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落子

更新时间:2023-11-03 08:05

山东落子是一种流传于山东省境内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它演变自古代的“莲花落”。落子乐器主要是大钹(俗曰光光)、竹板、节子,而不用弦乐。

历史渊源

山东落子亦名“莲花落”、“莲花乐”,俗称“光光书”。因原曲衬词“落莲花,莲花落”而得名。翟灏《通俗编》引宋代僧人普济《五灯会元》云:“俞道婆常随众参琅琊,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可见早年本为僧家警世歌曲。山东落子于北宋时期就已在当地民间流传,元明流行甚广。

山东落子也称“莲花落”、“莲花乐”,以其早期曲调衬词而得名,简称“落子”。初为僧家募化所唱警世歌曲,宋代已在山东流行。艺人推算仅能上溯十几代,约至清中叶。流行于山东地域的落子,统称“山东落子”。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钹、竹板,也叫“咣咣书”,或“荷叶吊板”。以其流行地域方言、曲调的不同,形成了三种“口”:一为“南口”,流行于鲁中南、鲁西南,风格最为粗犷。60年前所唱老口,节奏缓慢多花腔讲究迂回曲折,大起大落。

艺术特色

唱腔

山东落子的唱腔曲调单纯,半说半唱。一般多采用“一串铃”式的垛句,按词意将段子化分成若干段落,多则十几句,少则两名即拉一个长腔,打一个简单的钹点作为过门。唱词多为上下句结构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因落子的唱腔过于单调,艺常吸取当地姊妹艺术的曲调,来丰富自已的演唱。落子的演唱各具特色,其明快有力的风格非常鲜明地表现了鲁西南人民直率强悍的性格特点。

流派

清中叶流行山东各地的,通称“山东落子”,因其伴奏乐器为单页大钹,亦称“铙铙书”,以其流行地域、语言、唱腔不同,又分为三种口。泰安以南流行的为“南口”,影响较大,流行济南及鲁西北的为“北口”;流行于潍县、平度一带的称“东口”。演唱时一人左手自打铜钹,右手以大竹板击节演唱的叫“荷叶吊板”;一人敲钹,一人打竹板演唱的,叫“擎板”。“老口”落子腔慢,较为婉转动听,后适应说书需要演变为“平腔”快口。传统书目有《大关西》、《黑松林》、《周仓偷孩子》、《四环记》、《薛礼还家》等。代表人物有张元秀、宋代业等。

传承意义

山东曲艺在我国曲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山东落子的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是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由民间艺人最初为了维持生计所从事的一种表演形式发展为如今一种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其题材内容、音乐结构、表演形式都是由专人创作、专人表演的,并与民间音乐、地方方言密切结合,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艺术。山东曲艺在我国曲艺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传承现状

著名艺人有刘本春、王金山、王教增、乔玉山等。尔后平口落子兴起,讲究卖词,专唱大书。著名演员有李合钧(“小胡椒”)、侯教山(“飞天咣咣”)等,近代知名艺人有张青敏、侯永芝、张元秀、高庆海等。二为“北口”,流行于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地区。慢口重行腔变化,风格质朴。著名艺人有崔玉臣(“老玉”)、苟春盛等。1920年前后,苟春盛在济南唱红,其后来济的有王教端、王洪海、傅大玲(女)、王明爱(女)等。三为“东口”,流行于济南以东的潍坊、平度一带。初亦为慢口,后向长于叙事的平口发展。著名艺人有“飞咣咣”季宝奎等。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保护单位单县文化馆评估合格。“山东落子”项目原保护单位金乡县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金乡县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金乡县文化馆、金乡县图书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