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纩

更新时间:2023-03-28 19:20

属纩,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音:zhǔ kuàng。即病人临终之前,要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在气息。属,放置。此一仪式称为“属纩”。因而“属纩”也用为“临终”的代称。《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郑玄注:“纩,今之新丝,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清·田兰芳《袁太学(袁可立孙)传》:“将属纩,仍谆谆语所亲属,余序而传之。”

仪式详情

属纩(zhǔ kuàng) 古丧俗,人濒临死亡时,用新棉置于临死者的口鼻上,以验呼吸之有无,称之为属纩。据《仪礼·既夕礼》和《礼记·丧大记》的记载,病人病危以后,要给他脱掉内衣,换上新衣,四肢都有人捉着,以防手脚痉挛。然后“属纩以俟绝气”,郑玄注:“纩,今之新绵,易动摇,置鼻之上以为候。”如果不见新絮摇动,病人就是死了,这才可称“卒”。《礼记·丧大记》曰:“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为此,为临终者换衣属纩之事,都要由同性别的人来做。

沿袭过程

属纩习俗,自周代始沿袭甚久。唐·杜佑《通典》载:“疾故,去故衣,加新衣,彻乐,清扫内外,分祷所祀。侍者四人,坐持手足,遗言则书之。属纩以候气。”《固安宋志》亦载:“属纩含敛,男括发,女去头饰,乃成服”。后来,人们渐渐地把属纩作为人临终的代称。南朝·宋·鲍照《松柏篇》云:“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曰:“公性与道合,得佛老之妙,属纩之日,凛然如平生。”清·方文《述哀》诗云:“遥想属纩时,光景甚凄切。”

历史传说

明、清小说中,对属纩之俗常有述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卷三《苏仙》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离奇故事:民女苏氏在河中一块巨石上洗衣,“有苔一缕,绿滑可爱,浮水漾动,绕石三匝。女视之,心动。既归而娠,腹渐大。”数月后生一子,家里人叫她把孩子扔了,苏氏不忍,“藏诸椟而养之。”儿至七岁,未曾见人。有一天,其子忽然告诉母亲,要离去。苏氏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子答曰:“待母属纩,儿始来。”三十多年后,苏氏死了,果有一少年前来将她殡葬,植二桃于墓,而离去。《金瓶梅》第十七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李瓶儿许嫁蒋竹山》中写道:李瓶儿久盼西门庆不来,忧郁成疾,请了蒋竹山来看病,蒋竹山诊完脉,叙说了病情,并告诉李瓶儿:“若不早治,久而变为骨蒸之疾,必有属纩之忧矣。”

特点

李鸿章遗疏中也引用了“属纩”一词: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