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戟台

更新时间:2023-11-28 02:53

射戟台,在沛县博物院内,亭内有一圆形石盘造型精巧,据说上面隐约可见汉末 “ 飞将吕布留下的足迹, 亭旁勒石树碑,上面绘有吕布射戟解斗的故事。

具体介绍

吕布射戟【拼音:jǐ】台位于沛县文化馆内。

台是一个圆形的古石板,直径122厘米,厚12厘米,为吕布射戟时所踩之石,上面还留有吕布所踩脚印(我更相信是后人膜拜英雄的印记)。

射戟台上有射戟亭,为六柱飞檐,造型精巧。在亭子的上面有几幅彩绘,描述了吕布辕门射戟止战的故事。

射戟台为古沛八景之一,“古沛八景”诗“辕门射戟尚为刘”就是指的这件事,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现代书法理论家、沛人冯亦吾先生为亭题写的对联称: 一弦飞矢鸣画戟,十万雄兵卸征衣。

出自《三国志·吕布传》辕门射戟

溯源

东汉末年,皇帝失政,黄巾义军起,诸侯达官借镇压义军之名扩大自身势力,割据一方。野心勃勃的淮南王袁术欲夺国柄,极力兼并。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他想先攻刘备以取沛县,再图虎踞徐州的吕布

为了各个击破,他暗送吕布大批粮钱,笼络吕布按兵不动,便派大将纪灵率精兵十万直取沛县。当时,刘备虽名为豫州刺史,实只有沛县一地,兵不足一万人,将只有关、张。可说兵微将少,力量极弱,自知不敌,便向吕布求救。吕布兵强将勇,自称徐州刺史,他与谋士陈宫洞察了袁术的险恶用心,便亲自带兵援刘,在沛城西南角扎下营寨。

纪灵军见吕布军至,心里便着慌起来。次日一早吕布在营中设宴,召纪灵刘备共饮,并劝双方罢兵。纪灵有令在身不敢应允。吕布怒令左右,植戟于辕门百步外,说:“吾着一箭射中戟枝,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有不从我言者,并力拒之!”语毕取箭登台,一发即中戟枝。纪灵惧怕吕布、刘备合力攻击,遂罢兵而去。

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年了,可是沛地的百姓却把当年吕布脚踏的石盘一代代保存了下来,并为它筑台勒碑。尽管吕布本人在史书中谤颇多,但他毕竟凭借自己的智勇,使沛地人民免遭了一场战争的劫难。

评价

三国演义》对这段历史有精彩的描述:

东汉末年,封建割据势力各霸一方,互相争斗,连年征战;当时盘踞淮南的袁术,地广粮足,又有传国玉遍玺:早期势单力薄的刘备,后图虎踞徐州的吕布

汉献帝健安十月 (公元196年), ” 袁术为暂时争取吕布,主动修书与吕布联婚,吕布也答应把女儿嫁给袁术之子。在那时,联婚往往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袁术看机会已到,遂拜季为大将,陈兰雷薄为副将,统领步骑 3万,号称10万大军攻打小沛

刘备得到消息后,自知兵微将寡难以御卒,于是写信向吕布告急求援。吕布就在中间调和,席间季将军中伤刘备,被张飞怒骂:“你们这帮人也不过是妇人小子而已,象你也敢伤我哥哥?”关羽连忙拉住张飞: “ 看看吕将军作何打算,调停不好,再各回营寨厮杀也不晚。 ”吕布双袖一拂,猛地站起: “ 我请两家来,只是为了两家罢兵,哪能让你们在此厮杀? ”

这边纪灵还是忿忿不平,那边张飞还是喊叫着要厮杀。吕布勃然大怒,呼唤左右: “ 取我的方天画戟来 ” 吕布提戟在手,刘备纪灵也大惊失色。吕布说: “ 我劝两家不要厮杀,看来我没有这么大的面子,那就请苍天来裁定吧 ” 于是令左右将画戟接过,到辕门外远远插定回头对纪灵刘备说: “ 辕门离中军帐一百五十步,我若一箭射中画戟小枝,你们两家就得罢兵;如果我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安排厮杀。假如有不依从我的意见的,我们就同心合力对付他。 ”

纪灵私下忖度: “ 在一百五十步的辕门外,除非神力,焉能射得中小枝。我答应了也落得送个人情,若射不中,我再捉刘备,那时是师出有名。 ” 于是一口答应,刘备只求罢兵自无不允。

吕布邀请大家重新入席,再各饮一大杯酒。酒杯落桌,吕布叫人取来弓箭。这时刘备默默祷告,愿神灵保佑他一下射中。只见吕布撩起战袍,挽起袖子,搭上箭,扯满弓,猛呼一声 “ 着 ” 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内帐外的将校无不齐声喝彩。

吕布把弓投到地上,一手拉着刘备的手,一手拉着纪灵的手,高声叫道: “ 两家罢兵,此乃天意,斟酒来我们各尽一大杯,酒感谢上苍的护佑! ”刘备面带喜色,暗称侥幸。纪灵呆立半晌,最后向吕布说:“将军的美意我怎敢不从,只是领兵回去,无法向主公交代。 ”吕布说: “ 这有何难,我写封信给亲家,量他也不会难为你了。 ”

酒又喝了数巡,纪灵带信先回,吕布对刘备再次得意地表示:“没有我吕布,您的处境是很危险的。 ”刘备再三拜谢,与关羽张飞同回小沛城中。次日三处军马都各回营。

相关诗词

清代诗人吕叔《上射戟台》诗云:

层台缥缈镇云山,试射辕门落照间。

月满雕弓临暮垒,霜明画戟隐重关。

春旗一道寒光闪,铁马三军笑语蛮。

当日偶然扶帝裔,风流千古重人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