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27 05:29
小山村隶属济南市莱芜区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济南市莱芜区东北9公里,鹏山西麓,蟠龙山南麓,南邻大山村,西与傅家庄村接壤。小山村地处丘陵,耕地742亩,人口595人,181户。
据《刘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刘姓由茶峪村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小山,故以山名村。后刘姓他迁,现小山以王姓为主,占总人口半数以上,另有许、李、艾、冯、宋、牛、狄、孟等八姓,其中许、李两姓人口较多,诸姓村民相处融洽。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鹏山保·小山”。民国时期小山隶属傅家乡;据民国二十四年的《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傅家乡·小山”。1941年莱芜划为三县,小山隶属莱东县汶阳区;1945年恢复莱芜县建制,属莱芜县汶阳区;1950年撤汶阳区设矿山区,小山属矿山区;1958年3月属城关镇孝义乡;同年10月属孝义人民公社;1959年属矿山人民公社泉子管区;1982年属城关镇;1984年属莱城街道办事处泉子乡;1985年属孝义乡泉子管区;2001年元月合乡并镇,属凤城街道办事处汶阳管区至今。
小山村在历史上属贫水区,世世代代备受缺水之苦,严重制约了其生产、生活。1957年,小山百姓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修建了小二型水库杨家横水库,后又挖沟筑渠,在村北修建了小塘坝两座,从根本上解决了本村用水难的问题,使本村的耕地三分之二变成了旱涝保收田。
1993年小山村又修建水塔3座,还投资20万元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小山村山场面积600多亩,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村民几乎家家养羊。前些年由于缺水,村民养羊只是小打小闹。1993年村里安装了自来水后,村民养羊的积极性日渐高涨,如今全村养羊在60头以上的户就有20多户。当今全村年出栏山羊3000多只,成为有名的山羊专业村。近几年随着牛奶的热销,小山村民又喂起了奶牛,规模较大的户已发展到10多头奶牛。
恢复高考之初,该村的王应军就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本村第一个本科学生。后每年都有该村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其中艾士云如今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艳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该村东部为老村,老屋与新翻建的房屋相间,后村庄向西发展,西部为青一色砖瓦结构的房屋,印证了小山村历史的变化和村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村中部有一东西街,与入村之路相接,村委、卫生所俱在街北。村南有一东西路通往大山。在村东南原有一座马鞍桥,系石拱桥,建于明朝,工艺高超,20世纪90年代重建该桥。村东原有一关帝庙,“破四旧”时被拆除,现遗址亦已被村民建房。
勤劳、质朴的小山人,原来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制约,只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开发区的大道已修到了邻庄傅家庄,该村亦被规划在开发区工业园区。
小山人历来重视教育。建国之初村内就建有小学,后经多次迁移重建。1987年初,大山、小山、傅家庄集资31万元,在小山村西南重建小山小学,当年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三村的办学条件。小山小学设计甚为独特,学校整体为八卦形四合院,教室分在入个边上,亦当院墙,院子操场环抱其中,堪称一绝。小学现有一至五年级5个班,教师9人,在校小学生103人;另有幼儿班两个,幼童60多人。学校系区级规范化小学、幼儿园。
一、烈士英名录
王福同 许荣杰 王成礼 王延珠
二、历任村支书
1946年5月-1951年1月 王升和
1951年1月-1959年12月 许荣轩
1960年1月-1960年12月
(大山、小山、傅家庄三村为一个核算单位)刘训田
1961年1月-1986年12月 王升银
1987年—— 王福斌
三、历任村主任
1949年-1979年 许纪功(大队长)
1979年-1993年 牛连华
1993年-2001年 王功广
2002年- 王福斌
小山村地处丘陵,多为粘土地,玉米、小麦为其主要作物。原先农作物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村民因地制宜种棉花、植桑养蚕、种姜种蒜,种植日益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小山西瓜小有名气。特别是近几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该村新发展60多亩红提葡萄,经济效益可观。
小山村内多槐树、杨树,每到槐树开花时节,村内香气弥漫,小山人有种枣树的传统,一到秋天收获季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硕果累累,煞是喜人。小山大枣在当地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