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9 20:51
《小雅·鹤鸣》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历代学者对其主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讽谕周王朝最高统治者应该招用隐居山野的贤才。全诗二章,每章九句,大致上是写诗人在广袤的荒野听到鹤鸣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看到游鱼潜入深渊又跃上滩头,又看到园林檀树近旁的一座山峰,于是他想到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全诗意脉贯串,结构完整,通篇运用比喻,富于艺术感染力。
小雅⑴·鹤鸣
鹤鸣于九皋⑵,声闻于野。鱼潜在渊⑶,或在于渚⑷。乐彼之园⑸,爰有树檀⑹,其下维萚⑺。他山之石,可以为错⑻。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⑽。
⑴小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⑵九皋:皋为沼泽中由高地围成的小沼泽,九表示虚数,言泽之深广。一说九折泽,泽中水溢出称一折,九折指极远处。一说九皋山,又名鸣皋山,位于洛阳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是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之一。
⑶潜:沉潜。渊:深水,潭。
⑷渚:水中小洲,此处当指水滩。
⑸乐:此处有可爱之意。
⑹爰(yuán):于是。檀(tán):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这里用来比喻贤人。
⑺萚(tuò):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低矮的树木,一说枯落的枝叶。这里用来比喻小人。
⑻错:琢玉的石头,必取自他山,以其硬度不同。一说一种琢磨玉器的工具。
⑼榖(gǔ):树木名,即楮树,其树皮可作造纸原料。这里用来比喻小人。
⑽攻玉:谓将玉石琢磨成器。攻,加工,雕刻。朱熹《诗集传》:“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说:“《鹤鸣》,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清代方玉润认为此诗是“讽宣王求贤山林也”。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历代学者对诗的本义理解有很大差异。
朱熹在分析第一章时,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朱熹《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程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并不能完全确定。
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园,花园。隐喻国家。”“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此诗可以看作是一首启迪胸怀的哲理诗。九皋之沼泽,不可谓不大。沼泽中有泽有皋,有深有浅,有鸟有鱼,有高大乔木也有低矮灌木,兼容并蓄,其所有一切,不可谓不丰富。然而,任何事物,只要有范围,便有局限,就需要更大世界中之物的援助。诗篇如此描述,其无言的思想皎然可鉴,那就是人永远需要超旷的心胸,着眼于更大的世界。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诱发读者产生思古之幽情。
宋代朱熹《诗集传》:“比也。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
明末清初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创调也。要以俯仰物理而咏叹之,用见理随物显,惟人所感,皆可类通,而非有所指斥一人一事,不敢明言而姑为隐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