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7 21:17
神经症的实质是高级神经活动暂时失调。其中对视恐惧症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上发育很快,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上学习紧张的压力和其他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就容易产生神经系统的适应不良。尤其是神经类型属于弱性的青少年,心理上耐受力差,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就可能患上各种神经症。
青春期开始后,有些青少年总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与别人不一样”,但又说不清楚,而这种念头又久久丢不开,这就是产生各种神经症或心理障碍的病根。世上每一个人在生理上和个性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但是人类又有着共同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在这方面,大家都一样。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才会心理健康,疑神疑鬼最容易导致“心病”。
1、用深呼吸克服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借以克服自己的胡思乱想。通过调节呼吸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之变得有节律。劳逸结合,每天进行1-2个小时体育锻炼,也有利于解除精神的紧张。
2、向亲属及好友诉说自己的“病症”,并让他们帮助自己克服对视恐惧,敢于向别人说,就是治疗的开始。在与亲友讲话时与他们对视,不怕别人笑话,逐步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对视恐惧症可视为社交恐惧的一种,在治疗上也应以心理疗法为主。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人来说可以自行调节,但症状严重者最好能到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或通过网络咨询在线医生,获得一些科学的建议。
她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本应有着幸福的生活。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自从12岁起,她得了一种怪病,让她17年不敢见人。为此,她曾不止一次想过死,或者刺瞎自己的双眼……
■现状:17年不敢见人终于突破自己走上讲台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童年的生活也和别人一样,无忧无虑。那些欢乐的时光到了12岁就结束了。那一年,爸爸去世了,不久妈妈也离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痛苦不堪。从那以后,我总觉得周围人看我的眼神怪怪的,像看一个怪物一样,那种眼神像刺一样扎得我心痛……”
这是几日前,29岁的王敏 (化名)第一次面对百余人演讲时的一个场景。在很多人看来,当众演讲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如果你知道眼前这位美丽的姑娘,是位在过去的17年间都不敢与别人对视的患者时,也许会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王敏的这次演讲,也正是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施旺红教授在为其实施治疗中的环节之一。讲台上,王敏面对众人大胆地说出了自己这17年来痛苦的心路历程。
■回忆:绝望充斥内心甚至想刺瞎双眼
因家庭的原因,16岁时,她就不得不走向社会。但是,她内心却充满恐惧和排斥,“总感觉自己是异类,每当与人视线接触,就觉得别人好像会厌恶我。这样的生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折磨,甚至想自己要是没有眼睛该多好。”有时候这种想法强烈到想刺瞎自己双眼。
类似这样的可怕想法伴随她挣扎在痛苦边缘,她曾多次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却都活了过来。
从此,她只好过起了四处漂泊的日子,因为到任何一个地方她都会觉得周围人用异样的眼神看她,于是,每个地方她都呆不到三个月。日复一日,绝望的感觉已经深入她的内心。
为了避免和人相处,她常常把自己沉浸到武侠小说里面,小说伴随她步入花季年龄。
21岁时她有了男友,在男友的包容和迁就下,他们恋爱了。但他们的爱情天平总是倾斜的:男友不断付出爱,而她却总是无力给予任何回应。“恋爱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日子,但又要面临现实,我想到彻底结束,那一次我服下了100片安眠药。但男友救了我。”
漂泊了几年后,他们结婚了,随着小孩的降临,王敏也曾告诉自己,要尽母亲的责任。但是,一直以来怎么也抹不掉的心理阴影让她不知道怎么教导小孩,还经常和家人发生矛盾。
■愿望:讲出自己的故事希望能鼓励心理患者
几个月前,王敏看到本报“疑难杂症”报道了一位跟自己相似的患者,她抱着一线希望拿起电话,也正是这个电话,让她找到了施旺红教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有了她在讲台上面对百余人演讲的一幕。
演讲结束,王敏热泪盈眶激动地告诉记者:“也许在别人眼中,我长得美丽,老公也很好,生活一定很幸福。实际上,在此之前我每天都过得很痛苦……直到今天,我才又一次看到了生活的光明。因此,我要将我的故事讲出来,希望更多跟我一样心理有障碍的人,能勇敢地走出阴影,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专家解析
视线恐怖症是心理在作祟
施旺红教授指出,有些人在社交活动中感到不好意思和没有自信,在公众面前演讲或者和别人约会时感到紧张,出现心跳、手抖或是感到神经性发抖,这些不正常的情绪往往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工作和生活,如果严重者还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视线恐怖症就是其中一种。
视线恐怖症患者一般表现为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的视线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以至于眼睛不知看到哪儿才好。患者一味注意视线的事情,并急于强迫自己稳定下来,但往往事与愿违,很难集中注意力与对方交谈,或者谈话前言不搭后语,自己也会感到痛苦。像王敏的表现,就是典型的严重视线恐怖症。生活发生突变后,她给自己套了一个枷锁,背负了过大的心理压力,当个人无力承受时便选择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