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6:17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中心于2005年9月16日成立,是一所学术性的、专业性的、开放性的研究实体。它直属山东大学,有自己独立编制,不承担教学任务,以研究儒学为专业。中心主任为著名学者庞朴先生。
山东大学成立这样一个儒学中心,反映出学校领导敏锐地觉察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果断地做出了明智的决策。2012年初,原儒学研究中心、文史哲研究院、儒学高等研究院和《文史哲》编辑部进行整合,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之一。近百多年来,儒学的命运大起大落,忽盛忽衰。
(1)先是康有为为了反洋教和改制维新而倡立孔教,并主张定孔教为国教,那是儒学最走红的时期。
(2)袁世凯等复辟势力利用了儒学的负面作用,从而激发起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儒学声誉一落千丈。
(3)就在新文化运动兴盛之际,“现代新儒家”人士振臂而起,为了阻止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传统的颠覆,极力以中学来融化西学,以儒学来鼓舞民族精神。
(4)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儒学在海外继续得到提倡,而在大陆上则风雨飘摇,朝不保夕。
(5)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的儒学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6)20世纪90年代一起到21世纪,在许多人陷入精神空虚、信仰危机的同时,国学热和新左派悄然兴起。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交往、交流频繁的当代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儒学对于解决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信仰的差异所导致的摩擦、冲突发生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儒学主张的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天人观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种参考;“和而不同”方法论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实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民胞物与”思想对我们处理人与物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儒家的“仁者爱人”的仁爱观、“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和为贵”的中和思想等等,对于化解全球化所导致的负面问题,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人类的共生共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等等,在学术界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儒学的生命力及其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凸显。
山东是儒学的发源地,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至圣)、儒学最重要传人孟子(亚圣)和儒家大师、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荀子(后圣)的故乡,山东学术界历来重视儒学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曾在1955年召开过一次“孔子讨论会”,1962年又召开了第二次孔子讨论会,以求在新形势下对孔子和儒学有个正确的认识。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创举。山东大学是山东的最高学府,一向重视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学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高亨先生、杨向奎先生、童书业先生等等,在儒学研究领域成绩卓著,蜚声内外。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儒学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儒学的走向等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山东大学决定成立儒学研究中心,以凝聚全校儒学研究力量,进一步拓展和推进山东大学乃至山东省的儒学研究工作。这无疑是恰逢其实之举,也是发展儒学的最佳机遇。山东大学聘请著名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杜维明社长任儒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聘请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庞朴研究员为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并于2005年4月份开始筹备。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设立儒学原理、儒学历史和儒学文献三个研究室,采取项目招标和人员合作的开放式发展策略。中心广泛接纳海内外有关研究者前来研究、讲学和完成中心所提出的课题。本中心将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大投入,全力扶持和推动儒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该中心真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儒学学术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在儒学研究机构林立的现状下,中心打算依托湖北郭店出土的楚墓竹简,重新理顺思孟学派在先秦儒学史的地位和作用,编写先秦儒学史。同时形成孟子学说研究和儒学与现代文明研究两个特色。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设立“儒学研究文库”,收罗高质量的研究儒学的著作,协助其出版推广;编辑出版《儒林》,发表有关儒学研究的文稿与信息,第一辑《儒林》已经与读者见面;中心以电子手段编辑《儒学宝典》资料库,为研究儒学提供检索之便。中心设立儒学研究网站,用以推动儒学研究、联系各路学人。
山东大学儒学中心成立后,在山东大学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世界范围内的儒学研究同仁的关照下,目前已经启动的《先秦儒家学案》(前儒学案、孔子学案、孔门弟子学案、孟子学案、荀子学案)、《两汉隋唐学案》和《儒学与现代文明对话》丛书(计10册)项目。
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召开了“儒学全球论坛(2005)暨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等高级别的儒学研究国际会议,引起了学界较强的反响;中心先后与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研究座谈会”;与中国孔子基金会、韩国国际退溪学会“孔学与退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得到了的关注。目前,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正积极与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展开全方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