可分为特异性体液抗体介导(体液免疫) 和特异性致敏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两大类。免疫效应随不同寄生虫种类或其他条件而异。如疟原虫的裂殖子借特异性受体结合到红细胞表面后,免疫宿主的IgG或IgM可阻断这种结合而中和抗原;新侵入皮肤的血吸虫童虫可被体内免疫抗体通过补体介导而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等等。但当血吸虫童虫体表吸附宿主抗原的密度很高时,这种反应就无法进行,形成对该虫伴随免疫的现象。寄生虫病的许多病例中常可见血清IgE水平升高。这种IgE就是反应素抗体又称亲同种细胞抗体。它们和体内肥大细胞结合成为致敏肥大细胞,在遇特异性抗原后,肥大细胞脱粒并释放组织胺等血管活性介质,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粒细胞积聚和平滑肌收缩,形成局部逆境,导致寄生虫死亡。

寄生虫对宿主免疫的逃避 这是寄生虫免疫的一个特点。寄生虫逃避免疫有多种方式:①抗原变异。寄生虫抗原复杂而易变异。如非洲锥虫身体和鞭毛表膜有一光滑的外层,可在血流中经常更换而逃避宿主的特异性免疫效应;冈比亚锥虫有23种抗原变异等。②可溶性封闭抗原。有些来自寄生虫的可溶性循环抗原,或称“外抗原”,可将特异性抗体所介导的免疫效应封闭,已在非洲、南美的鼠类锥虫病、疟疾、巴贝斯虫病,以及有些蠕虫感染中发现。③宿主抗原。又称抗原伪装。已知血吸虫成虫能借此避开宿主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宿主获得了伴随免疫。④隐蔽部位。较多见的如肠胃中的一些蠕虫、溶组织内变形虫和结肠巴兰弟纤毛虫,以及阴道毛滴虫和牛胎儿毛滴虫等都有其隐蔽的寄生部位,从而躲开循环抗体,至多只受局部分泌抗体的影响。其他具有隐蔽寄生部位的还有寄生在细胞内的南美锥虫,寄生在脑和眼睛内的弓形虫等。在皮肤疮疤或溃疡中,利什曼虫甚至能藏在作为免疫辅助细胞的巨噬细胞内。⑤抑制宿主的防御。一般可通过 3种途径:首先是免疫抑制,如疟原虫感染可引起体液免疫抑制,锥虫病可引起细胞免疫抑制。其次是免疫促进作用,如感染内脏的利什曼原虫有高水平的血清Ig时,细胞免疫有可能被抗体所封闭。第三是获得性免疫耐受性,如弓形虫在人和动物的胎儿期就可发生免疫耐受性。

宿主对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 宿主机体因接触寄生虫而形成的免疫称宿主对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产生获得性免疫的必要条件,是入侵的寄生虫与宿主免疫系统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接触,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按获得的方式可分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通过虫苗接种,可使宿主对寄生虫自动地获得免疫;通过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传递,可被动地获得免疫。宿主对寄生虫的获得性免疫一般兼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按虫的类别分述如下:

原虫 宿主的免疫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同寄生虫与宿主组织的亲合程度成正相关。原虫多数寄生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引起宿主组织损伤,虫体在宿主体内繁殖,因此激发宿主机体产生的免疫程度较强。对球虫、弓形虫、锥虫和巴贝斯虫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所占的地位,随不同的虫种而异。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粘膜经常有大量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说明细胞免疫的重要性。而寄生在血清中的锥虫则主要激发体液免疫。巴贝斯虫感染时获得的免疫也主要是体液免疫,已从母体初乳和血清的被动转移而被证实。但锥虫和巴贝斯虫也都能激发细胞免疫。

蠕虫 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如原虫,因蠕虫系多细胞动物,其抗原成分复杂,寄生部位、移行与否,以及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程度也不一。研究较多的有:①绦虫。反刍兽莫尼茨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成虫对幼畜的感染率比成年畜的高,说明其免疫与年龄有关。组织内的绦虫幼虫能引起免疫反应,保护宿主不受第 2次感染,而六钩蚴则是激发免疫反应最有效的阶段。已证明对于犬肠内的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可用同种或异种的人工活化六钩蚴作为免疫材料来激发犬体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其免疫机理主要是体液免疫。血清被动转移和初乳被动转移都有效果。在已经结囊的中绦期,幼虫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避性,它们死亡或受损伤后可发现受各种炎症细胞包围。②吸虫。裂体吸虫成虫可激发宿主对再感染产生部分抵抗力,而对成熟虫体本身并无影响,即产生伴随免疫。曼氏裂体吸虫和片形吸虫可在宿主体内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肝片吸虫童虫在肝实质移行中的炎症应答,对于激发免疫应答最为重要,这种免疫属於细胞免疫;而体液免疫则在腹腔内移行途径中发生。③线虫。已知网尾线虫能激发宿主对再感染产生相当稳定的体液免疫,并已率先制成商品化的牛胎生网尾线虫虫苗。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时产生的“自愈现象”,系速发型超敏反应,也与体液免疫有关;同时细胞免疫也有作用。在蛇形毛圆线虫感染的获得性免疫作用中,据认为细胞免疫比体液免疫更重要。在感染旋毛线虫的24~48小时内,胸导管淋巴细胞有明显的保护性免疫作用;特异性抗体不起作用,但对于成熟的旋毛线虫在肠内阶段则有保护性免疫。猪蛔虫对再感染可引起强大的免疫应答,血清或细胞的被动转移和初乳免疫转移都获得成功。犬钩虫也能引起犬体产生一种稳定的免疫,并能被动转移,以免疫血清的抗体转移为主。

免疫病理 在宿主和寄生虫的相互关系中,在产生获得性免疫保护宿主的同时,又可能产生免疫疾病,为害宿主,主要有:①反应素(Ⅰ型)超敏反应。由于抗原与嗜碱细胞及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导致细胞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而引起,属速发型超敏反应。原虫和蠕虫都能激发亲同种细胞抗体,即反应素抗体(包括IgE型和IgG型)。 这种超敏反应在旋毛线虫感染时表现有寒热、皮疹、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亲同种细胞抗体滴度升高,被广泛用于对蠕虫病的诊断。②细胞毒(Ⅱ型)超敏反应。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或半抗原在有补体或某些单核细胞存在下结合时引起的组织损伤。只要有任何细胞膜抗原(如红细胞抗原、肝细胞抗原)的相应抗体形成,就可能引起本型反应。巴贝斯虫病中红细胞大量损坏,即由于血清中的虫体抗原被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上;而黑热病、人体锥虫病和血吸虫病则是由于红细胞自身抗体以及吸附在红细胞上的补体破坏了脾脏红细胞,引起贫血。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Ⅲ型)超敏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身体内形成以后产生两类免疫病理反应:一是全身性(血清病)反应,如疟疾中的肾小球性肾炎,即由这种复合物的沉积所致;另一是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亚尔图斯反应),如用海群生治疗患有蟠尾线虫的动物,其感染部位出现肿胀等现象。④细胞介导(Ⅳ型)超敏反应。致敏的淋巴细胞与抗原结合而释放出淋巴因子,或发生细胞毒性,或两者并存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属迟发型超敏反应。反应部位的血管和神经周围出现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实质性细胞坏死,并常伴有肉芽肿形成。迟发型超敏反应常用于某几种原虫感染的皮试。

免疫诊断 通过查明动物体内的抗体或抗原物质来进行诊断,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但有时会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抗原的性质及其来源是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由于寄生虫抗原复杂,提纯既不容易,抗原的完整性也难获得。同时,分类学上有关的寄生虫之间会发生交叉反应;来自不同生长期的寄生虫材料,其抗原成分常不相同,它们的代谢抗原收集难度更大。因此在采用分离、纯化和分析等物理化学方法制成抗原制剂时,须加以标准化。通常应用的免疫诊断方法有皮试和血清学试验,后者包括补体结合、间接血凝、间接荧光抗体、可溶性抗原荧光抗体、絮状试验,以及免疫电泳、琼脂扩散、环卵沉淀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选择应用于诊断不同的寄生虫病。

免疫预防 虫苗制备尚处在早期阶段。现已生产的虫苗有3种:应用杀死的寄生虫或寄生虫的某些抗原成分制备的死苗,应用活的或致弱的寄生虫制备的活苗,或应用培养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做材料制备的代谢抗原制苗。大部分成功的虫苗都属于活虫苗。毒力致弱方法有长期体外培养、 化学处理以及X射线和γ射线辐照等。制作虫苗材料最适宜的时候是在寄生虫感染并具有抵抗力的阶段,或在其休眠状态中。辐照卵囊已在养禽上用于预防艾美耳球虫感染。辐照的血吸虫尾蚴已证明可使小白鼠和猕猴、黄牛、水牛、狒狒等对再感染获得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由于尾蚴生命短促,采用人工断尾的、致弱的、经过培养(或仅仅放在培养液内)的童虫来制造有效的免疫原,其冷冻保存技术已获成功。由于中间宿主对绦虫幼虫期的免疫比终末宿主对成虫期的免疫更为稳定,已利用六钩蚴及其代谢产物制造虫苗,并在中绦期幼虫如囊尾蚴和棘球蚴等的预防上取得初步成功。加佐剂的虫苗如牛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细胞胶冻苗也已有研制。单克隆抗体(在弓形体、鸡球虫、血吸虫、锥虫等方面)和 DNA重组技术等也在研究中(见兽医免疫)。

参考书目

O.O.Baniga, The Immunology of parasiticInfectionsUni.Park Press, Baltimore,Maryland,198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