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24
复齿鼯鼠(学名:Trogopterus xanthipes)是啮齿目松鼠科复齿鼯鼠属哺乳动物,别名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或寒号虫。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种,它的体型中等,形似松鼠但稍大,体长约200-300毫米,体重在300-500克之间。前足有4趾,后足有5趾,都具有钩状极锋利的爪。复齿鼯鼠的头宽,吻短,眼大而圆,尾长与体长几乎相等,尾巴毛长而蓬松。毛色在冬夏基本相似,背部呈赤棕色,体腹面为灰白色带有棕色毛尖,四足为橙黄色。
。
复齿鼯鼠在生物学历史上的分类认定过程经历了多次变化和修正。相较于其他种类的鼯鼠,复齿鼯鼠具有独特的特征,包括其牙齿结构、白齿齿冠曲折崎岖的齿脊,以及耳基部具簇毛,因此被动物分类学家列为单型属。1914 -1923 年期间,Thomas根据复齿鼯鼠地理位置的不同,提出了 4 个亚种,即指名亚种(T.x.xanrhipes Milne-Edward,1867)、湖北亚种(T.x.mordax Thomos,1914)、西藏亚种(T.x.himalaicus Thomos,1914)、云南亚种(T.x.edithae Thomos,1923)。
到了1940年,艾伦 (Allen,GM.) 根据毛色差异评估了复齿鼯鼠的分类情况,将其分为 3 个亚种,包括指名亚种、湖北亚种和云南亚种。然而, 1951年和1978年, Monison-Scott 以及 Coret 都对艾伦的分类观点再次提出了质疑,认为所划分的 3 个亚种在毛色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认为该种无亚种分化。郑生武也认为,上述亚种的鉴别特征不够明显,体色上的微小差异可能仅是个体变异或受冬夏毛色影响的结果。
1867年,法国人米尔纳-爱德华(Milne-Edwards)根据河北的标本将复齿鼯鼠定名Trogopterus xanthipes。1979年出版的《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一次将橙足鼯鼠改为复齿鼯鼠,复齿鼯鼠因臼齿珐琅质型式甚为复杂,故名。
复齿鼯鼠在皮膜不展开时,形如松鼠,雄鼠的体长约为23-27厘米,体重在250-400克之间。后肢较前肢长,前、后肢之间具有被毛的皮膜相连形成飞膜,可供其滑翔。尾长约为22-34厘米,尾毛长而蓬松。前足有4指,后足有5指,都具有钩状、极锐利的爪。耳朵基部覆盖有绒绢状的黄棕色毛丛,长而柔软,毛尖为黑褐色。口部周围的毛呈棕褐色,触须为黑褐色。
复齿鼯鼠的体背通常呈褐偏灰色,毛基为灰黑色,上段为淡黄色,毛尖为黑色。颈背部的黄色较体背部明显。体腹面的毛呈灰白色,渲染有棕色,毛基为灰色,毛尖为白色或淡棕色。体侧的皮膜色泽较体背稍深,皮膜外缘背腹交界处为灰白色,腹部呈褐灰色。头部为浅灰色。尾毛为灰褐色,毛基为灰色,毛尖为褐色。眼周有赤褐色眼圈,耳朵基部为黑色,有长的黑褐色簇毛。四肢前侧为深褐色,腹面为浅色,足部为橙红色。
复齿鼯鼠有22枚牙齿,其中第1上前白齿(P1)较小,隐于第2上前白齿 (P2)之前内侧,故外侧面观不易见到。第2上前白齿(P2)较其后的白齿显著变大,白齿咀嚼面复杂,釉质呈岛状或折叠成不规则齿面。各上白齿内侧均有一个显著的“T”形釉质褶。M和M的后缘中部及接近M内后角处各有一深的凹折。其头骨短促,鼻骨前端略凸,颧弓低下而较薄弱,听泡显著但并不特大。
复齿鼯鼠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险峻山岭地带,喜欢生活在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复齿鼯鼠栖息筑巢的地点多样,最常见的是山势陡峭的天然岩洞或石隙内,善于利用裸岩缝隙、石洞、树洞以及松树枝杈建巢,巢的形状为椭圆形。栖息地附近的植物包括侧柏、照山白、辽东栎、油松、白屈莱等,而动物则有岩鸽、红嘴山鸦、鹤鹰等。这些植物和动物的存在为复齿鼯鼠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丰富的生态环境。
复齿鼯鼠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包括北京市、河北省以及辽宁、陕西、山西、河南、四川、青海、贵州、云南、西藏、湖北、甘肃等省份的山区地带及国内多处自然保护区。
复齿鼯鼠喜食松、柏、杉树叶、嫩枝和籽实以及一些油脂含量丰富的果实、如榛子、橡实、核桃等。吃食时,用两前足抱食物,后足可站立不动。吃食慢,吃梨叶时用前足将梨叶捧起折叠几次后再进食。
家养复齿鼯鼠,每天补食侧柏、油松的树叶60~90g,配用、菠萝、野山果等水果。饮水补淡水为主,配用食盐水。或者为满足盐分补给,将适量食盐播散在地上,复齿鼯鼠通过舔食补充。
复齿鼯鼠平时无论雌雄皆独居,只有发情期才相互接触,交配后分开。在饲养条件下,曾发现两个家族的2只母兽同6只仔兽和平共居于一个巢箱内。另有一个家庭生活在一起,只是在母兽产仔前才将公兽逐出,一个月后,雄兽又同母、仔兽相聚。
复齿鼯鼠主要在夜间、清晨、黄昏或月夜活动频繁,而白天则隐匿于巢内,属于昼伏夜出。在活动时,复齿鼯鼠靠前后肢由低爬向高处,能在树间或由崖上向沟底滑翔,并在树上或石崖上自由攀登。它们能够灵活地在复杂的地形中移动。
复齿鼯鼠胆小,自卫能力较差,经常受到老鹰、狐狸的捕食。当遇到野兽追捕时,会从高处向低处滑翔,故称之为“飞鼠”,但不能由低处向高处飞行。
复齿鼯鼠喜静怕惊吓,在遭遇突发的巨大响声时会出现乱跑撞的情况,甚至会躲进巢箱1-2天不出也不进食。这种突然的惊吓往往会导致死亡,因此它们在遇到危险时会采取隐藏的策略。在睡觉时复齿鼯鼠喜欢采取蜷卧姿势,头部向外,尾负于背,以保持隐藏并休息。
复齿鼯鼠性喜洁净,食物一经同类脚踩或落有灰尘或因粪尿污染就不再食用。巢窝内几乎无粪便,多在距洞口10-15m处较为平坦且雨淋不到处排便,多集中一处,故有“千里觅食一处屙、屙处不住住处不屙”的说法。
据家养复齿鼯鼠所见,性成熟两性皆为2龄(实为22个月),每年繁殖1次,每胎1~3仔,寿命可达10年以上。发情期一般在12月下旬到1月,公母兽分别发出gu-gu-gu和cun-cun-cun的低沉而单调的叫声,耳基毛竖起,雄兽饮食减少成停食,睾丸明显增大,尾放长拖在地上,口大张有口沫溢出,躁动不安,主动接近母兽。从发情到交配约需4-6天,多于傍晚至翌晨1时在室内高处梁上进行交配。妊娠期为75-82天,当母兽腹毛分向两侧时,说明已进人怀胎后期。
复齿鼯鼠产仔多在3-4月中午或下午,产仔时采取仰卧或站立姿势。产仔后舔干仔鼠,吃掉胎盘,将仔鼠放翼膜上喂奶。母鼠对幼仔的抚育十分细致,常用舌舔拭幼仔头部和背部,离巢吃食时,常回顾其窝,一有动静立即回窝。当受惊或有干扰时,复齿鼯鼠常用口叼起仔鼠颏部,急速迁往另一窝内,有时也会用前足抱起仔鼠头部,用后足走离险境,少数雌鼠有将仔鼠咬死或吃掉的现象。
70日龄左右的复齿鼯鼠幼鼠出窝,开始吃些植物叶。90-120日龄开始断乳,体重可达160g左右,此时幼鼠与母鼠分开,另找巢窝居住。
1914 -1923 年期间,Thomas根据复齿鼯鼠地理位置的不同,提出了 4 个亚种。
1940年,艾伦 (Allen,GM.) 根据毛色差异评估了复齿鼯鼠的分类情况,将其分为 3 个亚种。
2016年,复齿鼯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2023年,复齿鼯鼠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目前没有关于复齿鼯鼠种群现状的相关数据,但根据2016年的统计,复齿鼯鼠的种群数量在过去12年内下降了近30%,使其被评估为近危(Near Threatened)。
栖息地丧失是复齿鼯鼠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由于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导致了复齿鼯鼠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过度捕食也是导致复齿鼯鼠种群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过度捕食主要是由于复齿鼯鼠被当作食物和传统中药的来源而被捕杀。
中国已在多个地区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专门保护复齿鼯鼠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包括河北雾灵自然保护区,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贵州赤水秘樱自然保护区,甘肃祁连山保护区等。
此外,应当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开展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以确保复齿鼯鼠的种群得到有效的增长和保护。同时,应该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野外的非法捕猎活动,以保护野生种群的安全。通过这些措施,野生复齿鼯鼠将有机会通过自然繁殖增加其种群数量。目前,在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秦岭自然保护区等地,复齿鼯鼠已经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自由繁衍。
复齿鼯鼠作为一种食草性动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摄食植物、排泄和活动等行为,影响着土壤的肥力和植被的结构,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复齿鼯鼠是许多食肉动物的猎物,包括猛禽、猫科动物等。它们在食物链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为上层捕食者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复齿鼯鼠的干粪尿被称为“五灵脂”,四季均可采收,从山野悬崖石洞中或在悬崖较平坦的石面上收集,除去杂质,晒干即成。复齿鼯鼠粪便主含树脂、维生素A、尿素、尿酸等成分。有活血、散痰、止痛的功能,主治血瘀、痛经、跌打、疮等症状。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而有止痛作用,并能增加白血细胞。
为了满足市场对五灵脂的需求,人们已经开始对复齿鼯鼠进行人工养殖。这不仅可以保护野生种群,还可以有效利用复齿鼯鼠的药用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