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4:32
小果野蕉(学名:Musa acuminata Colla)是芭蕉科、芭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假茎高约480厘米,油绿色,带黑斑,被蜡粉;叶长圆形,上面绿色,被蜡粉,下面黄绿色,被蜡粉或无,上面中脉绿色,下面白黄色;叶柄被蜡粉,叶翼张开;花被片先端三裂,中裂片两侧有小裂片,两侧裂片先端具钩;果序被白色刚毛,浆果圆柱形,内弯,绿或黄绿色,被白色刚毛,具有五棱。
芭蕉属名Musa是为了纪念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的罗马医生和植物学家安东尼乌斯·穆萨(Antonius Musa),种加词acuminata是一个拉丁词,意思是尖锐或渐尖(指其果实的尖端),指的是果实的尖锐顶端。
以小果野蕉的小孢子培养后加倍获得了其双单倍型植株De Pahang,并于2012年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为研究香蕉相关的分子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小果野蕉在细胞质水平上与现代广泛栽培的栽培种巴西蕉非常接近,推测其是巴西蕉进化起源的重要供体种之一。同时,小果野蕉也被利用于杂交育种以相关机理研究。通过小果野蕉与Pisang Lily杂交,构建了其分子图谱,并发现两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互作用异常。
假茎高约4.8米,油绿色,带黑斑,被有蜡粉。叶片长圆形,长1.9-2.3米,宽50-70厘米,基部耳形,不对称,叶面绿色,被蜡粉,叶背黄绿色,无蜡粉或被蜡粉,中脉上面绿色,下面白黄色;叶柄长约0.8米,被蜡粉,叶翼张开约0.6厘米。
雄花合生花被片先端3裂,中裂片两侧有小裂片,二侧裂片先端具钩,钩上有毛,离生花被片长不及合生花被片之半,先端微凹,凹陷处具小尖突。果序长1.2米,总梗长达0.7米,直径4厘米,被白色刚毛。浆果圆柱形,长约9厘米,内弯,绿色或黄绿色,被白色刚毛,具5棱角,先端收缩而延成长0.6厘米的喙,基部弯,下延成长不及1厘米的柄,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褐色,高3毫米。
小果野蕉常与同属的野蕉杂交培育食用香蕉,两者在形态上较为相似,区别点在于:
小果野蕉:有明显的黑色或棕色斑点,叶柄管边缘直立或展开,有翅;梗通常被毛,花梗相对较短,胚珠的每个小室有两排规则行,雄花颜色为乳白色,柱头橙色或浓黄色;苞片外部呈红色、暗紫色或黄色,内部呈粉红色、暗紫色或黄色,内部苞片颜色通常向基部褪色为黄色,披针形或狭卵形,从肩部急剧变细,苞片反折且打开后回卷。
野蕉:假茎斑点非常轻微或不存在,叶柄管边缘封闭,无翅;梗无毛,花梗相对较长,胚珠的每个小室有四行不规则行,雄花粉红色且多变,柱头奶油色、淡黄色或淡粉色;苞片外部独特的棕紫色,内部明亮的深红色,内部苞片颜色通常连续至基部,宽卵形,不急剧变细,不反折,顶端钝。
小果野蕉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及广西西部,在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越南,经马来西亚至菲律宾等国家亦有分布。小果野蕉应性强,分布广,多生于阴湿的沟谷、沼泽、半沼泽及坡地上;海拔1200米以下。
小果野芭蕉全年开花并单次结实, 除进行种子繁殖外同时具有较强的克隆生长能力。 小果野芭蕉往往通过种子传播实现对新生境的定居而通过根蘖繁殖实现对已进入地的占据,在林窗、砍伐迹地及刀耕火种撂荒地等光照条件好的地方甚至能迅速形成以小果野芭蕉为主的单优群落。小果野芭蕉定居后形成斑块状聚集群落 可能会明显地影响和改变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演替方向。
小果野蕉自由分蘖,在不同的季节可以给犬蝠提供食物。犬蝠取食小果野芭蕉时,咀嚼并吞下果肉后把种子吐出丢弃到进食地下面,被吐出的种子和未利用的果肉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团。果实被动物取食后种子随动物的粪便传播,或沿沟谷随流水传播。在热带雨林内,由于光照弱等原因,很少有小果野芭蕉存在种子被传播后在合适的条件下迅速萌发生长,在一两年内便能达到正常高度,并以根部的萌芽迅速扩大其种群数 量,所以在刀耕火种轮歇地、砍伐迹地和林窗形成的初始阶段,小果野芭蕉和一些先锋植物往往最先侵入,逐渐形成以其为优势的单优群落 ,并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
药用价值:小果野蕉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滑肠的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肺燥咳嗽、痔疮、便秘等症状。
食用价值:小果野蕉其嫩叶可以炒熟食用也可腌酸食用。
经济价值:小果野蕉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亲本种之一,其假茎可作猪饲料,亚洲象还喜欢吃它的茎秆。其嫩叶也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芳香成分制作精油。
科研价值:小果野蕉是现代香蕉栽培种的祖先之一,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观赏价值:小果野蕉适合在公园、风景区的路边、水岸边栽培观赏。
生态价值:小果野芭蕉是热带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大型草本先锋植物。小果野芭蕉在森林更新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的生态恢复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