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4 21:23
山字纹镜是战国铜镜数量最多的品种,也是楚式镜中的主要种类,其总量占当时铜镜总数的80%。
以湖南,特别是长沙出土数量最多。主题纹饰为山形,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之分。以细密的云雷纹、羽翅纹等作地纹,以变形花叶、柿蒂、竹叶等纹饰作为中间纹。单纯四山地纹镜镜出现时间较早,大约在战国初期,但掺杂有叶纹以及竹叶、柿蒂纹的时代较晚,在战国晚期左右。以四山镜最多,其纽座大部分为双重方钮,钮为三弦或四弦钮,其中‘山’形纹左旋右旋均有,‘山’形的短竖道向内勾,呈尖角状。镜缘一般上翘,镜体轻薄上。
山形纹的起源
关于‘山’形纹的来源,学术界说法众多,主要有:‘以字代形’、‘楚伐中山’所获器形、‘似为兽纹之一部所变幻’等,但这些说法都没有给它找出一个直观、可信的嬗变过程与趋势。一般来说,一种纹饰的产生发展,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氏族传统等文化背景因素紧密相关的。‘山’形纹亦是如此,那么它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呢?在众多地原始纹样中,古蛙纹是与之最类似的。其形态从早期的半坡、庙底沟彩陶蛙纹饰,到后期的齐家文化蛙纹,最终演变成先秦青铜器、编织物上的所谓‘勾连云雷纹’。此‘山’形纹饰非常明显地就是勾连云雷纹的一个单元部分,故而‘山’形纹是由古代蛙纹所演变而来。另外,我国最早的铜镜是发现于齐家文化,所以有可能是先有‘山’形纹再有勾连云雷纹,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
运用多重考据的原则,结合当今民族志资料相佐证,我们可以发现在古百越、巴、楚后裔壮、苗、黎、土家等民族的织锦、刺绣图案中有大量类似于勾连纹的变形蛙纹,并且黎族至今依然把蛙纹作为图腾崇拜,由此可以窥见其发展源流之一斑。在考古资料中,我们可以参考长沙楚墓,江陵楚墓中出土的丝织品以及包山楚墓出土的竹笥纹饰。
山形纹的意义
中国铜镜纹饰的寓意和配置,至今还有许多不为人们所理解。战国的山字纹,汉代的规矩纹,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着实费了中外学者的不少心血和笔墨。对于战国时期的山字纹镜中外学者也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梁廷(木丹)认为:“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见藤花亭镜谱)。日本学者驹井和爱在《中国古镜的研究》中也提到,山字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与今天的山字写法几乎没有多大差别!山在中国古代往往与不动,安静,养物等观念结合在一起。因此在铜镜上使用大的山字表示山图形,如同福,寿,喜等字一样,含有强烈的吉祥寓意。 前辈们的这些观点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究竟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类纹饰的镜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它究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什么思想感情的流露呢?为什么这种山字纹发展到秦汉时期就销声匿迹了呢?在此,晚辈想谈谈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山是大地的组成部分,它往往高大雄伟,谷深路险;山中既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又栖息着凶禽猛兽。这一切很自然地引起了原是人类神秘的猜测,于是山也跟土地一样被神化,认为有神灵主宰。我国古代山神崇拜非常普遍,在神话传说中,山往往是神灵的寄居之所。《山海经》就把我国山地划分为二十六个区,记载了四百五十座山以及各山的神灵。由于有些山峰“高与天接”,古人就把它想象成天地相同的道路而加以崇拜。《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又由于山谷中能生云而云可以至雨,所以古人就以为山能兴云作雨。《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甲骨卜辞中有许多祭祀山岳的内容,殷人已经把山神当成了求雨,止雨,祈年的对象。这种对山神致雨功能的信仰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史记×赵世家》中还有“晋大旱,卜之,曰霍泰山为祟”的记载。
山神崇拜本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自然崇拜,但当一些名山被想象成天神寄居之所和通往上天的道路之后,这些名山的祭祀就为官方所垄断。《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历代帝王在许多名山封禅祭天地,向天地报功,表明自己是顺应天命而进行统治的。《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历代帝王祭祀的名山本来很复杂,但随着统一帝国的出现,大致在西汉时期确立了以五岳为代表的山岳祭祀系统,以后历代沿袭,奉为祀典,并屡屡加封。
随着人们对山岳神秘性的认识,汉代以后,山神信仰逐渐失去了自然崇拜的性质,山神不再是兴云作雨的主体,因而汉代以后山字纹镜随即消逝。人们崇拜的主要是他的社会功能。既然山神能“与天相通”,人们就给它加上了主宰官吏仕途,人间生老病死等社会职能。 所以,综上所述,我以为战国时期出现的这类山字纹镜并非前辈们所言“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因为这个时期五岳观念还未形成)。以及表达的什么吉祥寓意。这仅仅表达的是老百姓的一种很简单的图腾崇拜,即山崇拜。如果将这类纹饰的镜子理解为“刻四山形以像四岳,此代形以字”,那么,三山,五山,六山镜我们又作何解释呢?恳请各位前辈斟酌!
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 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
历史意义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 ,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汉中期。
西汉前期是战国镜与汉镜的交替时期。直到 西汉中期汉武帝前后,一些新的镜类流行起来了。这些新的镜类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