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3 11:52
屏山楞严寺楞严寺,又名雷音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新都村二组大堰西80米,始建于明代。
明正统元年(1436年),世袭沐川长官司承务郎夷瓒创建楞严寺,后历代皆有维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贡生方荇募修天王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修韦陀殿。
2023年3月,屏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屏山县楞严寺保护工程资格预审进行公告。
屏山楞严寺原有山门、戏台、正殿和后殿,均在中轴线上。现除正殿、后殿及右边厢房外,其余已毁。
正殿为寺的主要建筑,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重檐歇山式顶,上复盖灰色筒瓦,脊端的吻兽卷曲外挑,每条戗脊上塑有走兽三只,上檐翼角显著飞起,线条柔和,造型庄严雅致。特别是该殿结构有其显著特点:下层檐下,有巨型斗拱24朵。全殿所有柱子,均未贯通重上层屋顶,只有殿内四根金柱,承托着上层檐下一个方形“灯笼架”,灯笼架上面安放有16朵斗拱,上层屋顶梁架就放置在这些斗拱上面,再通过灯笼架转承于4根金柱上。中都临近马边,是地震频繁的边缘地带,殿建成后,近5百多年,没有丝毫倾斜现象。殿内的大佛及彩龙图案的天花板巳毁。
前殿垂带踏道六级进正殿,正殿踏道十二级进后殿,右厢房踏道四级进正殿,左厢房为两层,正殿与左厢房间有天井,东西长10米,南北宽3米。
后殿为悬山式叠梁建筑,面阔五间24.4米,进深5米,通高5米。
明嘉靖间,屏山楞严寺世袭承务郎夷靖铸铜钟一口,高110厘米,直径80厘米,为中都冷水寺遗物,全身上下铸有文字,“皇图永固”“天下太平”“法轮常转”等,以及“崇祯八年牛月十四日造万年为记”。钟柄铸有人形,与三星堆铜像相似。并提“大雄宝殿”一匾。
屏山楞严殿中,存有近年挖出的石香炉残座,上刻文字《楞严炉记》。翻修屋面时,发现沟瓦2片、筒瓦1片,其上分别刻有“成华元年造”“成华三年正月初五日造字”和“弘治七年二初七日”字样。
1982年7月,屏山楞严寺被屏山县人民政府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屏山楞严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屏山楞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山楞严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新都村二组大堰西80米。
中都镇人民政府距离屏山楞严寺1000米左右,可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