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14:15
峨岭街道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所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峨岭镇新设峨岭街道。
2015年3月16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15〕50号),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从朗溪镇、缠溪镇、新寨镇和原峨岭镇区划调整19个村居,成立峨岭街道办事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峨岭街道辖5个社区、1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峨岭村。
峨岭街道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印江县城以南,东接朗溪镇、缠溪镇,南接新寨镇,西与中兴街道相连,北面与龙津街道隔河相望。街道国土总面积为80.06平方公里。
峨岭街道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55小时,无霜期近300天,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室外风速0.9米/秒,夏季:室外风速1.0米/秒,年极大风速(定时):12米/秒,极端最高气温:39.9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9.0摄氏度,冬季大气压力:969.1百帕,夏季大气压力:953.0百帕,最热月、最冷月:热7月,冷1月,年平均有霜期:74天。
峨岭街道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印江河、乐茂江河,地表河网较密。多数河流上游陡,中游平缓,下游较陡,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分别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流入乌江。
根据印江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峨岭街道常住人口为67457人。
根据全省产业发展“八要素”产业革命要求,围绕全县产业发展“2+N”总体部署,结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产销发展“五个三”的要求,始终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营、群众参与,采取“村集体+企业+群众”“村集体+大户+群众”等方式,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优做强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三区一带”(茶叶园区、精品水果园区、精品蔬菜种植园区、农旅一体化旅游产业带)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街道共发展茶园3200亩;发展水果园区5000亩;发展蔬菜种植区5000余亩;规划打造农旅示范点5个;街道发展生猪存栏养殖3000头,蛋鸡存栏养殖 41000羽,肉牛存栏养殖1000余头。18个村集体经济均累计达3万元以上,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4家,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户户有产业覆盖,在2019年、2020年产业现场观摩排名全县第四名、第五名。
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杭瑞高速、印江东互通、印秀高速、印思快速干道穿境而过。辖区内有梵净山金顶水泥、梵净山翠峰茶叶有限公司和安华金石雕刻工艺有限公司等大中小型企业136家,是印江县商贸、经济、文化中心。学校有印江三中、印江三小、印江六小等10所中小学。
印江街道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率先组建街道劳务公司1家,开发公益性岗位193个,有序组织劳务输出8995人次,通过苏州对口帮扶城市、街道商会、县城在建工程项目推荐就业岗位5000多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对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及妇女、扶贫对象实施就业创业小额贷款的申报,发放就业惠民贷款资金434万元,实施就业培训912人。
辖区内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个,搬迁群众3576户15931人,现有涉邪人员3名、信访重点人员8名,精神病人128人,在院58人;非法集资受损人员164人;退伍军人621人,其中两参人员58人;社区矫正人员22人,刑满释放人员112人。辖区内有学校17所(中学1所,小学4所,幼儿园12所),中学生2840人,小学生3272人,幼儿园学生1972人;重点在建项目9个;娱乐场所6家,足疗等洗浴中心9家,宾馆、旅社等68家,农贸市场1个,客车站1个,医院4家,人员结构复杂、重点场所较多。全力落实三重医疗保障,积极申报顶梁柱基金,参合人员累计达112540人次,贫困群众100%参合,住院补偿人次23005人次,补偿金额5879.64万元;慢病办理4780人次,慢病补偿31966人次,慢病共计补偿19.85万元;2020年顶梁柱理赔58人次,理赔金额15.32万元;对特殊困难老人、孤儿等群体实施社会救助,对符合高龄补贴享受人员及时审核发放资金,有力保障了街道所有困难群体,发放低保资金241.29万元。扎实推进殡葬改革,祭祀活动更加规范,城乡滥办酒席得到有效整治,移风易俗行动得到人民群众鼎力支持和真心点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街道文化旅游底蕴厚重,山青水秀,生态完好,气候宜人,景点别致,风景如画。天下奇观、峨岭关村云盘洞、同心村香樟古树、大云村米神洞等自然景观惟妙惟肖。同时充分利用城郊结合部的良好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正在规划建设小云村高老庄休闲养老园区、森林公园、观音沟湿地公园。街道文化底蕴厚重,秉承兼备印江“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种种文化,有贵州10大未解之迷,小云村红棺葬与曹状元的传说神秘悠久,有教育青少年崇尚文化知识、弘扬书法文化的重要基地严寅亮故居等。另外还有独特丰富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美食文化。佛教文化有历史悠久的观音沟玉泉寺、坪兴村印龙寺、大云村报恩寺和青云寺、印江县文物保护单位峨岭武圣宫;民俗文化有富有土家风情的金钱杆、花灯、龙灯等;宗祠文化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严氏宗祠、保存完好的塘池村杨氏宗祠、大云村冉家祠堂等;饮食文化有口味好,扑鼻香的绿豆粉、荞面条、酸芋荷、牛肉干等。
峨岭街道作为县城中心区,将充分发挥金融、文化、旅游潜在优势,挖掘和开发自然生态资源,将街道打造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集商贸、旅游、休闲、养生、避暑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目的地,以及服务一流、工业强盛、产业多样的和谐、幸福街道。
峨岭街道办事处地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宗教工作重点乡镇(街道)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境内现有登记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所(玉泉寺、印龙寺)。街道共有信教群众142人,其中佛教14人,天主教28人,基督教98人;教职人员2人。民族分布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为主。
峨岭街道商贾云集,城镇建设初见成效,辖区内中洲上城、尚城国际、东城1号、多维时代等小区高楼林立,城镇气息浓厚。下步,街道办事处将坚持“办事处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融资”的多元化建设策略,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步伐,重点建设县人民医院、东郊物流卸货停车场,坪兴寨棚户区改造、栗子园水利工程灌区输水工程、黔溪村传统村落项目建设、峨岭村老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
峨岭街道全力聚焦城镇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探索总结了开好一个会议、坚持一个标准、组建一支队伍、选好一个组织、制定一个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方法,有力推进各项征拆工作。完成了进观音沟湿地公园的滑坡治理、县人民医院、南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兴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峨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九仰南山、印思快速干道、印秀高速、职高搬迁、印江六小、岩底和坪兴棚改、万润新城、东城明珠、智诚中学等3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共计征地8700余亩,拆迁房屋14万余方。尤其是2019年,在岩底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创造了印江拆迁历史上的奇迹,在23天内安全拆除了10万余平方米房屋,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肯定,原县委书记田艳多次在讲话中提到“岩底拆迁刷新了‘印江速度’创造了‘印江奇迹’,真正做到了零强迁、零上访、零事故的和谐拆迁”,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80万元改善人蓄饮水,让祖辈吃“望天水”的峨岭关村、青杠林村、同心村、黔溪村用上了“小康水”;投入847.8万元改善人居环境,修建组组通22公里,完成“四改一化一维”2451户(改厨891户、改水1354户、改圈215户、改厕815户、房前屋后硬化1495户、房屋维修247户),让群众住上“小康房”、走上“小康路”,城乡颜值更加靓丽。同时,我们聚焦基础设施的作用发挥和使用效率,探索了以“公益性岗位+群众自治+区块包片”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和“以水养水+用水协会”的农村饮用水管护工作,2019年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现场会在街道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