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滨鹬

更新时间:2024-01-24 16:09

小滨鹬(学名:Calidris minuta),是鹬科滨鹬属的一种动物。体长约14厘米,嘴短而粗,腿深灰,下体白色,上胸侧沾灰,暗色过眼纹模糊,眉纹白。甚似斑胸滨鹬

形态特征

小滨鹬夏羽头顶淡栗色,具黑褐色纵纹,眉纹白色,有时杂有淡栗色,眼先暗色。耳羽缀有淡栗色;头侧和后颈淡栗色而具褐色纵纹。黑色,羽缘栗色,翕的两侧各有一条乳白色线。肩部羽毛中央黑色,外缘栗色,而边缘灰白色。三级飞羽褐色,羽缘淡栗色。翅上覆羽和内侧初级覆羽淡褐色,尖端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基部也为白色,共同形成翅上的白色翅带。腰中央、尾上覆羽和尾黑褐色,腰的两侧白色,尾的两侧灰色。下体颏、喉基本上为白色,上胸和颈侧淡栗色,具暗褐色条纹或斑点,其余下体白色。冬羽上体和胸褐灰色,其余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幼鸟头顶淡栗色,具褐色纵纹。眉纹白色,眼先暗色,耳羽缀有淡栗色。后颈灰色和浅栗色。翕部羽毛中心黑色,外缘棕红色。翕两侧羽毛边缘白色,在翕背上形成一显著的白色V形斑。肩黑色,羽缘栗色,尖端白色,在肩背形成平行的白色线。三级飞羽暗褐色,羽缘栗色。翅上覆羽褐色。具皮黄色或栗色羽缘。下体白色,胸侧缀有橙皮黄色,具黑褐色纵纹。

大小量度:体重21-27克,体长120-160毫米;嘴峰16-20毫米;翅80-102毫米,尾37-44毫米;跗蹠19-23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地带的河流、湖泊、水塘、沼泽等水边和邻近湿地。冬季和迁徙期间也出现于水稻田、鱼塘和海岸地带。繁殖期间则主要栖息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的开阔湿地上。

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期间常集成大群。主要啄食水生昆虫、昆虫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常在水边浅水处涉水啄食。迁徙期间见于欧洲中部、南部、蒙古、偶尔游荡到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冰岛、佛得角群岛、费罗群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熊岛、加拿大和美国海岸、以及日本、缅甸、文莱、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中国偶见于香港。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贝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共和国、乍得、中国、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森堡、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马约特岛、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尼日尔、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卢旺达、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多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巴多斯、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汶莱、加拿大、法罗群岛、直布罗陀、香港、冰岛、列支敦士登、马来西亚、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巴布亚新畿内亚、菲律宾、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泰国、美国佐治亚州、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营巢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也在沼泽边缘地上营巢。通常置巢于离水不远的岸边草丛中或灌木隐蔽下的地上。巢甚简陋,为一浅坑,内垫有柳叶、枯草等植物材料。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黄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7-30毫米×19-2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相关报道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监测人员在鸟岛区域发现7名“新客人”——小滨鹬。这是继2018年5月青海湖畔新增鸟类草鹭后又增加的一种新的鸟类,至此青海湖鸟类达到了225种。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监测人员介绍,9月8日19时左右,检测人员在鸟岛区域例行巡查时,在靠近湖岸的浅水滩涂中发现一群约28只小型滨鹬集群。镜头中,几只与青脚滨鹬混群在一起,但体色、形态不同的水鸟,引起了观测人员的注意。

巡查结束后,监测人员根据拍摄的图片对照专业鸟类图鉴、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对这7只水鸟开展辩认,并通过“全国生物多样性示范观测网络”经专家确定后,确认是来自亚欧大陆腹地的“稀客”小滨鹬。

“青海湖是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印度两条国际水鸟迁徙路径的交会点,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和停歇地。在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青海湖水鸟的种群结构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原来以雁、鸭和鸥类水鸟为主体的基础上,青海湖涉禽和鸻、鹬类水鸟的种类和种群数量、栖息地均呈现增长和扩大的趋势。随着青海湖湖域面积的扩大和增长,湖岸浅水湿地面积也在持续增加,这为涉禽和鸻、鹬类水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小滨鹬属于鹳形目,是罕见迁徙过境鸟。每年8月会从北极往南迁徙,躲避极寒气候。它们常出现于南亚地区,很少飞来东南亚一带。随着青海湖生态不断向好,青海湖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青海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由20世纪90年代末记录的189种提升到225种,新增加了36种。

2018年9月,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小滨鹬,至此,青海湖鸟种记录增加至225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