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6 14:57
察言观色,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颜渊》。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
成语“察言观色”即出自于此。
孔子有一个比他自己小四十八岁的学生名叫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人。子张曾多次向孔子询问求得官职、获取俸禄的方法。孔子曾告诉他说:“把你听到的各方面的知识加以考察,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把你从各方面见到的知识加以考察,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又有一次,子张问孔子怎样能做到仕途通达。子张问孔子:“读书人要怎样做才可以叫‘达’了呢?”孔子回答说:“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解释说:“在诸侯那里为官时,在卿大夫那里当家臣时,一定要有名望。”孔子说:“这个叫‘闻’,不叫‘达’。怎样才叫‘达’呢?品质正直又崇尚礼义,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想到屈己待人。这种人,在诸侯那里做官、在卿大夫那里当家臣,必定事事行得通。至于‘闻’,表面上好似爱好仁德,实际行为却不是如此,可是自己竞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这种人,不管在诸侯那里做官还是居家都一定会骗取名望。”
不会察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世事国通无从谈起,弄不好还会在小风浪中翻了船。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看一个人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
“察言观色”意为体味别人言语,观看别人脸色;指从言语和脸色来揣摩别人的心意。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中性。常与“见风使舵、随机应变”等词一起连用。也说“观色察言”。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滕胤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胤每听辞讼,断罪法,察言观色,务尽情理。”
清·曹雪芹《红楼梦》:“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已觉了七八分。”
唐·浩明《曾国藩·黑雨》:“曾国藩察言观色,见蒯兴家模样长得也还忠厚,说话合情理又恳切,心想:这大概不是放鹰的。”
老舍《四世同堂》:“他的眼盯住了太太的脸,细细的察言观色,不敢冒昧的张口。”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于是他既灰心丧气,又必须强打起精神自谋出路,学会了在现实生活中辨别风向,察言观色全套的本事。”
梁斌《红旗谱》:“越是坏家伙们,心眼越灵,他们会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察颜观色
两者都有观察对方脸色以揣摩对方心意的意思,区别在于:“察言观色”语意内涵较宽,指通过体味对方的言语、观察脸色来揣摩其心意;“察颜观色”语意内涵较窄,只指观察对方的神色来揣摩其心意。“察颜观色”常用作“眼睛”“目光”一类词语的定语;“察言观色”则不能这么用。“察言观色”和“察颜观色”只有一字之差,相互区别就在“言”和“颜”上。“察颜观色”着重在观察脸色(即面部表情),“察言观色”着重在体味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