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评传

更新时间:2023-08-01 12:43

《屈原评传》是郭维森创作的评传,首次出版于1998年12月。

内容简介

该书既论述了屈原的文学业绩,又着重从政治观、天道观、人生观、审美观、爱国思想等方面,分析了屈原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更以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论证了他在传统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外,该书为给屈原作出历史定位,较详细地分析了屈原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思想分析则较多与先秦诸子的学说作对比,从同异中发现屈原思想的时代共性和独特内涵。

作品目录

成书过程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由匡亚明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编撰,总计200部、6000余万字,是南京大学文科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当代一批学有所长专家的集体智慧。丛书的学术顾问包括丁光训、王元化、安子介、赵朴初、冯友兰、张岱年、杨向奎、任继愈、苏步青、程千帆、杜维明等数十位学者。他们与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讨,从2500年历史长河中选取了270多位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作为传主,从整体组合上奠定了中华民族杰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该丛书全部编撰完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屈原评传》即该丛书中的一本。

作品鉴赏

《屈原评传》的显著特点就是把屈原的思想作为研究的重点。该书不是简单化地判定屈原思想属于哪一学派,而是具体剖析屈原思想的有机构成,确定其历史意义。作者认为以某家某派来范围屈原是不合适的:一是所谓“九流十家”是汉代人归纳出来的,虽大体上可以成立,而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实际情况要比它复杂得多。《庄子》《荀子》《吕氏春秋》对当时的流派有不同的划分,某一学派内部也有区别。二是先秦各学派间既互相攻击、辩难,也互相借鉴、吸收,发生转化,学说之间有同有异,并非壁垒分明、水火不容,而战国后期学术已出现了打破门户界限的趋向。三是屈原并非学术之士,而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对许多学派的思想都有所吸收,也有所摒弃;屈原的思想又异常丰富,包括政治观、天道观、人生观、审美观、爱国思想等方面,超出一家一派的范围。作者据此认为:“与其勉强地将屈原归属某一学派,还不如检查屈原在他的诗中,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该书多方比较,确定屈原思想的构成及其意义,不仅有横向的比较,而且有纵向的比较:①对屈原政治观的研究是横向比较的适例。作者分析屈原的“美政”理想,指出其称道尧舜的含义是主张以德治统一中国,这一思想与《孟子》一致,作为“德”的注脚,其称美“善”与“义”的原则,则得之于《墨子》与《荀子》。在分析屈原主张以法治限制楚国贵族集团时,指出屈原好用“绳墨”“规矩”等词语作比喻,与《荀子》《韩非子》有共同点,但屈原的法治主张与法家不同,他不赞成极端的功利主义,而是主张以德治民,不以严刑峻法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作者由此得出结论:“这使他与后期的法家保持了相当的距离,而与儒经的集大成者、后期法家的启迪者荀卿有较多的相似。”作者在分析屈原的重民思想与举贤授能的主张时,也与诸子学说反复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显得深入、细致。

②对屈原天道观的研究是纵向比较的适例。为了分析屈原的“彻底怀疑的天道观”,作者从上古谈起,追溯从原始社会以来一直到春秋时期天道观的发展轨迹,然后指出春秋以来重人事、轻天命的思想始终是作为相信天命、依赖鬼神的保守思想的对立面存在的。经过这一番梳理,说明屈原的彻底怀疑的天道观是在这样的思想土壤上产生的,就比较可信。接着,作者分析了先秦诸子的天道观,从比较中进一步阐明屈原天道观的特点。继而从他的《天问》中提出宇宙起源、天命论、时间观念、天人关系等问题,一一加以剖析。这样,通过多方面的纵横比较,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郭维森,男,祖籍安徽省毫县,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作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全集译注》(合作)《中国辞赋发展史》(合作)等,并主编有《古代文化知识要览》《中国文学史话》等书。曾发表论文40余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