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2 17:16
微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 in Humb. & al.):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平滑至具多柔毛;茎圆柱状,有时管状,具棱;叶薄,淡绿色,卵心形或戟形,渐尖,茎生叶大多箭形或戟形,具深凹刻,近全缘至粗波状齿。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复花序聚伞状分枝;头状花序小,花冠白色,喉部钟状,具长小齿,弯曲;瘦果黑色,表面分散有粒状突起物;冠毛鲜时白色。
微甘菊属蔓藤植物,繁殖能力强,既可有性繁殖,又能无性繁殖。生长能力极其旺盛,一个小节每年大约累计生长1000米,每个小节还会生出无数分节,专家称其为“一分钟一英里杂草”。微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南太平洋等地区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
微甘菊是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入侵到深圳内伶仃岛,20世纪90年代时在珠三角地区发现大规模为害。随后,微甘菊肆意扩张蔓延,入侵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并发生大规模为害,对当地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严重的生物安全威胁。
在超过47公顷的广东深圳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80%范围遭受微甘菊的危害,造成灾害性危害的面积已达80公顷,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危及到岛上的600多只猕猴、红树林、鸟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微甘菊为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幼时绿色,近圆柱形,老茎淡褐色,具多条肋纹。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长4.0-13.0厘米,宽2.0-9.0厘米,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数个粗齿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无毛,基出3-7脉;叶柄长2.0-8.0厘米;上部的叶渐小,叶柄亦短。
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花序渐纤细,顶部的头状花序花先开放,依次向下逐渐开放,头状花序长4.5-6.0毫米,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顶端渐尖,部分急尖,绿色,长2-4.5毫米,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外苞片),长1-2毫米,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长3-3.5(-4)毫米,檐部钟状,5齿裂,瘦果长1.5-2.0毫米,黑色,被毛,具5棱,被腺体,冠毛有32-38(-40)条刺毛组成,白色,长2-3.5(-4)毫米。花、果期:8-11月。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植物,生长地区平均气温20℃以上,在光照较强,水分条件较好地方生长旺盛。
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气温小于1℃;平均风速大于每秒2米,有霜日数小于5天,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的日数在10天以内,寒潮较轻、寒露风较轻的地区。
原产地:阿根廷(东北部和西北部)、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北部、东北部、南部、东南部、中西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美国(佛罗里达)、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 、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墨西哥湾、中部、东北部、西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
引入:印度(阿萨姆)、卡罗琳群岛、查戈斯群岛、中国(东南部、广东、香港、台湾、澳门和广西)、圣诞岛、东喜马拉雅、斐济、印度、拉克代夫群岛、马来亚、毛里求斯、缅甸、南塞岛、尼泊尔、纽埃、菲律宾、澳大利亚(昆士兰)、留尼旺、萨摩亚、苏门答腊和泰国。
不同种群的微甘菊其染色体类型不同,有的种群为二倍体,有的为四倍体(这是微甘菊生存力极强的原因之一)。微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开花后5天完成受粉,再过5-7天种子成熟,然后种子散布开始新一轮传播,所以生活周期很短。开花数量很大,0.25平方米面积内,计有头状花序达20535-50297个,合小花82140-201188朵,花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的38.4%-42.8%。微甘菊瘦果细小,长椭圆形,亮黑色,具5“脊”,先端(底部)一圈冠毛25-35条,长2.5-3.0毫米,种子细小,长1.2-2.2毫米,宽0.2-0.5毫米,千粒重0.0892克。此外,微甘菊茎上的节点极易生根,进行无性繁殖。
微甘菊幼苗初期生长缓慢,在1个月内苗高仅为11厘米,单株叶面积0.33平方厘米。但随着苗龄的增长,其生长随之加快,其茎节极易出根,伸入土壤吸取营养,故其营养茎可进行旺盛的营养繁殖,而且较种子苗生长要快得多,微甘菊一个节1天生长近20厘米。在内伶仃岛,微甘菊的一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节的生长总长度为1007米。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微甘菊种子在25-30℃萌发率83.3%,在15℃萌发率42.3%低于5℃、高于40℃条件下萌发极差。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种子萌发,黑暗条件下很难萌发。种子在萌发前可能有一个10d左右的“后熟期”。种子成熟后自然储存10-60d,萌发率较高,贮存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
微甘菊种子细小而轻,且基部有冠毛,易借风力、水流、动物、昆虫以及人类的活动而远距离传播,也可随带有种子、藤茎的载体、交通工具传播。
微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在中国,微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主要对当地6-8米以下的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闭度小的林分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的乔木树种有红树、血桐、紫薇、山牡荆、小叶榕;危害严重的灌木树种有马缨丹、酸藤果、白花酸藤果、梅叶冬青、盐肤木、叶下珠、红背桂等;危害较重的乔木树种有龙眼、人心果、刺柏、苦楝、番石榴、朴树、荔枝、九里香、铁冬青、黄樟、樟树、乌桕;危害较重的灌木植物有桃金娘、四季柑、华山矾、地桃花、狗芽花等。
微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生长迅速,不耐荫,通过攀缘缠绕并覆盖附主植物,对森林和农田土地造成巨大影响。由于微甘菊的快速生长,茎节随时可以生根并繁殖,快速覆盖生境,且有丰富的种子,能快速入侵,通过竞争或他感作用抑制自然植被和作物的生长。在马来西亚,由于微甘菊的覆盖,橡胶树的种子萌发率降低27%,橡胶树的橡胶产量在早期32个月内减产27%-29%;在东南亚地区,微甘菊严重威胁木本植物,油棕、椰子、可可、茶叶、橡胶、柚木等都受危害。由于微甘菊常常攀缘至10米高的树冠或灌木丛的上层,因此,清除它时常伤害附主作物。
在广东内伶仃岛,发育典型的白桂木-刺葵-油椎群落常绿阔叶林,几乎被微甘菊覆盖,除较高大的白桂木外,刺葵以下灌木全被覆盖,长势受到严重影响,群落中灌丛、草本的种类组成明显减少。疏林树木、林缘木被微甘菊缠绕,出现枝枯、茎枯现象,呈现明显的逆行演替趋势。
使用除莠剂“草坝王”(Bentazon)和“毒莠定”(TORDON)处理微甘菊种子,使用药剂浓度为0.4%的“草坝王”、0.2%的“毒莠定”。
使用70%嘧磺隆(SulfometuronMethyl),商品名森草净,用药量为0.1g/m²,用水稀释2500倍喷施。施用森草净应注意避开其他敏感植物(如叶榕、野贮麻、马樱丹等乔灌木及其他菊科、十字花科、禾本科植物),以免受药害。
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微甘菊危害,田野菟丝子能寄生并致死微甘菊,使微甘菊的覆盖度由75%-95%降低至18%-25%,较好地控制微甘菊的危害,且不会对样地内其他植物如重要的果树,粮食作物,蔬菜及其他园林绿化植物造成伤害。
利用紫红短须螨控制微甘菊,通过接种紫红短须蜡的虫卵,经过3个月后,可使微甘菊的藤叶成片黄化卷曲,6个月后,微甘菊的茎叶黄化,边缘不整齐,横向较窄,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甘菊逐渐枯死。绣线菊蚜却对微甘菊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18%2,4-滴微乳剂,商品名:灭薇净,是以植物源材料为主要活性物质的防除微甘菊专用药。主要成份为2,4-滴、双戊烯、辅以渗透剂、乙醇、尿素等。灭薇净以“透皮给药”途径进入植株体内,通过对微甘菊体内的萜烯类和精油类化合物进行缔合、溶解和置换,使微甘菊的生理、繁殖等器官受干扰,生理、生化功能失常而枯萎死亡,且难于再生。该药剂兼具触杀、内吸传导作用。具有专一性、速效持久性、安全性、使用方法多样性的特点。经农业部委托华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进行田间试验,防效在95%以上,具有较理想的持续控制效果。该药剂是防治微甘菊较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现已在广东、海南、云南等省广泛应用。
一、覆盖度在轻度、中度、重度的非耕地的用药量及施药方法
二、在林区、蔬菜、花卉、水源周边地的用药量及施药方法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深圳是中国国内受微甘菊侵害的“重灾区”,受害面积超过2700公顷,林荫道、公园、自然保护区都发现了微甘菊。在深圳梧桐山、仙湖植物园、深圳水库周围等生态敏感区,微甘菊危害发生率甚至已经达到60%。在生态环境相对独立的内伶仃岛,纵向从海拔6米至160米的范围内都有它的踪迹,横向40%至60%的地区几乎都被它覆盖。考察内伶仃岛的专家们发现,微甘菊的侵害还在恶化,整个岛屿几乎成了植物的“坟墓”,六七米高的大树也被它覆盖绞杀而死。因野生芭蕉等果树被微甘菊“屠杀”,岛上600多只猕猴的生活成了问题,饿得到处乱窜,最后只好靠人工喂食。广东各地已纷纷传出发现微甘菊的报告,广州市郊的人和镇2003年也发现了这种恐怖植物。专家称,广东韶关以南都有它的踪迹,只是有的地方危害还不突出。
粗略估计,仅珠三角地区每年因为薇甘菊的泛滥造成生态经济损失约5亿元;在整个分布区,导致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估计高达数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