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9 20:13
山曲主要流传在山西西北部的河曲、保德和陕西的府谷、神木一带,内容多为情歌,少部分内容为“走西口”。历史上的晋西北地贫民饥、灾荒频繁,农民迫于生计,走出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古长城的关口(即“西口”)逃荒,到河套一带打工谋生,谓之“走西口”。
丈夫出外遭磨难,妻儿在家受凄惶,生离死别,相互思念,这种特殊的生活现象,孕育了山曲“走西口”。“走西口”的苦难生活,在山曲中大量有所反映。
内容主要以歌唱爱情为主:“妹妹唱曲儿哥哥听,十句有九句唱爱情”。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兴的手法,上句主要是起兴作比、铺垫场景并提供音韵,下句切入正题,如:“满天云彩化了个尽,咱二人好不成因为甚”,“关住大门放开狗,说不下个所以然你不能走”,“石捣石捶石圪垯,山曲儿都是些实心话”。
山曲的歌词,一般都以7字为1句,上下两句为一段,语言纯朴自然、清新健康。由于词中常常插入“亲亲我”、“哎呀亲亲”等衬词,使歌唱更加口语化,更富于生活情趣。为了突出主题,常用起兴、比喻和反复叠句等表现手法。如“山在水在石头在,人家都在你不在”,以加深歌词的感情色彩。山曲的结构短小,手法洗炼,全曲上下两个乐句8个小节,下句大都是上句的重复,只是通过句尾结音的变化而构成呼应,两句的结音大都是四、五度或八度的关系。节拍以 2拍为主,也有少数是□或□拍。曲调大多数是建立在五声或六声的徵调式和商调式的基础上。旋律的跳进多、起伏大,频繁的跳进,赋予山曲以鲜明的特色和粗犷的性格。
以独唱为主,由于音域比较广,所以男声在演唱时常用低声。旧社会的“走西口”生活,使山西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歌得到了广泛的交流,所以山曲和内蒙古西部的爬山调,在音调和风格上都很接近。
另外,除山曲外,山西也流行一些其它山歌,如祁太地区的“看秧歌”,交城的“交城山”等。山西民歌大多清新活泼,歌词十分的风趣。与直抒胸怀,以抒情为主的信天游和山曲不同的是,一般的山西民歌大都重在写景,每只歌儿都好像是一幅清丽的风俗画儿。如“羊倌歌”:
一朵朵白云天上飘,一群群肥绵羊青草湾湾跑。青草湾湾杨柳叶叶摆,红丹丹阳婆桃杏花花开。
画眉眉羊羔虎头摇,柔软软绒毛绵溜溜。
一颗颗羊铃叮叮响,青山山绿水好地方。
又如“走绛州”:
一根扁担软溜溜的溜,担上了扁担走绛州,
筐儿绳儿刺拉刺拉崩,路旁树儿柳叶子儿青,走绛州。
一辆小车吱扭吱扭吱,推上了小车走绛州,
轱辘辘儿咕噜噜噜转,树上的鸟儿喳喳喳喳唱,走绛州。
小小毛驴踢踏踢踏踢,赶上了毛驴走绛州,
驴儿驴儿踏踏踏踏跑,棒槌儿鼓儿咚咚咚咚敲,走绛州。
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形声字和叠字,使乐曲增添不少情趣。
历史上的晋西北地贫民饥、灾荒频繁,农民迫于生计,走出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古长城的关口(即“西口”)逃荒,到河套一带打工谋生,谓之“走西口”。丈夫出外遭磨难,妻儿在家受凄惶,生离死别,相互思念,这种特殊的生活现象,孕育了山曲“走西口”。
“走西口”的苦难生活,在山曲中大量有所反映。 从山曲流行的地区看,南边大部分陕北地区流行的是信天游,而北边内蒙河套一带则流行漫翰调和爬山调,因此山曲与上述其它山歌相比,无论从歌词内容上,还是曲式结构上,都有相近之处。山曲乐曲结构短小,多为上下句结构,旋律起伏度较大,这是北方高腔山歌的典型特点。另外从曲式结构上来看,大部分山曲的一二小节和五六小节曲调相同,只是在上下句的结尾处有变化,这和爬山调的旋法特点是一样的。山曲的歌词表白直露,表达的情感真挚而粗犷,全无半点忸怩作态,也不似那种一片声的“爱你”“恨你”,无病呻吟,浅薄而俗气。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
中国明代民歌专集。冯梦龙采集编纂。在编辑体例上 ,打破了前人单纯按体裁分类的惯例,以内容为
山曲主,兼顾体裁并辅以必要的评注。全书共10卷 ,收吴歌356首 ,桐城时兴歌24首。其中不少篇章,真切地反映出对爱情热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表现方法上大量采用比兴手法。语言颇具特色,接近口语 ,多用双关语。谚语、歇后语也多有应用。作品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但由于编者受世界观的局限,所选仍有一些庸俗甚至是猥亵色情之作。冯梦龙在书前的《叙山歌》中,对民歌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它的价值与社会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扼要的阐述,是一篇较早的民歌短论,是研究冯梦龙民间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料。他在评注中提出了民歌整理要遵从民间文艺作品的原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编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书对研究民歌的发展以及明代社会生活均有参考作用。《山歌》失传已久 。1934年上海传经堂主人在徽州访得原书,经顾颉刚校点后排印出版。
书山曲海醉马街: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河南省宝丰县城南十五华里的杨庄镇马街自然村上千名民间说书艺人以天为幕、托地作台,在此会书、亮书、唱书、写书(卖书)。纯朴的民风民俗、浓浓的艺术氛围、特有的文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前不久,马街书会被列为“中国十大民俗话”之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委北师大民俗学专业教授董晓萍说:马街书会具有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和神秘性等特点。艺人们通过在会上说唱、表演把民间信仰的思想、观念、民俗文化等,传达到老百姓的心里去。对民俗学的研究,“马街书会”是不可多得的取材基地。“马街书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于何时、何以源远流长了近700年而经久不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当地流传最广的有四种说法。一是悼师说:据马街广严寺火神庙残碑推断,会因庙起,缘源于元延佑年间。距今约六百七十年。据传,当时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卒于正月十三这天,他的徒弟都来悼念他,为他献艺,这样年复一年、相沿成习;二是歌德说:传说早年有位姓张的贤士,平日爱抚琴吟唱、广交天下艺人,因带领村民治理应河,积劳成疾,于正月十三谢世。
村民为了纪念张公,定于每年的正月十三,为张公写书纪念,张公的各地艺友也被张公之举所感动,而群集于此说书献艺,
山曲乐谱相传至今。三是会艺说:相传春秋时代,应国大夫张公(名舒)一生喜欢弹唱,且技艺超群,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公不幸于某年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张公,于年祭日群聚马街,以曲会友,切磋技艺,年复一年,延续至今。四是祭祖说:早年马街有个说大鼓书的老艺人,收了很多徒弟。某年正月十三仙逝,弟子们为他送葬,围成一圈演唱。过一年遇周年祭日,弟子们又来祭祀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后,每年这一天,弟子又要带弟子来,子子孙孙往下传,一代代形成祭祖习俗等。“马街书会”恰逢少有的好天气。所以到会的人特别多。据介绍:本届“马街书会”共600棚,1800多名艺人到会演唱,观众超过10万人。“马街书会”已被列为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之一并申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书会会场上,“马街书会”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南北部地区,属赣州市管辖。三国时期孙吴嘉禾九年(公元236年)建县,始称平阳县,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兴国”年号为县名,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兴国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唐代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书法继繇埒王,名传于世;宋有李潜、李朴父子兄弟一门七进士,均以理学诗文名世……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全县辖25个乡(镇)、304个行政村,73万人口,境内多山地、丘
山曲陵,蜈蚣山、大乌山、覆笥山、秦峨山分列东、北、西部,方石岭绵亘中央,只有朝南一隅,地势低平。山上林木茂密,古时山民多为樵夫或半农半樵。相传,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世代流传到至今。”在兴国县志中,就有唐朝“太上隐者”唱山歌的记载;宋朝大文人苏东坡也留下了“山中木客解吟诗”的佳句。民间流传,兴国山歌为唐末落第秀才罗隐所创,民间至今还有一首流传久远的山歌: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由此可见,兴国山歌至少已有千多年的历史了。
兴国山歌本来是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然而,宋朝中叶,一种叫“跳觋”的封建迷信活动从闽西一带的客家人中流传到兴国。跳觋,本意是祈吉攘凶、保佑平安吉庆,它有一整套独特的画符作法的程式,然而,聪明的法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之中,使之成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法事活动,一部分为娱乐,也就是唱山歌。于是,兴国山歌就进入了室内演唱。山歌,也就随之出现了人物、情节、故事、表演,出现了有男有女的觋公、觋婆(男扮女装),而后,又逐渐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寿等民俗活动中。至此,兴国山歌出现了两条平行发展的道路:一是山野田间的即兴唱和,另一种是职业歌师的室内娱乐山歌。苏区时期,兴国山歌成为了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辉煌篇章,一曲“苏区干部好作风”唱遍整个苏区。新中国成立后,兴国山歌在宣传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国等方面更是名闻遐尔。1996年,文化部正式将兴国命名为“山歌之乡”。
赣南客家山曲,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其中又以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
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风流”,“ 山歌唔唱唔风流”。诸如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异的山歌来表达。如上犹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岭埂上打呼咒,细妹屋家吃晏昼;细妹听到呼咒响,筷子一扔碗一丢。”表现了细妹听到情哥唱山歌的哟嗬声,便无心吃饭的天真活泼形象。又如兴国的《生死缠》:“入山看到滕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树死滕生缠到死,滕死树生死也缠。”歌随人走,这首表现爱情生死不渝的山歌,不仅广泛流传于赣南,且在粤东、闽西、广西和台湾都有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