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范镇

更新时间:2024-06-29 18:40

小范镇位于河北省武强县,从20世纪80年代改为武强镇后,依托县城优势,不仅形成了南有石黄高速公路、北有德保公路的交通网络,而且工业、商业、教育、文化等各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自从1992年坐落在该镇的武强年画博物馆正式开馆以来,国内外游客云集揽胜,小范镇步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概况信息

历史上的小范镇,史料记载建于元代,主要由东牌、南牌、北牌(牌即片的意思)等村组成,早年还有梨河、贾场等小村落。相传小范镇,由于被滏阳河分为河东、河西,明清出现过志士仁人多次修建广济桥、永固桥的故事,历史上并有观音阁、玉皇庙等名胜,近千年来,一直是武强县东部的重镇和活动中心。滏阳河从邯郸市磁县发源,中途汇集了沁水、渚水等支流,穿越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的17个市县,全程403公里,汇入海河后从天津入海。由于该河水宽漕深,货船可以从天津直达邯郸。小范镇作为从天津到衡水境内的第一大码头,不仅催生了商贸各业的繁荣,也催生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镇名由来

说起小范镇的来历,民间相传,一个皇帝坐船路过此处,腹中饥饿,抬头看见岸上有一个饭店,便弃舟登岸饱餐一顿。饭店虽小,但很有风味和特色,于是这个皇帝在酒足饭饱高兴之余把这个地方赐名“小饭”,后演化成今天的“小范”。

小范水运

明清时代,武强县小范镇已发展成滏阳河下游的重要水运码头。来自天津的洋货和来自邯郸的山货在码头上集散,从这里运往深州、武邑、饶阳、安平诸县以及井陉、辛集和山西等地,武强的部分年画也从这里走水路运往天津地区和东北,由于码头附近店铺林立,使小范镇成为武强县东半部商贸活动最繁华的地区。

地方文化

水运还促进了小范同外地的交流,许多外地的民间艺术传入这里,同当地的民间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单就春节的民间艺术而言,这里流传着踩高跷、狮子舞、散路灯、牛逗虎、十八罗汉、秧歌、鼓乐、旱船多种花会形式。 正月里,最吸引人的当属小范镇北牌村的踩高跷。北牌村的高跷腿子长、绝活多、内容丰富,别的村子高跷都不是它的对手。表演时,十几个高跷队员在“打头棒”的带领下,踩着1米来长的木腿,化装成成双成对的青蛇、白蛇、渔翁、樵夫、傻小子、俊媳妇等形象,在两个腰鼓、一个小锣、一个小钗乐点的配合下,或是唱戏,或是扑蝶,或是砍柴捕鱼,或是劈叉跳跃,绝活不断。结束时,十几个人互相踩着肩头搭错组合成一个大象的形状,“打头棒”在最上方,“傻小子”作象鼻子,精湛的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 小范镇的狮子舞更是堪称一绝。表演时,几个人分成两队,一队3只狮子,一只狮子由两个人组成。引狮子的多是聪明伶俐、身手敏捷的少年,他手提一根红绳,两头拴着红绣球,不停地把绣球甩出带回,引逗狮子龇牙咧嘴,张牙舞爪,忽儿蹿上桌子,忽儿又跳下来打滚,忽儿摇头晃脑……欢腾的场面充满无穷的趣乐。

通达的水运涵养了小范人豁达的性格,孕育了诙谐幽默极具生活气息的民间语言。“锣对锣来鼓对鼓,小范街上牛逗虎。推小车的是煎饼脆,拉小车的是二百五。”这首打油诗说的是春节期间小范街上演出的民间艺术“牛逗虎”的场面。两个年轻人头戴牛头和虎头的面具互相嬉戏,百无聊赖的“猛虎”发现了悠闲静卧的“黄牛”,猛扑上去想把它吃掉,黄牛敏捷地钻到“猛虎”的肚皮下,“猛虎”气急生怒,却奈何不了“黄牛”,“猛虎”和“黄牛”模拟出相逗相嬉的各种情态,栩栩如生,逗得人们前后仰伏。正月十四至十六,小范街上还流传着独特的“散路灯”的习俗。“路灯”是把棉籽用绵纸包裹,沾上油,点燃后放在大街上和胡同口。“散路灯”的人后面是个倒骑牛头的“牛倌”,在牛背上不停地讲笑话,扮鬼相,逗得跟着的人们不停的欢笑,闪闪烁烁的路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让漆黑的寒夜变得既欢快又暖融融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武强县城迁到小范镇,使小范镇变得空前繁华起来。每逢节日,小范街上踩高跷、扭秧歌、鼓队、狮子舞等民间艺术形式仍是红红火火,然而像“牛逗虎”、“牛倌散路灯”等民间艺术却像干涸了的滏阳河水运一样留在了人们记忆的深处。但历史悠久又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武强年画,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小范古镇不仅扎下了深深的根子,而且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又绽放在祖国的百花园中。

区划调整

1996年1月23日,并乡扩镇,小范镇与马头乡合并,更名为武强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