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

更新时间:2023-12-07 08:37

《山胡》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五言诗作品。

诗词原文

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

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

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创作背景

嘉祐四年(1059)十月,苏轼苏辙兄弟服母丧期满后,与父苏洵再度出蜀,前往京师开封。舟过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时,得鸟名“山胡”者,苏辙作《山胡》诗云:“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东坡则次韵相酬,写下了以理趣见长的《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所谓“山胡”,当为“山鹕”之异、俗写。以其巧声善鸣,“能为百鸟之音,甚可听”,一作“山呼”。名之为“珊瑚”,则是“以其珍贵故耳”。在广东、海南,该鸟又叫做“黑喉笑鸫”。广东人大概因为发音的缘故,又称之为“山乌”,而海南琼山一带则有称为“山土鸟”的。无论怎么称呼,所指实一,即今“黑喉噪鹛”。 苏轼《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诗题自注:“山胡,善鸣,出 黔中。” 黄庭坚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山胡声转,子规言语,正是愁人处。” 邓初民 《我要歌唱》:“可惜我不是一只善于歌唱的山胡鸟。”参见“ 山呼 ”。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