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5 14:48
2009年,平遥摄影展期间,就读高中的爱国青年小赵为钓鱼台反日呐喊。小赵家穷,考大学要问亲戚借钱,压力大酒后洒男儿泪。终于,他考进民族大学,立志学习反美帝。牛顿说世间有引力也有反引力,大学生活还是有自由思考空间,于是,小赵到大凉山支教。后来,小赵家里发生变故,经历拆迁,爷爷去世,小赵对国家原先单纯又美好的情感逐渐消失,他开始学会思考。
创作背景
2009年的一天,杜海滨去山西平遥参加摄影节。在街头,他第一次见到赵昶通。赵昶通和十多个年纪差不多的小年轻排成一排,拉着横幅在游行。这是一场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的游行,赵昶通是组织者。第二天,杜海滨打电话给赵昶通,说自己是纪录片导演,看到他的游行,对他很感兴趣,想拍他。赵昶通听他的声音“很温和,不像是坏人”,便同意了。
制作过程
杜海滨在2013年给片子配音时,让赵昶通看过粗剪片,他不发表意见。杜海滨追问,赵昶通说尊重导演。该片从开始拍摄到最终成片一共花了六年时间。这是杜海滨拍摄时间最长、也最困难的一部片子。
《少年·小赵》是一部耐看的影片。片子在剪辑和叙事方面都延伸了纪录片的可阅读性和反思性,无论画面的取景、结构的组织都很精心。在叙事方面,以时间线索展开,小赵的四次哭泣串起全片,一次比一次撕裂,一次比一次成长。在剪辑方面,一些有符号性意象的片段,如“红歌比赛、历史课、偏远乡村支教的升国旗、教彝族小朋友大声说:‘我是中国人’”,和小赵生活中的真实片段:“考大学摆宴席、喝醉后对家人的愧疚、爷爷入殓等”进行穿插,形成张力。全篇处处可见导演的用心安排,但是导演的主观意愿并没有凌驾于现实情节之上,而是不动声色地圆融在小赵的真实生活之中。(《北京青年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