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9 23:28
小董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地处钦北区中部,东邻灵山县,南与大垌镇相接,西北与邕宁区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钦州市城区28千米,距钦州港55千米,距首府南宁82千米,总面积162.6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董镇有户籍人口98130人。
清朝时期,小董镇境域属钦州。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小董镇及小董乡,属钦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合并为小董镇。
1950年,改为小董乡。次年春,分设12个乡(镇)。
1957年10月,12个乡(镇)合并为小董乡。
1958年秋,并入设小董公社。
1961年6月,分设小董、奇陵2个公社。
1963年春,2个公社合并为小董公社。
1984年9月,小董公社撤改为小董镇。
1989年,小董镇设16个村公所、1个居委会、37个村委会。
2011年末,小董镇下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小董社区、那兰村、多隆村、中花村、那料村、那学村、榃头村、那道村、东联村、道遥村、吉水村、板董村、奇陵村、榃楼村、龙眼村、西陵村、那陵村。
截至2020年6月,小董镇下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小董社区、那兰村、多隆村、中花村、那料村、那道村、那学村、榃头村、东联村、吉水村、逍遥村、板董村、奇陵村、榃楼村、龙眼村、西陵村、那陵村;小董镇驻小董社区。
小董镇地处钦北区中部,东邻灵山县,南与大垌镇相接,西北与邕宁区接壤,镇人民政府距钦州市城区28千米,距钦州港55千米,距首府南宁82千米,总面积162.62平方千米。
小董镇系半丘陵平原,丘陵多为砂页岩和花岗岩建造,平原属山间盆地,分布于河流两岸,镇内地势总体呈东北高,并向西南倾斜。
小董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日照长,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800小时,平均气温2℃,极端最高气温达37℃,极端最低气温为0℃,无霜期达34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
小董镇境内茅岭江(上段)和板城两江在镇中部汇合,自东北向西南经那蒙、大直等镇注入茅尾海。
小董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大风、低温霜冻等。
小董镇有花岗岩、锰、钛铁、石灰石稀土等矿藏,植被属桂南植被区,为高温湿润气候绿阔叶、针叶林兼有类型,以松木为主,间有椎木、荷木、杉木、油茶、桉树等,还有野牡丹、铁芒箕等植被群落。
2011年,小董镇有耕地面积55859.25亩,人均0.585亩。其中水田面积39108.3亩。
截至2011年末,小董镇辖区总人口9634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726人,城镇化率36%,总人口中,男性53127人,占55%;女性43215人,占45%;14岁以下19268人,占20%;15-64岁6262人,占65%;65岁以上14451人,占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2950人,占54.96%;壮族4392人,占4.04%,主要居住在榃楼村。
截至2017年,小董镇常住人口92630人。
截至2019年末,小董镇有户籍人口98130人。
2011年,小董镇财政总收入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72万元,比上年增长8.5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7.6万元,增值税1302万元,企业所得税243.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126元,比上年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6012元。
2019年,小董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2011年,小董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大部分水库灌溉,少部分山泉引水灌溉,完成农业总产值6.6亿元,比2007年增长78%,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萝卜、头菜、花生、玉米、番薯、甘蔗豆类等,水果有荔枝、龙眼、杨梅、波萝、李子、沙梨、方柿、青枣、香蕉、柑橙、芒果等,完成水稻种植面积3800公顷,水稻产量2.24万吨,肉鸡饲养量315万羽,荔枝产量5580吨,生猪饲养量3.9万头,出栏3.5万头,家禽饲养量330万羽,利用那料、吉水、卜丹、东联蔬菜基地发展蔬菜种植,并扩建那料蔬菜生产基地,实现蔬菜种植面积2466.67公顷,其中那料蔬菜基地连片种植蔬菜达到1733.33公顷,成为钦北区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2011年,小董镇有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2亿元,税收1354万元,矿业生产效益明显,全镇矿业企业7家,实现产值3.7亿元,创税1012万元,占全镇工业产值的59.6%,占全年税收的52%。
2011年,小董镇商业外贸是邕、钦、灵三县交界地带20多个乡镇的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工业品销售交易中心,商业网点102个,职工197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8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35%,2个农贸市场年交易额2988.26万元。
2011年末,小董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各项贷款余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2011年末,小董镇有高完中1所,在校生3370人,专任教师194人;初中1所,在校生1532人,专任教师95人;全日制村完小39所,幼儿园12所,在校生1.2万多人,小学专任教师54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学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5291.9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010.1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007万元,比上年增加294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99.99%,比上年提高了2.76%。
2011年末,小董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6人,经营管理人才67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03人。
2011年末,小董镇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17个,藏书5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130人。
2011年末,小董镇中心卫生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级甲等卫生院,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2个;床位145张,每千人有病床1.5张;固定资产总值142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69名,其中执业医师23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5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3315人次,16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2011年,小董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6户,人数8963人次,支出183.2万元,比上年增长31.2%,月人均204.41元,比上年增长27.36%;医疗救助11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967人次,共支出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80户,人数5993人,支出197.43万元,比上年增长69.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3%,社会福利费用40万元,比上年增长9.7%,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8万人,参保率93.6%。
2002年以来,小董镇实现全镇移动电话信号全覆盖,全镇有移动电话用户约5万户,固定电话约13200万户,宽带用户约7500户。
小董镇镇区自来水厂始建于1975年,累计总投资3000万元,有供水管道27千米,取水点设在小董镇大虫岭、回头岭、石梯水库,日产水5530立方米,大小用户4000户。
2011年末,小董镇有11万伏变电站1座,年用电量达到1.5亿千瓦时,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322.54万千瓦时。
水利
2011年小董镇有茅坳(石梯灌区)、那亭等2座小型水库,灌既面积180公顷;小型水库10座,灌溉面积381.33公顷。辖区14座水库总库量为736万立方米。
道路
2011年末,小董镇镇区道路总长61千米,桥梁2座,总长300米,完成安装街灯630盏,电子眼4个。
小董镇距离西北方向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100千米。南宁至防城港市铁路和南宁至钦州、钦州至灵山县太平镇,钦州至南宁市邕宁区等公路经过境内。2008年,完成小董至那蒙、板城、西陵、榃头、那道上片自然村、那道下片自然村、奇陵板暮自然村、那兰村等8条35千米村级水泥道路硬底化。2011年12月,新修小董至大垌水泥硬化道路,2012年4月完工,极大地加强了小董跟钦州市区的联系。公共交通镇区汽车客运站于1996年建成,分长途和短途客运。2011年末,有小董至各地长途客运汽车11辆;短途客运汽车有小董至钦州22辆,小董至大直9辆,小董至那蒙9辆,小董至南宁27辆。
明万历年间,董茂兰、董茂顾兄弟二人倡建,请命于钦州知州董延赐圩名为小董,广西历史四大名镇之。
小董镇境内有铜鱼书院、小董伏波庙等景点。
铜鱼书院,是小董镇小董中学的前身,创建于清光绪癸巳十九年(即公元一八九三年),由小董吉水村乡绅、有识之士方凤元倡议,民族英雄冯子材大力赞助,地方群众集资兴建而成。校址位于钦北重镇——小董圩中部回头岭处,占地四十多亩,周围地势平坦,西临小董江,北距钦州名山——铜鱼山(即古窦岭)不远,故名“铜鱼书院”。书院大门宽阔,上方石刻“铜鱼书院”,两边石刻对联“铜柱功勋地,鱼龙变化时”,系钦州知名人士王士宗(字希曾)所书。联中“铜柱功勋”,是引用历史典故而成。
小董伏波庙俗称大王庙,位于钦北区小董镇东南糖行街011号,濒临小董江畔。据民国《钦县志》载,此庙建于清道光年间,与康熙岭横山伏波庙基本同时兴建。这是一座纪念历史名人的庙宇。整座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该庙屋脊堆塑蝠迎玉出,阳塑“富贵荣华”四字。该庙曾在光绪、民国年间重修几次。临街匾书“大王庙”,古庙坐东北向东南,遥望交趾。
方凤元(1849年—1895年):小董吉水滩人,曾于本村建三树斋书房授徒,后率子投笔从戎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军,任冯子材襄理文牍。班师回国后以军功授训导县丞,后不满官场黑暗重操旧业,集资创建铜鱼书院,任校务主持兼教席。
张之英(1884年—1960年):名海忠,字兆雄,小董那兰村人。曾任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排长、连长、营长。陈济棠主粤期间,任钦廉边防警卫总队长、粤军第四独立团团长、教导师副师长、广东海军舰队司令员,1936年授少将军衔,1941年任蒋介石二十二军参谋长。
朱守刚(1918年—1979年):小董镇中山街人,出身贫寒,曾在国民党19师政工队、26集团军政工队和灵山县自卫大队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期间受中共地下党教育,转回小董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创办联保小学。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钦县武装起义,担任“钦县人民解放军”指挥。之后任三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十万山地委委员。人民政权成立后,历任钦县工委书记、县长;东兰县县长、县委副书记;百色地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地委副书记;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
古德就:小董镇多隆村人,1965年考上华南农学院,后留学英国,回国后任华南研究院院长。
陈健:小董镇多隆村人,1962年考上华南工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任院党委书记。
韩瑜,女,1983年出生,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中心小学教师。2003年,荣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和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