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8 11:30
建于1346年,即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时期,浮雕刻在现在北京市昌平县居庸关关城云台(即过街塔)塔基中央券洞的拱顶、两壁及外沿上。
元朝是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强大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政权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使得文化艺术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元代雕塑在前朝成就的基础上,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各宗教派别雕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但由于元朝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
居庸关云台浮雕是元朝藏传佛教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规模宏大,内容复杂,雕琢细致,包括了喇嘛教中的各种天神,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龙、云等造型,以及用梵、汉、蒙、藏、维吾尔、西夏六种文字阴刻的《陀罗尼经咒》全文。其中的天神造型和装饰图案均参考了西藏桑鸢寺和萨迦寺,带有浓重的“梵式”风格。券洞两壁两端的四大天王是整个浮雕群中最醒目的部分,各高2.75米,宽3.65米左右,身材魁梧、气势威猛。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品为剑、琵琶、伞和蛇,在佛经中分别寓意风、调、雨、顺。这里我们以持剑的南方增长天王为例来做介绍。
作为护法神,天王被塑造成威武而森严可怖的形象。他身躯魁梧,身穿战袍和盔甲,手中拿着一把利剑,面目凶恶,满脸横肉,眉头紧锁,不怒自威。天王坐在高台上,左右两边分别侍立着鬼卒和武士,脚下还有两个小鬼,突出了一种威严的气势和力量感。从细节上看,天王战袍上的飘带上下翻飞,动感十足,是这件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从整体来看,居庸关云台浮雕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堪称元代雕刻艺术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