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更新时间:2024-01-24 10:08

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的学术研究机构,负责孵化培育青岛校区前沿和交叉创新平台。

发展模式

研究院立足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依托山东大学整体优势和青岛校区地域优势,凝练优势研究领域,汇聚优秀人才,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强化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前沿科技研发和应用,培育高层次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为国家科技做出重要贡献的顶尖科研机构。

发展历史

研究院将依据学校规划与学科发展,陆续组建若干研究中心,已设立的研究中心有:

(1)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2)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3)光热辐射研究中心

粒子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是原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部分力量搬迁青岛校区组建而成,是支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室的核心力量,主要研究方向涵盖高能物理基础研究,高能物理实验技术研发,高能物理实验技术应用。是以高能物理基础研究为基础,与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生物等综合交叉的研究中心。

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通过引进杰出人才新组建的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化学、物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注重化学与物理交叉。

光热辐射研究中心是通过引进杰出人才新组建的另一个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涵盖能源动力以及与物理化学学科的交叉。

科研条件

粒子科学技术中心

粒子科学技术中心是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下设单位之一,成立于2018年5月,坐落于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优越的山东大学(青岛)。研究中心是原物理学院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科部分力量搬迁青岛校区组建而成,是支撑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室的核心力量。山东大学粒子物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我国著名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学家王普、王淦昌等学界泰斗都曾在山东大学从事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教学科研活动。1981年高能物理获得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4年培养出全国第一位高能物理学的博士,2007年获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建设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现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

中心设有完备的粒子物理学科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涵盖粒子物理理论、粒子物理实验、粒子辐照等主要研究领域,粒子理论方面包括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其在强子结构等方面的应用,实验上参与了多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项目(如LHC-ATLAS, RHIC-STAR, BEPC-BESIII, Daya Bay,JUNO,PandaX, LHASSO等), 并承担了重要硬件研制、软件平台建设等任务,在粒子辐照方面,开展功能辐照材料的研究等。中心研究生具有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中外联合培养的诸多机会。

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通过引进杰出人才新组建的科研机构,研究领域涵盖化学、物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注重化学与物理交叉。该研究院是2017年青岛校区新成立的一所高水平科研单位。本着“着眼高端,集群发展”原则,研究院以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为目标,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

研究生教育涵盖了化学、物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化学和物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个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突出学科交叉与科技前沿,形成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院注重用分子层次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化学以及相关的环境、材料和生命科学的问题,同时立足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功能性化学新产品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需求。研究方向围绕能源、材料、高效合成以及荧光传感等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工作,进而培养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优秀研究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