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02:38
尧沙村位于闽侯县南屿镇区东南方约2公里处,辖有浯江、月山、桐叶、榴花4个自然村。大樟溪从村东南面流过,西面与新联村接壤,北临江口村。该村是南屿镇最大的村庄,人口达6200多人,1200户。其中唐姓人口占90%以上。唐氏历代名人层出不穷,有武术家唐大基;心理学家唐钺;动植物学家唐仲璋;寄生虫学家唐崇惕等。其中唐仲璋、唐崇惕父女双院士在当地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尧沙千亩高产粮食示范区经过三年建设,渐成观赏化、田园化观赏农业雏形,粮食亩产平均达1003公斤,每年可养鱼7万多公斤,养鸭收入达15万元左右。是福建省商品粮基地,也是全省四个新品种高产示范区之一。园区初步规划按田园化观赏形农业标准,建设千亩农田,百亩河塘立体养殖,万只禽鸭场,千株河塘浦岸生荔枝,300亩山地果园,成为“山上花果香,田里稻浪翻,水面群鸭嬉,河内鱼儿跳”的高标准观赏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八松寺、耕隐亭、龙岐桥、奶庙桥、维康厝桥、五玄桥、新安寺。
一、唐钺
唐钺(1891年-1987年)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家、心理学史家。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而心理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和发展离不开翻译。老一辈的心理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向国内翻译介绍西方心理学著作。唐钺就是这样一位心理学和翻译并举,成绩卓越的学者。
二、唐仲璋
唐仲璋(1905年-),生物学家。福建福州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硕士学位。厦门大学教授。从事人体和家畜的寄生虫研究,特别对危害性较大的蠕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胰阔盘吸虫病、钩虫病、西里伯瑞氏绦虫病以及家禽嗜眼吸虫病等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有较大贡献。研究了30多种吸虫和绦虫的生活史,积累了吸虫系统发生的大量资料,为探讨吸虫纲的演化和合理的分类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唐崇惕
唐崇惕(1929年-)福建福州市人。寄生虫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寄生虫。着重阐明各寄生虫病原种类的全程生活史内各发育期的生物学特点,所需各中间宿主(传播媒介)的种类,各病原在流行区生态环境中存在和流行的规律,病原各发育期与宿主及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人和各经济动物受感染的地点、季节。阐明了病原的全程生活史及婴幼儿防病方法;阐明了中国南方沿海经济贝类各吸虫病原的生活史及预防对策等问题。
四、唐大基
唐大基(1887年-1937年),武术家,祖籍闽侯县南屿尧沙。唐家世代为农。大基父母早丧,倚靠在伯母家耕田种地生活。尧沙地近永福(今永泰县),永福盛传武术,民风纯朴而骁勇。解放前,国民党警察等都不敢随意进山抓丁派款。永福民风乡俗,自然地流传到尧沙。青年农民尤好此道,日间耕作,夜间便聚集在祠堂庙宇,点灯秉烛,聘请武师,教习武术。唐大基年少聪慧,
酷爱武道,他体强力壮,性格开朗,对划拳练腿悟性特佳。在长辈和武师指导下勤学苦练,比常人更能吃苦耐劳,“冬夜一身湿,夏晚透身汗”。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大基的武艺与功力大进,他也成为乡中的佼佼者。没有人能想到,原作为强身健体的武术,改变了唐大基的人生道路,在他经历的坎坷和磨难中,焕发出传奇般的光彩。
福建省闽侯美术中等职业学校位于闽侯县旗山风景区南麓南港大桥东测,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该校美术幼师专业学生参加省、市各项比赛成绩均列同类学校前茅。在为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美术和幼师专业人才,取得良好社会效率。
随着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掀起了新一轮海西经济区建设的热潮。福州市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园区规划用地涉及到南屿镇的桐南村、芝田村、玉田村、南井村、新联村、窗厦村、尧沙村七个行政村。本次规划将提升福州市科技和经济实力,打造新的增长亮点。
由此看来,本次战略规划,将会带动该村经济迅速发展。
公交路线:永泰13路,双龙大樟专线,82路,171路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