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发射方式

更新时间:2024-08-06 22:20

导弹发射方式是指由导弹的发射基点、发射动力、发射姿态和发射装置所综合组成的发射方案。在军事运用上它又被称为导弹部署方式,如机动部署或固定部署,是导弹发射地点、发射状态和发射动力三要素综合形成的结果。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多种多样。按发射基点,可分为陆基发射和海基发射等;按发射动力,可分为热发射和冷发射;按发射姿态,可分为倾斜发射、垂直发射等;按发射装置能否机动,可分为固定发射和机动发射。不同的发射方式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

定义

导弹发射方式是指由导弹的发射基点、发射动力、发射姿态和发射装置所综合组成的发射方案。

也是导弹在陆地、水域、空中发射时所处的状态和采用的技术手段的统称。它是由导弹的类型和战术技术要求所决定的。导弹发射方式按导弹发射位置,可分为地面发射、地下发射、水面发射、水下发射和空中发射;按导弹的起飞姿态,可分为水平发射、倾斜发射和垂直发射;按导弹发射时所用的动力,可分为自力发射和外力发射。

导弹发射方式分类

(1)按发射基点可分为陆基发射和海基发射、空基发射、天基发射;

(2)按发射动力可分为热发射和冷发射;

(3)按发射姿态可分为倾斜发射、垂直发射、水平发射;

(4)按发射装置能否机动可分为固定发射和机动发射。

按发射基点分类

陆基发射(地面发射、地下发射)

是以陆地为导弹发射基点的发射,弹道导弹采用陆基发射的优点:一是能够保持较高的戒备水平,在接到命令后能迅速实施发射;二是采用经过加固的地下井发射或公路机动、越野机动、铁路机动发射,在遭到攻击后仍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三是命中精度高,能够摧毁加固目标;四是可采用多种通信方式,有利于实施稳定、可靠与不间断的指挥。缺点:随着侦察手段的日益完善和导弹命中精度的提高,地下井难以避免被敌方发现和摧毁,从地下井发射的导弹也较易被导弹防御系统所拦截。而地面机动发射,则存在道路征候明显,对公路、铁路、桥梁依赖性较强等弱点。

海基发射(水面发射、水下发射)

是以海洋为导弹发射基点的发射。目前各核大国均采用潜艇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方式。优点:携带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具有航速高、自给力大、续航力强,能在水下长期隐蔽活动等优点。其换装一次核燃料,可连续使用3~10年,航行6万~40万海里,下潜深度300~600米,最大900余米。正因如此海基战略核力量能够以广阔的海域为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并从隐蔽地点实施发射,不仅能力强而且可大大削弱敌方对攻击的预警能力和反应时间。

空基发射(空中发射)

天基发射

又称空间轨道发射,是以空间为发射基点进行的导弹发射。不过依照1967年10月10日生效且无限期有效的《外层空间条约》

按发射动力分类

热发射(自力发射)

也称自力发射,是指导弹靠自身的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离开发射装置的发射方式。其基本过程是:将导弹放置在发射台上,由发控系统点燃导弹发动机装药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形成向下的高速喷射流而产生向上的推力,当此推力超过导弹起飞重量和阻力时,导弹飞离发射台。在此过程中导弹发动机产生的燃气流由导流装置排导。热发射的主要优点:一是导弹发射的动力由主发动机产生,也就是所谓的直接点火发,技术非常成熟,发射可靠性高;二是发射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缺点:热发射要排出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流,燃气流核心区温度一般可达1000℃以上,不仅对发射台及导流装置烧蚀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且对周边环境也有特殊要求,如应避免引起火灾、灼伤人员等。

冷发射(外力发射)

也称外力发射或弹射,是指依靠外力将导弹弹出发射筒到达一定高度后,导弹自身的发动机点火继续飞行的发射方式。冷发射的主要优点:一是导弹在发动机点火前便获得了一定的初速度;二是导弹装在发射筒内,能改善贮存条件;三是不需考虑燃气流对发射装置的烧蚀,冲刷问题和导流、排焰、燃气流处理等问题,因而对发射设施及周围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冷发射的缺点:一是必须具有发射筒,弹射动力装置、承受并传递弹射力的尾罩以及防止弹射用气体泄漏的密封装置等构件,因而发射设施结构复杂、质量较大;二是导弹被弹射出筒后还存在导弹入水(对潜地导弹而言)、尾罩分离、发动机空中点火等动作,环节多,对可靠性要求更加严格。

按发射姿态分类

倾斜发射

是指导弹呈倾斜状态的发射是导弹纵轴线与发射点的大地水准面之间呈一定倾角的发射方式。倾斜发射的主要优点:一是可节约发射后导弹进行程序转弯时所需的横向操控力,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增大射程;二是导弹通常在稠密的大气层中飞行,可充分利用空气动力的作用,实现导弹的可操纵性和稳定性;三是弹道曲率较小,飞行路径、飞行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攻击活动目标。

垂直发射

是指导弹呈垂直状态的发射,是导弹纵轴线与发射点的大地水准面相互垂直的一种发射方式。垂直发射的主要优点:一是发射装置结构简单而紧凑;二是在推重比较小的情况下,导弹也能正常起飞;三是导弹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间短,动力损失小;四是燃气流排导较容易,有害作用区域小,对发射场地的空间要求不高;五是可以减少发射盲区。垂直发射的主要不足是在近距离攻击活动目标时会增大导弹杀伤区的近界,影响攻击效果。

水平发射

水平发射一般采用现成的鱼雷管(在潜艇上水平安装)作为发射装置,优点:能够大量节省导弹发射装置研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所以,潜艇水平发射导弹方式得以广泛采用。

按发射装置能否机动分类

固定发射

是指利用固定发射装置进行的导弹发射,可分为地面固定发射、半地下固定发射、地下固定发射和水下固定发射等。此外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上发射导弹(姑且称之为空间固定发射)也可看成是固定发射的一种。其中水下固定发射和空间固定发射受条约限制未予开发,地面固定发射、半地下固定发射已被完全淘汰,只有地下固定发射仍被广泛采用。

机动发射

是指利用机动发射装置,在运动中或到某点快速定位进行的导弹发射。根据载运平台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地面(地下)、水中和空中机动发射等。地面机动发射可分为公路、越野、铁路机动发射。地下机动发射,又称浮动发射或隐蔽机动发射,是利用地下机动发射装置对导弹进行的发射。水中机动发射则可分为水面机动发射和水下机动发射两种(前文已有说明)。机动发射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多方向、多路线、多阵地的机动来不断改变导弹武器系统所处的位置,以达成避免遭敌侦察和袭击,提高生存能力的目的。

发射方式的应用

地面发射  分为固定发射和机动发射。地面固定发射,是利用固定在地面上的发射系统实施导弹发射。早期的中、远程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多采用这种发射方式。为了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后来有的采用发射前在地下贮存。地面机动发射,是利用车载或便携式发射装置,实施行进间或快速定点发射,通常有越野机动发射和公路机动发射等方式。其中越野机动发射灵活性好,便于转移,战术导弹多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地下发射  通常指地下井发射,利用地下井贮存并实施导弹发射(见导弹发射井)。远程、洲际地地弹道导弹主要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水面发射  利用各种舰(船)载发射系统实施导弹发射。采用这种发射方式的有舰地、舰舰、舰空等导弹。

水下发射  利用潜艇发射系统在水下实施导弹发射。这种发射方式隐蔽、机动,活动海域广阔,具有较高的生存能力。潜地导弹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空中发射  利用各种机载发射系统在空中实施导弹发射。这种发射方式活动空域广阔,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和攻击能力强,广泛应用于空地、空空、空舰和空潜等导弹。

水平发射  导弹呈水平状态的发射。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和鱼雷管发射的导弹等,一般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倾斜发射  导弹处于倾斜状态下的发射。地空导弹、舰空导弹反潜导弹巡航导弹等,一般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垂直发射  导弹呈垂直状态的发射。地地、潜地弹道导弹,某些地空、舰空导弹和巡航导弹等,采用这种发射方式。

自力发射(热发射)  导弹在发射装置上利用自身的发动机直接点火的发射。在地下井内采用这种发射方式,需排除导弹发射时所产生的大量高温燃气流的影响,因此,导弹发射井需设排焰系统或增大井径。

外力发射(冷发射或称弹射)  靠外部动力,使导弹弹出飞离发射装置,到达一定距离时,发动机点火而实施的发射。用于潜射导弹的水下发射、陆基弹道导弹的井内发射和机动发射。这种发射方式可使导弹在发动机点火前获得一定的初速,无高温燃气流的影响,导弹装在发射筒内能改善贮存条件,但发射装置比较复杂。

未来变化

导弹发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战使用的需要和导弹系统性能的改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德国的V-1、V-2导弹,分别采用地面固定倾斜和垂直发射。战后,一些国家的战略导弹多采用这两种发射方式。从50年代末起,为提高战略导弹在核环境下的生存能力,采用了地下井发射。到60年代,远程陆基弹道导弹几乎都采用地下井发射,潜地导弹则采用冷发射。70年代后,随着空间侦察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弹命中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分导式多弹头的出现,靠加固地下井已不能确保导弹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进一步加固地下井的同时,一些国家先后研究和改进了各种机动发射方式。随着导弹系统的小型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导弹的发射方式将日趋多样化,向着机动、快速、隐蔽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