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

更新时间:2023-11-27 17:08

尿内出现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现蛋白尿。

病因

可以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它们包括: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见有:剧烈运动后,发热极期,进食高蛋白饮食;胡桃夹现象;各种肾脏病和肾血管病等。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腰疼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例如:

1.功能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

2.体位性蛋白尿

清晨尿液无尿蛋白,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反复体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肾病,如胡桃夹现象(又叫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因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挤压左肾静脉所致)。

3.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较多,尿常规检查常合并有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并可伴有其他肾脏病表现,如高血压、水肿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常见的如: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炎可为隐匿性、急性、急进性或慢性。常合并血尿、高血压和水肿等。②肾病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或等于3.5克,同时伴有血白蛋白减少,水肿、高血脂。③肾功能不全分为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为肾脏损害的表现。

(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育龄期女性多见。依据肾脏受累严重程度的不同,尿蛋白量可以表现为少量至大量。②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肾脏受累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儿童多见,成年人亦可发生。蛋白尿多数发生在紫癜出现后2~4周。③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肾脏受累,但是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可为阴性,后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再发展至大量蛋白尿,乃至终末期肾病,即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等治疗。④痛风性肾病尿检异常出现较晚且轻微,仅见轻度蛋白尿及少量红细胞。晚期可进展至慢性肾衰竭。⑤高血压肾病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出现肾脏等损害。良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一般为轻至中度的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1.5~2克),很少出现大量蛋白尿。有些合并镜下血尿,常有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脑动脉视网膜动脉硬化等表现。另外一种恶性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常为突发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由少至大量,多数伴有血尿和白细胞尿,肾功能多急剧恶化。

(3)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尿蛋白多为+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2克。

(4)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Fabry病薄基膜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由于基因异常,导致肾脏结构缺陷,导致不同程度的蛋白尿。

(5)其他如高原性蛋白尿可见于从平原进入高原居留的人,尿蛋白阳性,定量>400毫克/24小时,去高原前无蛋白尿,进驻高原后发病,吸氧可好转,返回平原恢复正常。

检查

尿蛋白检查分为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尿常规最好为清晨第一次小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留取尿液标本时,最前一段弃去,留取中段尿。定性检查只是初筛检查,肾脏疾病诊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定均应进一步做定量检查。

2.定量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精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混匀,取尿样送检。

3.特殊检查

尿蛋白电泳尿轻链定量泌尿系B超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需依据临床诊治需要进行检查。

诊断

依据蛋白尿情况,结合水肿、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痛风、损伤肾脏药物的使用以及家族史等,结合查体,如胸腹水贫血、心肝肾情况,眼底检查等,并综合各项检验检查结果来诊断。

治疗

根据不同病因予以相应治疗。

预防

平时注意避免过高蛋白饮食。定期体检,如有蛋白尿尽早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痛风5~10年以上者应至少每半至1年化验一次尿常规。注意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和不明成分中药。如必要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