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20:47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是宋末元初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睹物伤情的小诗,在“四山欲雪”之际,作者发现新糊的窗纸上有故朝封事稿,阅读之余,感慨系之,即事抒发“山河破碎,谁之咎矣”的怅恨之情。
山窗新糊有故朝⑴封事稿⑵阅之有感
偶伴孤云宿岭东,
四山欲雪地炉⑶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⑷?
却与山窗障北风。
⑴故朝:宋朝。
⑵封事稿:臣子上奏给皇帝的奏章。古时奏章为防止泄密,都要加封,故称封事。此即下文中的“防秋疏”。
⑶地炉:火炕。又称地炕。
⑷防秋疏:指有关军事的奏章。北方民族在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中原秋收完毕时入侵,故以“防秋疏”指内容为抵御异族入侵应采取的措施的奏章。
我偶然入山,与闲云为伴,投宿在岭东;四面的山色阴沉,乌云滚滚,将要下雪,我把房里的火炉烧得通红。不知是谁写的一封抵御异族入侵的奏稿,如今却被山民糊在窗上,用来遮挡北风。
宋朝灭亡后,林景熙避居山中。有一次,他投宿一家山民家中,这家人家刚用纸糊好窗子,他见到糊窗的纸中,竟然有一封奏请皇帝防御元蒙秋天入侵的奏章,顿时触动了他无尽的亡国悲哀,写了这首小诗。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睹物伤情的小诗。亡国之后,连军事奏疏也化作糊窗纸了。黍离之悲,千载之后,犹有余痛。
前两句写景。首先点明所居之地,“偶伴孤云宿岭东”,意味着作者四处漂泊,远离人烟。在南宋灭亡以后,作者备尝亡国之痛。他既不能图谋匡复基业,便只能遁迹世外,誓不与新朝合作,“偶伴孤云”,正是作者忠贞品格的真实写照。
其次,写所处之时,“四山欲雪地炉红”,时近冬令飞雪的季节,故而有山窗糊纸之举。“欲雪”上应题目中的“新糊”,而又与“炉红”,形成强烈的对比,把外景“四山欲雪”与内景“地炉火红”鲜明地映现出来。在这样一个远离嚣世的温暖小屋里,似乎可以恬适安坐,实则不然,作者思绪难平,孤臣孽子之心耿耿在怀,当他忽然发觉山窗上新糊的故朝封事稿时,不禁引起无限的怅恨。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后两句即事抒情。“何人一纸防秋疏?”作者用设问语句,意在提起人们的注意力。“防秋”,秋高马肥时北边敌人常常乘机内犯,而在秋季加强边备,故曰“防秋”。此处指有关抵御元军入犯的封事稿。封事乃是官吏上书时的密封奏章,常常涉及国家机密要事。像这样重要的机密奏稿,当时不见用于朝廷,此时反落到糊窗纸的地步。朝廷举措如此,国家不可能长久。“却与山窗障北风”,寓意尤为深刻。表面上看,作者是不动声色,款款道来,只要细细吟咏,便可感到其中包着无限悲愤,无限感慨。注家评曰:“此诗之工在‘防秋疏’、‘障北风’六字间,非情思精巧道不到也。然感慨之意,又自见于言外。”
作者旨在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却没有直抒其怀,而是从写景叙事中加以暗示,以一种藏而不露、寓意深远的手法,曲折地表达内心的感慨。全诗蕴含丰富,悱恻与悲壮兼而有之。
林景熙(1242~1310) 宋末爱国诗人。字德阳,一作德暘,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公元1271年(南宋咸淳七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据新编《平阳县志·林景熙传》载: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珈,发掘绍兴宋陵及大臣墓101所,抛弃其遗骨。时林景熙在绍兴王英孙家作客,激于爱国义愤,约乡人郑朴翁等乔装采药人前往,拾得高宗、孝宗骸骨,共装六函,葬于兰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树作为标志,又作《冬青花》和《梦中作》四首,以记其事。林景熙这种热爱祖国,反抗民族压迫的行动,深受称赞。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因而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后人编为《霁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