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更新时间:2024-03-17 11:32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此词上阕写深夜梦回的压抑心情。主人公三更不寐,绕阶独行,隔帘仰望空中朦胧月色,表现了壮志难伸的孤愤之情。下阕写壮志受阻的郁闷心情。主人公急欲收复失地,但壮志难酬,知音难觅,抒写了曲高和寡的忧愤之情。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情景交织,营造了一个蕴蓄隽永的艺术境界。

作品原文

小重山⑴

昨夜寒蛩不住鸣⑵。惊回千里梦⑶,已三更⑷。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⑸。

白首为功名⑹。旧山松竹老⑺,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⑻。知音少⑼,弦断有谁听?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此词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⑵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⑶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⑷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⑸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⑹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⑺旧山:家乡的山。

⑻付:付与。瑶琴:饰以美玉的琴。

⑼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白话译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时,已经是三更。站起身来,独自绕着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只见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创作背景

这首词当作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当时岳飞内心极其苦闷,他反对妥协投降,相信抗金事业能成功,且已取得了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这时宋高宗秦桧却力主与金国谈判议和,这是他无法反抗的命令。

岳飞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参军,至北宋灭亡前的四年里,他在抗金名将宗泽麾下英勇作战,升为秉义郎。自那时候,他就献身抗金战场。南宋绍兴六年(1136)至七年(1137),他连续指挥军队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形成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但就在这时,宋高宗赵构,起用极力妥协主和的秦桧为相,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王庶张戒曾开胡铨等均被罢免、除籍、编管甚至杀害,而对岳飞,此时秦桧还不敢动,但坚决制止岳飞再与金国作战。大好的抗金复国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并且,岳飞的抗金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挠,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一词,正是在这种形势、心情下写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小重山》虽然没有《满江红》家喻户晓,但是通过不同的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对投降派猖獗的极度愤慨,身为朝臣又极无可奈何的种种复杂心情,均写于词中。

上阕着重写景。“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了,而此时已经是深夜的三更天了。“寒蛩”点明了季节是深秋。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不停地鸣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鸣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千里”暗示梦回到包括家乡在内的中原地区,说明了词人在睡梦之中也不忘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这里通过叙写被梦惊醒来表现作者日夜牵挂的都是国家的战事和兴衰。“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被梦惊醒后,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周围静悄悄的,人们都在熟睡,只有天上的明月散下淡淡的冷光。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表达了作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与凄凉心境。“独自”写出词人的孤独寂寞,心事无法向人诉说,可见苦闷之深。结拍“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以景收束上片,映衬词人不能成眠,更见孤独之感。

上阕用简洁的语言和平淡的叙述质朴地展现出作者所面临的困境,其简洁有力、朴素真切的文风,确实展现出一代英雄的真性情和其所面对的历史情景的复杂性。

下阕重在抒情。“白首为功名”写词人终其一生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痴心不改。“旧山松竹老”用松竹喻中原父老,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之下,顽强挺立,渴望早日复国,可如今他们都已老了,暗示了南渡时间之长。“阻归程”写投降派的求和主张阻挡了收复中原,回归故乡的进程,隐含了词人的痛心。如今头发已经白了,几十年的求索,都是为了驱逐金人,收复河山。作者竭尽心力,几度操心成白发,都只是为了矢志北伐,匡扶宋室,收复河山,成千古功名,成一代情怀。然而,十多年的等待、十多年的期盼、十多年的转战努力,便是为了某一天的“归程”。可是英雄的壮志难酬,想到了故乡,家乡的树木已经变得老了,而到头来却得到一个宋金和议的结局。作者多年矢志北伐的壮志难酬,忧愤难平。宋朝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力图议和偏安,不迎回徽、钦二帝,国家也遭受未有之变局。既然不能建功立业,收复河山,回家度过余生也好。可是故乡已经落到敌人的手里,有家难归。“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弦,可是却没有知音,就是把琴弦弹断了也没有人来听。这里化用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知音锺子期的典故寄托作者的一腔愤懑和无处言说的沉痛,来表达苦闷的心情。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上阕是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忧国忧民使他愁怀难遣,在凄清的月色下独自徘徊。下阕写他收复失地受阻,要抗金却是“知音少”,内心郁闷焦急,用了比兴手法。作者隐忧时事,吞吐曲折,委婉含蓄,流露出悲凉悱恻之思。全词所展现的沉郁悲怆情怀,节制而深层,忧思而压抑。

在写作手法上,这首词与《满江红·怒发冲冠》有所不同。那首《满江红》多用赋体,直陈其事,慷慨激昂,凝聚着岳飞忠贞报国的豪迈精神和战斗雄姿。这首《小重山》则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事,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是很高超的。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隽永,明丽婉转,寓情于景,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另外,虽然这首《小重山》写得比较含蓄委婉,与那首《满江红》格调有所不同,但在思想内容方面仍有其内在的统一性。《满江红》表现的是抗击金兵,收复中原;《小重山》表现的则是不满“和议”,反对投降。这两方面的主题是完全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岳飞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投降主义的坚定立场,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深厚感情。由于写作的时间和历史背景不同,因而在情调和风格上产生了差异,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名家点评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话》上卷:《话腴》曰:武穆收复河南罢兵表云:“莫守金石之约,难充溪壑之求。暂图安而解倒悬,犹之可也。欲远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故作《小重山》云:“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指主和议者。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

清·王奕清《历代词话》卷七引《古今词话》:岳侯,忠孝人也。其《小重山》词,梦想旧山,悲凉悱恻之至。

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苍凉悲壮中亦复风流儒雅。

近代·龙榆生《唐五代宋词选》:一种激昂忠愤之气,读之使人慷慨。推其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近代·詹安泰《词学讲义》:岳鹏举《满江红》,悲愤之怀,壮烈之志,和盘托出,绝无隐蓄,此不关乎寄托也。至其《小重山》词,则真有寄托之作也。故国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咎忠贞不见谅于当轴,致坐失机宜,而托诸瑶琴独奏,赏音无人。盖托体比兴也。陈藏一《话腴》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盖指和议之非。”斯言得之。故求寄托于词中者,当在此而不在彼。岳鹏举《满江红》词一阕,非不慷慨激昂,可歌可泣。顾其耐人寻味之程度,殊不若其《小重山》也,故从词之本身论,则以《小重山》为高格。

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