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15:15
尼山孔庙
《曲阜县志》记载:“周显德中,兖州赵某以尼山为孔子出生地,始创庙祀”;宋庆历三年(1043年),孔子46代孙孔宗愿即庙为学,增广祠堂,设学田,置祭田,开始将尼山孔庙发展成为授徒讲学的地方;元顺帝时,大行修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庙中殿亭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拨款维修。
1989年,重建大成殿,重塑孔子、四配像。
尼山书院
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创建尼山书院。元朝末年,尼山书院败落;至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有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发起重;,明弘治七年(1494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又再次修建。
尼山孔庙位于曲阜市东南约28千米处的尼山东麓,背依尼山、东临沂水支流、隔水与颜母庄相望。尼山建筑群前为庙宇,后为书院,各自独立成区。庙前为智源溪,跨其溪而建桥。
尼山孔庙
尼山孔庙为五进院落,三路布局,有各种建筑27座69间,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占地约1.6万平方米,坐北而南。尼山孔庙中路是主体,有大成门、大成殿、寝殿等。作为主体建筑的大成殿位于大成门内,祀孔子像及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四配像。东西两庑各五间,供奉十二哲(闵损、冉耕、冉雍、宰子、子贡、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朱熹)及七十二贤木主牌位,这样的布局与曲阜孔庙相同。殿前有高大的巨碑四座,两座元碑雕有云龙戏珠图案,巨龟负石。碑文详记修庙、祭庙之事。寝殿五间,在大成殿之后,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牌位。东西厢房各三间,分别祀孔子之子孔鲤、孙孔伋,但塑像及木主今皆不存。东路前为讲堂、中为照壁、后为土地祠。西路有启圣堂,祀孔子父亲叔梁纥。后为寝殿,祀孔子母亲颜氏。毓圣侯祠位于中路西北部,奉祀尼山神。现有的尼山孔庙与《阙里志》所记载的明代中期的尼山圣庙的规制已有所不同,《阙里志》记当时的布局为:“中为大成殿五间以奉夫子,后为寝殿三间以祀夫人,东庑三间以祀伯鱼,西庑三间以祀子思。庙之后为书院,庙之西北为启圣庙,庙后有寝殿以祀圣母颜氏。外有重门,有周垣。”现所见庙内外有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碑约十余处。
尼山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为棂星门。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修庙时以高规格建制增建,三间四柱,柱为八角形,前后有石鼓夹抱,底部柱础饰莲花座,柱上出祥云。中二柱顶端雕刻辟邪神兽“石狮”;傍二柱顶刻宝瓶,寓意高贵吉祥。明间横梁阴刻“棂星门”三字,上端雕有火焰宝珠。坊两侧建有八字墙。
棂星门后往右是“观川亭”,它位于大成门前的第一进院落东南角。观川亭始建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孔子第51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绘制的尼山孔庙名胜古迹示意图,其中就有孔庙庙宇。人们现在看到的观川亭为清代建筑,它东临沂水,下临悬崖。观川亭相传是孔子观看五川汇流,感叹时光变化的地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大成殿是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今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所建,殿五间,阔18.57米,深10.57米,单檐黄瓦歇山顶,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擎檐为八角形石柱,遍镌小幅云龙,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室内中置神龛,拱孔子塑像,东西两侧以颜回、曾参、子思、孟子配享,也为塑像,外罩神龛。院内立有五块石碑,一为元至元五年(1339年)所立“尼山书院铭碑”,陈绎曾撰文,任择善篆额,李彦博书丹;一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所立“尼山大成殿四公配享记碑”,危素撰文,李稷书;一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所立“重修尼山书院纪恩碑记”,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撰文并书丹;一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所立“重修尼山书院碑记碑”。一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尼山书院记略”七十四代衍圣公孔繁灏撰文并书丹。
寝殿为清代建筑,殿五间,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黄瓦歇山顶,长12.4米,宽8.08米。殿内原奉至圣夫人亓官木主。两侧为东西庑各三间,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灰瓦悬山顶,长12.4米,宽8.08米。原祀孔氏二世祖伯鱼及三世祖子思木主。
启圣王殿是奉祀孔子之父叔梁纥的场所,因叔梁纥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被加赠为“启圣王”而得名。此殿是尼山孔庙的起始源头,始于北魏时期,原为叔梁纥庙,也叫尼丘山祠,五代后周显德年间(954年~959年),兖州知州赵候因尼山为孔子发祥地而始建孔子庙扩建时,改为专祀叔梁纥的大殿。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为清初建筑,殿五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绿瓦歇山顶。殿前面有三开间大门,名为启圣门。启圣王寝殿是奉祀孔子母亲颜征在的场所,建筑年代、形制同启圣王殿相同,单檐绿瓦歇山顶。
书院
书院原为尼山书院学录的办公处所。元至元二年(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创建尼山书院。此时的尼山孔庙已公开称为尼山书院,完全具备了祭祀和教育两种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庙学合一。山长的主要职责是祭祀、教学等行政管理工作。今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所建。尼山书院只是作为尼山建筑管理者山长的住所,此时书院山长的主要职责只是主持尼山孔庙的祭祀活动。书院大门南向,门内有照壁,院内有正房三间,五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灰瓦硬山顶,长10.1米,宽6.24米。东西厢房各三间,五檩抬梁木架,灰瓦硬山顶,长9.9米,宽4.7米。
夫子洞
坤灵洞(夫子洞),相传是孔子出生处。孔子的父母为老夫少妻,叔梁纥六十四岁时续娶了十九岁的颜征在为妻,为早日得子,两人曾多次到尼山祈祷。《史记·孔子世家》中载“:祷尼山而得孔子”。传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祈祷后回家的途中临产,旷野中找不到人家,只好跑到山洞内生下孔子。另一说:出生后的孔子丑陋,被父亲扔到野外,后被老虎衔入洞内喂养。天气炎热,老鹰用翅膀为孔子扇凉。所以又有“凤生虎养鹰打扇”的美谈。后经母亲的央求,父亲又将孔子抱了回来。今洞深约三米,南侧一块石形如石床,床上高出一块形如石枕,洞外有“夫子洞”三字,为山东省原副省长李予昂所题。为保护文物古迹,曲阜市文物局对夫子洞进行了防渗处理和绿化。
尼山
尼山原名尼丘山,因避孔子讳而改名为尼山,位于曲阜城东南约60里。海拔340余米。山顶五峰莲峙,惟中峰为尼丘。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闻名遐迩。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尼山孔庙和书院留存建筑和石碑文物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筑群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2006年5月,尼山孔庙和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山孔庙和书院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东南约28千米处的尼山东麓。
自驾:自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尼山孔庙和书院,路程约32千米,用时约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