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5 08:55
在1904年,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继续前一次的发掘工作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县近白杨山发现了小贵族龙的正模标本。他最初并不确定是属于哪一个地层,但要到1916年才能确定那是科特兰地层的De-na-zin段,年代为坎帕阶晚期。在发现时,大部分头颅骨的前部分被侵蚀或破碎了,而布郎参考大鸭龙而重组这个部分,并留下许多碎片。他虽然发现这重建与碎片之间有些分别,但却归因于压碎时造成的。他最初想取名为Nectosaurus,但却发现这个名字已被使用。这个名字是因Jan Versluys在较早前探访了布郎后不小心泄露的。布郎最后保留了种小名,并将它命名为纳瓦霍小贵族龙(K. navajovius)。
在1914年,加拿大的格里芬龙的发现,改变了布郎对小贵族龙鼻端的想法。他重新检查了那些碎片,并将小贵族龙的头冠重组成鼻部拱起状,类似格里芬龙。他并将格里芬龙列为小贵族龙的异名,并得到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 Gilmore)的支持。这个异名由1920年代一直被沿用,当时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更将加拿大的物种命名为内弯手小贵族龙(K. incurvimanus);内弯手格里芬龙,目前被认为是著名格里芬龙的异名。在理查·史旺·鲁尔(Richard Swann Lull)与尼尔达·赖特(Nelda Wright)在1942年的具影响力北美洲鸭嘴龙科论文中,小贵族龙、格里芬龙是同种动物成为标准用法。自此到1990年,小贵族龙至少包含了模式种的纳瓦霍小贵族龙、内弯手小贵族龙、及著名克里托龙(K. notabilis,原为格里芬龙的模式种)。而鲁尔及赖特更将蒙大拿州朱迪斯河组发现的只有齿骨的短头鸭嘴龙(H. breviceps)编入小贵族龙属中,但现时这个分类已不被接受。
于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鸭嘴龙被牵扯入小贵族龙与格里芬龙是否为异名的讨论中。大卫·诺曼(DavidB.Norman)的《恐龙插画百科全书》中,将格里芬龙的加拿大化石称为小贵族龙,但却误将内弯手小贵族龙称为鸭嘴龙。于1984年,阿根廷古生物学家约瑟·波拿巴(JoséBonaparte)将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内格罗河的洛斯阿拉密托斯组发现的鸭嘴龙科骨头命名为南方小贵族龙(K.australis),该地层的年代为晚白垩纪的晚坎潘阶到早马斯垂克阶。但这个物种可能不是属于小贵族龙。根据最新研究,南方小贵族龙是独孤龙的异名 。
在1990年,杰克·霍纳(Jack Horner)及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再度将格里芬龙从小贵族龙中分出来,并指出格里芬龙的部分头颅骨有一些不确定的地方。霍纳于1992年描述了两个从新墨西哥州发现的头颅骨,称是属于小贵族龙的,并显示了与格里芬龙的分别。但翌年,阿德里安·亨特(Adrian Hunt)及斯潘塞·卢卡斯(Spencer G. Lucas)将这两个头颅骨各自置放在自己的属中,建立阿纳萨齐龙及纳秀毕吐龙两个新属。目前最少有两份文献支持这个不同属的分类法,但这并非得到所有学者的认同。
小贵族龙的地理范围遍布于北美洲。从德克萨斯州的阿古哈组(AgujaFormation)发现了包括头颅骨的骨头,该地属于坎潘阶晚期。另外最近描述的墨西哥科阿韦拉州化石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体型约是纳瓦霍小贵族龙的1.2倍,并有明显弯曲的坐骨。这头动物可能是北美洲的最大型鸭嘴龙亚科物种。但不幸的是它的鼻骨并非完整 。
小贵族龙的拉丁文是kritosaurus,本来以“k”开头的恐龙就很少,加上由于小贵族龙尚未定论。资料残缺不全,我们特地请教了中国恐龙权威专家甄朔南教授。下面是甄教授提供的资料:
小贵族龙是一种没有冠状顶饰的鸭嘴龙科的动物。最早是在1904年由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的恐龙采集专家布朗(barnum·brown)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但是标本并不完整,它的特征是在眼眶的上面有一个半圆形(窟窿)的鼻骨向上又向后方伸出。这种鸭嘴龙自从被发现以来就引起很多科学家的争论,有人认为它与曾经在阿根廷,加拿大发现的格里芬龙(gryposaurus)属于同一个物种。2000年新墨西哥州立博物馆专门召开了一次名为“新墨西哥州发现的恐龙研讨会”,从会上发表的论文来看,对小贵族龙的分类地位,命名等问题依然争论不休,看来只有等待更多的完整的化石发现后才能了解它的全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