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处

更新时间:2024-06-17 23:19

寝处,读音为qǐn chǔ,汉语词语,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意思是坐卧,息止。

解释

(1).犹坐卧,息止。(2).犹言食肉寝皮。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如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孔子家语·五仪》:“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宋 陈鹄 《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一:“公即弃官,迳归其家,筑草堂三间於家侧,日夜寝处其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惟一客 宫梦弼 , 陕 人,生平无所乞请。每至,辄经岁。词旨清洒, 柳 与寝处时最多。”

《说虎》(为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编者所加题目):“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左传·昭公三年》:“ 子雅 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 和 击桌曰:‘曩年非姥怜赐一瓯粥,更何得旋乡土!今欲得而寝处之。’”参见“ 寝皮食肉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