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41
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 L.)是菊科飞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纺锤状,具纤维状根;茎直立,圆柱状,有条纹;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大圆锥花序;花序梗细,总苞近圆柱状,淡绿色;雌花多数,舌状,白色;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瘦果线状披针形;花期5-9月。因为小蓬草的叶多且密,叶片交互互生,犹如草棚上的蓬草一般,故名。
一年生草本,根纺锤状,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50-100厘米或更高,圆柱状,多少具棱,有条纹,被疏长硬毛,上部多分枝。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锯齿或全缘,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近无柄或无柄,全缘或少有具1-2个齿,两面或仅上面被疏短毛边缘常被上弯的硬缘毛。
头状花序多数,小,径3-4毫米,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大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5-10毫米,总苞近圆柱状,长2.5-4毫米;总苞片2-3层,淡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外层约短于内层之半背面被疏毛,内层长3-3.5毫米,宽约0.3毫米,边缘干膜质,无毛;花托平,径2-2.5毫米,具不明显的突起;雌花多数,舌状,白色,长2.5-3.5毫米,舌片小,稍超出花盘,线形,顶端具2个钝小齿;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长2.5-3毫米,上端具4或5个齿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稍扁压,被贴微毛;冠毛污白色,1层,糙毛状,长2.5-3毫米。花期5-9月。
原产北美洲,中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常生长于海拔30-200m的旷野、荒地、田边和路旁,为一种常见的杂草。
饲用:小蓬草嫩茎、叶可作猪饲料。
药用:全草入药消炎止血、祛风湿,治血尿、水肿、肝炎、胆囊炎、小儿头疮等症。据文献记载,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泻、创伤以及驱蠕虫;中部欧洲,常用新鲜的植株作止血药,但其液汁和捣碎的叶有刺激皮肤的作用。
化学成份:
小蓬草全草含挥发油,其中含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亚油醇酯(linoleylacetate)及醛类,母菊酯(matrlcariaester)、去氢母菊酯(dehydromatricariaester)和矢车菊属烃(centaur)。地上部分含β-檀香萜烯(β-santalene)、花侧柏烯(cuparene)、β-雪松烯(β-himachal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γ-荜澄茄烯(γ-cadinene)、柠檬烯、醛类,松油醇(terpineol)、二戊烯(dipen-tene)、枯牧烯(cumulene)、邻苄基苯甲酸(o-benzylbenzzoicacid)、皂甙、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γ-内酯类,苦味质,树脂,胆碱(choline)、维生素C(vitaminC)等。
入侵危害:该植物可产生大量瘦果,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为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该植物是棉铃虫和棉蝽象的中间宿主,其叶汁和捣碎的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外来物种入侵历史:1860年在山东烟台发现。已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新疆、云南、浙江、重庆。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之一。
人工拔除:通常通过苗期人工拔除。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可在苗期使用绿麦隆,或在早春使用2,4-D丁酯防除。
机械防治:在结果前清除,防止种子散落。
防除实例:1995年中国福建省调查茶园草害,对小蓬草等杂草的防治方法:⑴开春后田间杂草萌动高峰期:先将越冬杂草和已出土杂草铲锄干净。每亩用40%西玛津胶悬剂0.5千克兑水40千克左右,均匀喷雾土表;或每亩用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0.25-0.3千克兑水40千克,采用定向均匀喷雾于土表,切勿喷到茶树上,也可在中耕除草后进行土表喷雾处理。⑵杂草生长旺盛期: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1-1.5千克兑水40千克左右,采用定向喷雾,直接喷于杂草茎叶,切勿喷到茶树上,茅草、芦苇、狗牙根、狗尾草等杂草较多的茶园,每亩可用87%茅草枯可湿性粉剂0.6-1千克,兑水40千克,采用定向喷于杂草茎叶上,避免喷到茶树上。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