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关系

更新时间:2021-12-06 08:11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必要性

第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是要求做到投资品生产、消费品生产和中间产品生产的相互衔接、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资源约束以及其他原因,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产品上出现“短缺”,需要用进口来弥补;同时,本国的某些产品也为国际市场所需要,通过出口可以换取外汇,用以购买国外产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就能取得本国经济协调发展所需的物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一要有尽可能多的资金,二要有适用的技术和设备,三要有合格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四要有来自多方面的经济信息。发展对经济关系有利于在短时期内获得这些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国家不走或少走弯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第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需要。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经济效益的提会受到国内资源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实行对外开放,则可以突破这一制约,发挥各国的相对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取得比较利益,实现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多的有用劳动成果,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福利水平。

第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是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为了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除了必须总结本国的历史经济,认真研究本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之外,还必须善于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先进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面对高度市场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势必要求创造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环境,这会促进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这一物质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而且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社会大生产在国际范围内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协作。这种分工和协作关系,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紧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国际的交往,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统一的大市场中,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通过商品交换和资本的流动,获得本国希望得到的比较利益。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其次,争取国际比较利益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有这种要求。

国际比较利益是指一个国家提供某种产品和劳务比之提供其它产品和劳务更为有利的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际比较利益的客观存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多元性与价值内在尺度的一元性的对立统一运动决定的。与之相适应,国际比较利益有两种基本存在形态。

从使用价值形态看,某种商品在甲国成为剩余产品,而在乙国则可能是紧缺产品,只有通过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实现使用价值的转换,才能发挥使用价值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技术,需要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同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这就决定了各国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限于本国范围内实现,客观要求向世界范围内扩展和延伸。

从价值形态看,追求价值增殖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动因。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决定某种商品价值的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即所有参加该种商品国际交换的国家所耗费的劳动的平均量。这种由国际间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称为商品的国际价值。对外贸易是按国际价值进行的。如果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低于国际价值,那么它就可获得大于本国出口商品价值的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殖。由此决定,由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比较而产生的比较利益,就成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动因。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载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更高级阶段上出现的一种现象,是指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重组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活动日益紧密地相互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大幅度降低了运输、通讯、信息成本,缩短了时空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扩散与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是要求生产要素超出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在国与国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有具体的表现:

在国际生产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产品的分工、零部件的分工以至工序的分工。与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相适应,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这就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的国际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科学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以发明专利、许可证、注册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加快科学技术国际转移的重要渠道。随着生产经营活动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国际化,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规模、范围和领域也日益显著扩大。

在国际贸易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世界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10%,大大超过同期世界生产年均5%的增长速度。世界进出口总额在世界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到1/3以上。这意味着各国对国际市场及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大为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已从传统的商品领域扩展到技术、专利、金融等服务领域。近年来,又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便捷报电子化贸易手段,这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的革命性影响。

在国际投资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其中75%为直接投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累计已达到2.66万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物——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据联合国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球跨国公司共有6万余家,在全球的分支机构约有50万家,总资产达13万亿美元,全球年销售额达11万亿美元,生产总额占世界的1/4,出口总额占世界的1/3。跨国公司在全球战略的基础上从事生产、销售活动,必然带动资本、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从而使经济全球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国际金融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金融创新及境外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的资本逐步从实物经济中游离出来,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由于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放松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国际资本流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到90年代中期,全球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交易总量,已由1980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35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与世界贸易额的比率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1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60:1,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达到1.3万亿美元。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扩散和信息交流更加迅速、广泛,世界经济正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国家而单独存在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取得自身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封闭自守、拒绝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不可能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

战略目标

(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是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不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原材料、机器设备、消费品,不论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我国与国外都将是进行双向交流。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两种战略模式: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3)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在此条件下,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不可取,单纯或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由此推动原有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带动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