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2:25
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等等。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楹联是与中国传统建筑格式有关,古代时称一间为一楹。楹:指的是厅堂前的柱子,将联语悬挂或贴在柱子上就叫楹联。对子是民间对对联的习惯称谓。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关于对联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说法是最早的对联始于五代,认为后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对子又叫对联、联语,贴在楹柱上的称楹联。
最早的春联为后蜀主孟昶所撰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对子就是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上句称上联也叫上支,下句称下联也叫下支。律诗的中间两联即为对偶句,赋与骈体文中也多有对偶句。
千百年来,佳联绝对,层出不穷,成为汉语言园圃中的瑰宝奇葩,受到文人的追捧和民众的喜爱。
对联以单联(即单上联或单下联)的字数为计算言的依据。上、下联各四字的为四言,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也。以此类推,还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以上可以称多言。更有多达几十言,上百言的称长联,如云南昆明大观楼孙髯所作之天下第一长联,全文180字,90言之多。又如书法家黄济云所书南京长联,共256字,128言。
对联经过千年的发展和文人墨客的千锤百炼,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和诸多讲究。比如:
字数相等,节奏一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如“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上、下联均为“二一二”节奏。特殊例外:“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即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已同怀视之”;又如“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长”。
平仄合律,声调和谐。一联之内,平仄相间;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上联尾仄,下联尾平(仄起平落)。
语意关联,上下贯通,文字简炼,言简意赅,意韵深邃,回味无穷。
对联的种类繁多,从用途说,有春联、喜联、寿联、行业联、名胜古迹楹联、赠予联、讽刺联、挽联等;从修辞格说,有析字联、谐音联、镶嵌联、顶真联、拟人拟物联、回文联等;从内容说有正对、反对、流水对;从对仗宽严度说,有宽对、工对等,不一而足。
对联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蕴含的知识极广,涉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修辞学、逻辑性,天文地理,历史典籍,社会人文,无所不包。要对出好对子并非轻而易举,要对出佳联绝对更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所以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对对子,历来不仅文人雅士孜孜以求,普通民众亦乐此不疲。
对对子,可以促进学习、开拓智慧、陶冶性情、提高素养、有益交际、联络感情、扬善惩恶、推动和谐。
近来,笔者偶与网友对对子,既为消遣解闷,也为运动脑力,以防年老痴呆症也。
对对子就是对对联,一个人出上联或下联,由另一个人对下联或上联,这种文字智力游戏对于习作古体诗很有帮助。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