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竹

更新时间:2023-05-16 10:40

小蓬竹(Ampelocalamus luodianensis T. P. Yi & R. S. Wang )是禾本科,镰序竹属灌木状或藤本竹类。竿下部直立,近实心,高可达10米;节间圆筒形,箨环具有箨鞘基部残留物,竿节具芽团,居中者较大,扁桃形,箨鞘迟落,狭长三角形,鲜时为黄绿色,但具紫色斑点,箨耳无;箨舌矮,截形,箨片直立或外翻,披针形。叶鞘被柔毛;叶舌显著或否,叶耳发达,叶片披针形,花枝起初仅能见到各节生着花芽,顶生小花常不育;小穗被微毛,顶端膨大;颖膜质,易脱落,外稃质地坚硬,内稃稍长于外稃,子房卵圆形,无毛,颖果未见。

形态特征

灌木状或藤本竹类。竿下部直立,近实心,上部垂悬呈藤本状,高或长可达10米;节间圆筒形,长8-20厘米,粗4-10毫米,幼时微被白粉,尤以在节的下方较明显,老则成黑垢而余处光滑无毛;箨环具有箨鞘基部残留物,在新竿上此残留物呈浅盘状并于外面具微毛;竿每节具3芽团,居中者较大,扁桃形,通常可发展为主枝,位于两侧的芽团较小,形偏斜,内含多芽,以后能发生多条侧枝;主枝极发达,竿中下部者可长达5米,侧枝纤细,其粗不及1毫米,但节处膨大,而使枝条呈“之”字曲折。箨鞘迟落,狭长三角形,鲜时为黄绿色,但具紫色斑点,背部有密集而明显的纵肋,在纵肋间贴生疣基小刺毛;箨耳无;箨舌矮,截形,顶缘具细齿裂和白色短纤毛;箨片直立或外翻,披针形。末级小枝具4-11叶;叶鞘长5厘米,被柔毛;叶舌显著或否,高者约5毫米,上缘具流苏状细齿裂;叶耳发达,具放射状紫色刚毛8-10条,其长为5-9毫米;叶片披针形,一般长5-12厘米,宽7-17毫米,两表面沿主脉的基部均生有灰白色微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不明显。

花枝起初仅能见到各节生着花芽,此时颇似续次发生的花序,成长后则花枝的每节可由数条短的总梗作伞房式排列于节上,此总梗甚纤细,全长为1-6厘米,计1-6枝,下方的分枝处还生有潜伏芽或败育的小穗,仅枝的上方具1或2枚发育小穗,其小穗柄长短不齐;小穗长12-17毫米,计含较疏离的3-5朵小花,顶生小花常不育;小穗轴节间长约2-3毫米,被微毛,顶端膨大;颖膜质,易脱落,第一颖长约3毫米,3-5脉,第二颖长4-5毫米,具5脉;外稃质地坚硬,长8-9毫米,具明显而隆起的7脉;内稃稍长于外稃,先端浅裂,除2脊之外还有不明显的6条纵脉,平滑无毛;鳞被3,卵形,长约1毫米,边缘生短纤毛;花药长8-9毫米;子房卵圆形,无毛,柱头2,长约2毫米,具帚刷状微毛。颖果未见。

生长环境

小蓬竹生长在喀斯特石灰岩山地,垂直高度在650-1250米之间,以650-850米范围内较为常见。总体上,小蓬竹种群呈斑块状分布。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小蓬竹生长的重要因子。分布区土壤除有效磷含量低外,其他元素含量均达到高水平。这说明小蓬竹的生长对土壤养分含量要求较高。在中国贵州罗甸县董架地区,小蓬竹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00种,分属44科76属。群落中木本植物占95%,其中乔木、灌木分别占36%、38%。群落中乔木树种较少,其中常见的有木腊树香叶树。灌木层中以小蓬竹为主要优势树种。其他优势树种有檵木绒毛石楠,重要值均在10以上。灌木层中有较多香叶树香港四照花四蕊朴等乔木树种的幼苗,该群落中乔木层逐渐形成,对小蓬竹种群的生长不利。小蓬竹群落中植物种类组成丰富而优势树种或优势种组不明显;群落种类组成多样,重现性低。群落中优势树种中在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森林类型中也普遍出现的树种仅有香叶树石岩枫粗糠柴等3种。

分布范围

小蓬竹分布区位于中国贵州西南部,整个分布区位于北纬:24°58′-26°03′;东经:105°25′-107°03′,跨纬度1°05′,经度1°38′。

主要价值

小蓬竹沿岩壁下垂如帘,颇为美观。对土壤固土、保水、保肥能力效果显著。特别是小蓬竹对濒危物种的野生生境的破坏程度评价、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小蓬竹为中国特产竹种,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种。

濒危原因:小蓬竹分布区较为狭小,这主要是因为小蓬竹为丛生型竹种,加上种子繁殖机会少,多为无性繁殖,种群在大尺度上的空间拓展能力不足;贵州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壤瘠薄,也是造成小蓬竹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由于小蓬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导致人为砍伐现象严重,种群规模日益缩小。

保护措施: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得小蓬竹种群得到了有效地保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