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0 21:18
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读作shǎo或shào。最早见于甲骨文。六书属指事字。甲骨文的“少”字,是在“小”字三个点的基础上,加一个点(指事符号),表示不多。其本义是数量小。读shǎo表示数量少,与“多”相对;读shào指年纪轻,与“老”相对。“少”又是中华姓氏之一。
“少”,六书属指事字。甲骨文的“少”字,是在“小”字三个点的基础上,加一个点(指事符号),表示不多。金文把这个指事符号拉长,变为一撇。小篆上部已经变成“小”,指事符号变成曲笔。隶书、楷书笔画化。“少”的本义是数量小,与“多”相对;又引申为丢、遗失;还引申为亏欠;也可引申为暂时、稍微。表示这些意思时读作shǎo。还可以读作shào,指年纪轻,与“老”相对。
少与小原是一字,本为象形字。卜辞中所见之“少”字皆与“小”字同义。自来古文字学家皆以从三点之为小,以从四点之为少。甲骨文中二字构形实同,应为一字,二字分化大概是春秋战国间的事。少、小分化后,“少”之末笔“丿”起着与“小”相区别的作用,成为一个指事字,但同时又以“小”为声。金文中“少”多用同“小”。少、小可同义连用,指年幼。《说文》收有“尐”字,实为“少”之异体写法,其分析尐为从小乀声,少从小丿声都是没有根据的。
【卷二】【小部】少
不多也。从小,丿声。书沼切。
(少)不多也。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通用。
从小,丿声。丿、右戾也。房密匹蔑二切,又於小切。按上二切近是。少之形声,盖於古双声求之。
书沼切。二部。
《唐韵》:书沼切。《韵会》:始绍切,𠀤烧上声。《说文》:不多也。从小丿声。徐曰:丿音夭。
又少顷,有闲也。《孟子》:少则洋洋焉。
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犹称人曰多之也。《史记·苏秦传》: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又《广韵》:式照切。《韵会》《正韵》:失照切,𠀤烧去声。《玉篇》:幼也。《增韵》:老之对也。《易·本义》: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四象者次,为二画,以分太少。
又少仪。《礼记》:篇名。少室,山名。
又副贰也。《前汉·贾谊传》: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注:副三公者。
又姓。汉下邽令少年唯。
又叶书久切,音守。欧阳修《杜祁公墓铭》:君子岂弟,民之父母。公虽百龄,人以为少。母音亩。
又《正字通》:入宥韵。欧阳修《蔡君山墓铭》: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寿。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转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