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9 21:11
岷江柏木(Cupressus chengiana S. Y. Hu)是柏科,柏木属乔木,高可达30米,枝叶浓密,鳞叶小枝斜展,不下垂,末端枝粗,圆柱形。鳞叶斜方形,交叉对生,背部拱圆,三年生枝皮鳞状剥落。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长,种子多数,扁圆形或倒卵状圆形,两侧种翅较宽。
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枝叶浓密,生鳞叶的小枝斜展,不下垂,不排成平面,末端鳞叶枝粗,径1-1.5毫米,很少近2毫米,圆柱形。鳞叶斜方形,长约1毫米,交叉对生,排成整齐的四列,背部拱圆,无蜡粉,无明显的纵脊和条槽,或背部微有条槽,腺点位于中部,明显或不明显。二年生枝带紫褐色、灰紫褐色或红褐色,三年生枝皮鳞状剥落。
成熟的球果近球形或略长,径1.2-2厘米;种鳞4-5对,顶部平,不规则扁四边形或五边形,红褐色或褐色,无白粉;种子多数,扁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长3-4毫米,宽4-5毫米,两侧种翅较宽。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北部(岷江上游茂县、汶川、理县、大金、小金)及甘肃南部(舟曲、石门、武都)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汶川。生长在海拔1200-2900米的干燥阳坡。岷江柏木根系发达,抗干旱能力较强,耐瘠薄,具有适应严酷生境的特性。其抗逆性强,耐寒、耐旱力强。
剑阁柏木 Cupressus chengiana var. jiangeensis (N. Zhao) Silba
种籽的采收与调制:岷江柏木的雌雄花着生于小枝顶端,前一年秋季形成,当年春季受粉发育,球果次年成熟。同一枝上常可见3个年度的球果并存,即枝顶上呈绿色球果,系今年受粉发育而成;去年枝上转变为红褐色的球果,今年成熟;前年枝上呈黑褐色、种鳞干裂的球果,是去年成熟,且种子已飞落的。把未成熟的球果和已飞落的种子宿存的球果混采,将影响出种数量和种子质量。
采种母树应选择树干端直、生长良好的壮龄树,才能调制出籽粒饱满的种子和保证较高的出种率。老龄树种虽有结实能力,但球果变小,籽粒少而出种率低。崛江柏木的球果成熟期,一般在10月至11月份,当球果外部已经或者大部份转变成红褐色,同时已能肉眼看到种鳞有开始裂缝的征兆时即可采摘。
球果的调制一般采用摊晒的方法,即把采收的球果摊在晒覃或晒场上,进行自然千燥和脱粒。晾晒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球果,使之干燥均匀。已脱出的种子,可随时扫起另行晾晒。种子脱粒完毕后,还要用竹筛、风车筛扬,除去石砾、泥块等杂物及其种鳞、瘪粒,以提高种子净度。
岷江柏木种子的安全含水量在8-9%之间,在这个范围内,虽经5年的贮藏,其发芽率降低很微。故在种子入库前,应进行含水量的检验,使之不要超过10%。贮藏的种子最好用麻袋包装,但不宜在湿度较大的室内贮存。较长时期贮存时,要定期翻晒种子和进行品质检验,以免质量降低。
育苗与播种繁殖:岷江柏木的育苗,可按高山林区育苗技术的要求进行。圃地的土壤以微碱性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好,耕地前享施足农家肥作基肥,作成宽1至1.2米的高床,以利排水。每亩播种量在10公斤左右,可达到亩产苗量在20万株以上。
播种前可用塑料薄膜遮盖苗床,以提高床面温度,利于种子萌发。出土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炎热季节也需搭盖荫棚,以免幼苗遭受日灼危害。
为了提高造林成效,特别在地势陡峻、土质极差以及不易保水的地方造林时,裸根苗不易成活,宜采用营养袋培育1、2年生苗木。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塑料大棚内培育营养袋苗。营养袋适用的规格是:厚0.1毫米,长130毫米,宽70毫米。袋的中部以下打数个直径为2.5毫米的小孔,供通气及排水用。每袋的容积约为187立方厘米,可盛营养土150克左右。营养土可用农耕地土壤加入厩肥等,经消毒后装袋;或用非耕地土壤加入厩肥及一定数的河砂,改善土壤的质地。袋口应有10毫米的空位不装土,留作播种后加复盖物之位置。
播种时,先将已装好基质的营养袋整齐地排列在用木条镶边的苗床上,每平方米可放置营养袋500-550个。为便于营养袋能以直立和保持苗床有一定程度的湿润,可在排袋时在袋底及周围用锯末粉填塞,其高度达到袋高的一半即可。由于氓江柏木根系发达,侧根还可钻出孔外,从锯末中吸取散落的水肥。播种前l、2日,应将袋内土壤喷水湿润,种子也事先用水浸2、3天,捞起滤过并晾干表面水份,以利于播种的操作和种子的萌发。播种的方法是,用姆指及食指拈上种子5-6粒,校均匀地置入袋内。此法虽工效较低,但可保证袋袋、都有种子,至少可出苗2-3株(以发芽率为50%计)。播种后用锯末复盖种子并在塑料大棚的顶层或露地培育的苗床上加竹廉遮盖。
崛江柏木具有喜光、耐瘠薄和根系发达的特性,故其对造林的条件要求不高。在土层深厚,土壤湿润的溪边、宅旁,则不需选择坡向,且整地可以粗放一些,掘出长宽深各为30-40厘米的穴,即可按一般造林植树方法进行。但在土壤膺薄,石砾多、上质差和土壤极度千燥的阳坡或干旱河谷,则应做好整地工作和造林后的管理工作,以保证苗木的成活与保存。
崛江柏木的生长较慢,故初植密度宜稍大,但每市亩以不超过30穴为好,即株行距为1.5米×1.5米。如几年后的保存率能远到70%,且较为均匀,就基本符合造林的要求。在特殊困难的林地也可考虑每穴植入双株,减少补植用工,提高造林成效。
栽植前可将营养袋苗木运至林地附近放置,及时浇水或搭上临时性荫棚。造林开始时,边栽边运。栽植时要用小刀划开营养袋两侧,放入穴中后将袋揭向两侧,立即进行鲤土。要尽量使所带土团不松散,可先揭去一侧,奎土保持土团,再揭另一侧,同样奎土保持土团。如不划破塑料袋,则根系大部在袋内盘结而不能伸出袋外,`发育受阻。对于土团较紧实的苗木,一亦可全部揭掉营养袋,带土栽植。
用以上方法造林,一般成活率较高,极少需要补植。但若遭受人畜为害以至大片缺窝的地方,则应及时补植。栽植后的2、3年最好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对穴周表土稍加松土,以拦蓄降水,对苗木生长更为有利。如穴内或穴周杂草过密,应适当刈除,以免过度荫蔽幼苗。直播造林也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直播的当年秋季有苗穴在阴坡为108%,阳坡为7.1%,半阴坡仅为3.5%,每穴仪有1-2株幼苗,且生长不良,其苗高也仅达到圃地培育苗木的1/3至1/2左右。
岷江柏木固土作用很强。为改善干旱河谷区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建设品种植物结构的配植,保护生物多样性,岷江柏木可作为白龙江高山峡谷地区中山及干旱河谷造林的主要推广树种。
岷江柏木抗逆性强,对坡向等环境条件选择不严,四季长绿,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是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之一,可以在多种绿化地点和景观带利用,在园林绿化中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或庭荫树栽培,也可做园景树在园林中孤植或片植。
岷江柏木木材淡黄色或淡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坚韧,有弹性,可供航空器材,建筑、家具、农具等用材。岷江柏木也是药用植物之一,药用部位:球果,根,枝叶。药用功能:主治发热烦躁、小儿高烧、吐血等。
植物现状:岷江柏木的自然种群曾广泛分布于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和白龙江流域,是三条江河流域分布区内的主要树种之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砍伐、生境的破坏以及岷江柏木自然更新缓慢的生物学特性,其自然群落的分布地和分布面积均日益缩小,现存天然林不多,已面临濒危的处境,急需采取保护措施。特别是近20年,随着分布区域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岷江柏木分布区生境遭受破坏,分布面积缩减,数量急剧减少甚至濒临消失,因此,从物种保护的角度上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种子生物学特性,探讨其濒危机制,并开展抢救性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过度砍伐、生境的破坏以及岷江柏木自然更新缓慢的生物学特性,导致其自然群落的分布地和分布面积均日益缩小,现存天然林不多,已面临濒危的处境。
徐海燕采用工分子标记技术对各岷江柏木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岷江柏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各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人为干扰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保护对策:岷江柏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是自然种群分布区域狭窄,分布面积小,群体数量小,种群分化程度高。为防止其遗传多样性的降低和丧失,可以通过就地保护、增加人工栽培和改善其生境的保护策略,以保留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在就地保护时,应依据岷江柏木在四川和甘肃形成的南北两个大的遗传基因型族,分别设置为两个有效保护单元。
鉴于岷江柏木生长环境特殊,建议加强保护天然生长环境,并采取封山育林、禁牧等措施,保护好生境,才能更好地保护其遗传多样性。同时,通过人工引种辅助扩大种群时,应尽量从各个自然种群里取样,以期最大程度覆盖各种基因型,从而达到全面保护遗传多样性的目的。在迁地保护中,种质库是最经济有效的长期保存方式。
胡秀英于1964年根据四川西北部4号标本建立了该种,正确地把该种和干香柏区别开来。但由于她见到的标本有限,因而对该种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例如她一方面正确地指出该种小枝圆柱形,与西藏柏木(Cupressus torulosaD. Don)相似,另一方面却说该种球果小到直径只有0.5-1厘米。实际上该种球果直径多为1.2-2厘米,除非发育不良的不正常球果或未成熟的球果才较小。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