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2 15:37
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是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后,山东省早期创办的中学之一,前身是1903年5月创办的曹州官立中学堂,1913年春曹州知府将曹州官立中学堂和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合并,迁入府署 (今菏泽一中校址),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抗战后流亡重组为国立六中第三分校主体。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创办曹州官立中学堂。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创办曹州公立普通中学堂。
1913年春,曹州知府裁撤上述两所中学堂合并,遂迁入府署 (今菏泽一中校址),称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
1914年7月,改称山东省立第六中学。
1934年1月,更名为山东省立菏泽中学。该校隶属于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任免、经费拨发均由省教育行政机关决定。该校组织系统完备,以“校务会议”为学校行政最高机关。校长下设教育、训育、事务三部,每部设主任1人,职员若干人,视事务繁简酌定额数,一般1-3人。为改进教学,设有教学研究会。训育部有训育会议,事务部有事务会议。另设有经济稽核委员会、训育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属临时性质者有初中教育问题研究会、国语演说指导委员会、英语讲演指导委员会、学术讲演委员会、卫生行政委员会、校舍校院审美委员会、教职员同乐会等。
至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南迁流亡,后重组为国立六中第三分校主体。
建校初期,其课程按1902年清朝《钦定学堂章程》的规定进行开设,执行清末学部颁发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之教育宗旨。
1912年开始该校实行蔡元培所制订的“壬子学制”,即不分初、高中,四年一贯制。
民国后,则按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开设,有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音乐、手工、体育等课程,此后课程变化较小,积极贯彻了教育部所公布的“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 为经,实利、尚武为纬”的教育方针。
1923年教育部颁布“壬戌学制”后,学制定为六年,初、高中三、三分段。开始只有初中部,1930年增设高中部。稍后,又于重华书院旧址(今菏泽卷烟厂北部)增设女子部。
学校教职员由校长聘任,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如1930年全校35名教职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4名,约占69%。教师待遇优厚,月薪多者80余元,少者50-60元。校长月薪一般200元,各处主任比最高薪的教员还要多15元。绝大部分教职员工作认真,尽职尽责。
1937年5月该校曾为在校服务时间最长、成绩卓著的原校长葛象一、丛禾生、教师严星台、侯功备四位先生立碑表彰。石碑四面分别刻有四先生生平事迹。这就是后人称道的“四先生碑”。
学生主要来自鲁西南各县,通过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一般年份报名数与录取之比为10∶1。学生交费,高、初中,一律每人每年交纳学杂费4元,电灯费3元,制服费10元,生活费每人每月4元左右。该校编制为16个班,以办学较正常的1932年为例:高中部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学生118人。初中部13个班,其中男生10个班,一年级4个班,二、三年级各3个班,477人;女生3个班,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119人。总计全校16个班,714人。
该校收入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拨款和收纳学生学杂费两项。1932年预算收入为62240元,支出为63230元,其中薪金54264元,办公费6696元,购置费2280元。该校历届负责人廉洁正直,热心树人;教师治学严谨,努力从教;学生学习刻苦勤奋,形成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学风。辛亥革命前夕,该校进步师生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秘密成立以推翻清朝帝制为目的的“尚志社”,抨击时弊。“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进步师生走上街头,宣传“科学”、“民主”,抵制日货,向封建旧道德、旧礼教展开攻击。1927年,早期共产党员徐鹏翥(1922年六中校友)等深入该校,向进步师生宣传马列主义,发展中国共产党员,10月初,在这里建立了菏泽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曹州支部。忠贞不渝的田位东烈士(1922年六中校友)就是这个支部成员之一。该支部的建立,在鲁西南古老的大地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菏泽地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因韩复榘不当命令,山东省教育厅紧急秘密组织鲁西、鲁南30余所学校师生南迁,鲁东学校只来得及部分撤离。
济南省立一中、齐光中学、山东省立菏泽中学、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学校等30余所即将成为沦陷区的中等学校师生,于1938年初春,陆续集结于河南开封、许昌等地。后全部迁至河南南阳赊旗镇(今社旗县),组成了“山东联合中学”,正式复课,校长由原山东省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扬展云担任。
不久,日寇不断进逼,国军节节失利,许昌等地已临前线,师生三千余人,再次身背行囊,继续跋涉,向西南方向流亡,1938年四、五月间抵达湖北郧阳(今郧县)、均县,学校奉命易名为“国立湖北中学”,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辖。此次流亡途中,少数体弱女生乘木船溯汉江而上,失事、溺死二十九人,扬展云引咎辞职,由宋还吾任校长。宋还吾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客逝郧阳,长眠于于汉江之滨的山岗之上。该校校务由杜光埙(后赴台,任监察委员)主持,蒋士健代理校长。
1938年夏,日寇溯长江而上,武汉告急,教育部下令学校迁至四川。山东三千莘莘学子历经千辛万苦,徒步流亡七千余里,跨鲁、豫、鄂、陕、川五省,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有师生殁命途中,终在1939年春,分别抵达四川绵阳、德阳、梓潼、罗江、新店子等地。
1939年初,学校先命名国立山东中学,月后,奉教育部之命,编入战时沦陷区内迁中等学校之序列,正式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
国立六中阵容庞大,学类繁杂,初中、高中、高职、农高、前期师范、后期师范俱全,全部师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实在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地方来容纳这所学校。因此,只有将此校化整为零,分成几所分校,方才在绵阳附近的几个县镇利用庙宇、祠堂、军营、废弃厂房安顿下来。国立六中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驻扎在相距较近的五处地点如下。
校本部:设在绵阳(高中部、初、高级职业部、高级农业部)。在绵阳城外原民生工厂旧址搭草棚若干间作为校舍。总校校长葛为棻(字兰笙),以字行世,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原山东省教育厅第二科科长。
第一分校:设在梓潼县(师范部),在绵阳东北一百多华里,山东来川的师范学生全部在此学习,校内分简易师范(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学制均为四年。校长杨书田(字云斋),杨校长曾是山东第二师范(曲阜),山东第四师范(益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蔡复元接替。
第二分校:设在德阳(初中部,后期增设师范),在绵阳西南方向。分校多为鲁北、胶东地区的学生,校长是苏郁文(字继周),山东博山人,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毕业,战前济南女中校长,后赴台。
第三分校(初中部,山东省立荷泽中学为主体):设在绵阳西郊的辛店子(现为绵阳市高X区),距绵阳三十华里,这所分校多系鲁西南各县的学生,以山东六中(菏泽)师生为主。校长田修溪(字竹桥,山东菏泽人),原是山东省立第六中学(菏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吕寿彭(字鹏龄)接替。
第四分校(初中部,山东济南省立一中为主体):设在绵阳西南约八十华里的罗江县(现为德阳市市中区)。这里是省立(济南)一中的老班底,也集聚了济南周边县其他学校来川的流亡学生。校长孙维岳原是省立(济南)一中的校长,北大文学院出身,蔡元培得意门生。曾任教育部“中等教育监督”,胜利后任山东师范学院院长,1960年被诬以“反革命罪”冤死狱中,1983年平反昭雪。四分校基本是山东省立(济南)一中的老班底,偏安于川北罗江小城,后来逐步扩招当地生源。罗江原有一所建于建于乾隆31年的双江书院,1926年易名为罗江县立中学。山东流亡的国立六中四分校后来与其合并,发展成为当地的一所著名中等学校。1981年该校更名为四川省罗江中学。
1941年,国立六中南迁学生全部毕业,共计培养学生52个班,2500人,此后,在四川就地招生,继续办学,何思源、张含英(建国后水电部副部长)等著名人士均系该校早期毕业生。
1942年后,国立六中一分校梓潼分校单独成立梓潼师范,四分校撤消合并于当地,德阳分校为一分校,新店子分校为二分校。
1946年6月,教育部召开复原会议,22所国立中学参加,但解放战争随之而来,以及六中庞大的体系和各方面的利益,校产校资已集中,无法拆分为原山东多个学校,复员还乡成为奢望,只能继续办学下去。
校长葛兰笙奔走于鲁,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李泰华商议,国立六中回鲁转为省立,鲁籍师生回鲁,其余就地于四川安置,设“国立六中复原筹备处”。
1947年下半年,校长长期在外奔走复员山东事宜,教务主任王振绪接替葛兰笙的校长职务,维持残局。
1948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曾下达指示,拟恢复战前各学校并进行筹备,但不久山东各地解放,恢复工作陆续告终。
1948年后,国民党各战场陷入被动,无暇顾及教育,国立六中师生客居异省,常有断炊之虞,好在有山东同乡会和四川各界经济人士的接济才得以生存。
1949年12月21日,绵阳解放,川西区设立绵阳中学。
1950年,国立六中校本部(高中)并入川西区立绵阳中学,建立南山中学;永兴二分校(初中)并入绵阳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绵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其余编为绵阳一中,至此国立六中”结束了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