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0 23:19
峨热竹(Arundinaria spanostachya (T. P. Yi) D. Z. Li)是禾本科青篱竹属竹鞭节间长1.1-5.8厘米,淡黄色,无毛,圆筒形,但在具芽之一侧扁平,有中空,圆筒形,但在有分枝一侧的中部以下扁平,绿色,老时黄色,初时微被白粉,具紫色小斑点,无毛,中空,髓起初为层片状,后期变为锯屑状;箨环稍隆起,灰黄色至灰褐色,无毛;竿环平坦,但在分枝节为鼓起;绿色或紫色,老则黄色。笋灰绿色带紫色;箨鞘宿存性,革质,三角状长圆形,黄色,背面无毛或贴生灰黄色小刺毛,纵肋明显,小横脉不发达,边缘无纤毛或偶见淡黄色短纤毛;果实未见。笋期5月。花期5月。生于长苞冷杉或杜鹃林下,在阳坡因土壤瘠薄,风力大,本种常形成纯林,但竿矮小,高仅50-100厘米。
竹鞭节间长1.1-5.8厘米,粗3.5-6.8毫米,淡黄色,无毛,圆筒形,但在具芽之一侧扁平,有中空,每节生根或瘤状突起4-6枚。竿高(0.5) 1-3.5米,粗0.6-1.2厘米,直立;节间长13-18 (24)厘米,竿基部节间长8厘米左右,圆筒形,但在有分枝一侧的中部以下扁平,绿色,老时黄色,初时微被白粉,具紫色小斑点,无毛,中空,竿壁厚3-4毫米,髓起初为层片状,后期变为锯屑状;箨环稍隆起,灰黄色至灰褐色,无毛;竿环平坦,但在分枝节为鼓起;节内长1.5-3毫米。竿芽小,三角状卵形或线形,灰白色,边缘生纤毛。竿每节分2-3(4)枝,或因次生枝的发生而多达5枝,枝基部均贴竿,直立,纤细,无毛,绿色或紫色,老则黄色。笋灰绿色带紫色;箨鞘宿存性,革质,三角状长圆形,黄色,背面无毛或贴生灰黄色小刺毛,纵肋明显,小横脉不发达,边缘无纤毛或偶见淡黄色短纤毛;箨耳无,鞘口两肩无缝毛或偶见每肩各有1或2条长为4-6毫米直立的灰色繸毛;箨舌拱形,紫色,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直立或有时竿上部者开展,初时灰绿色带紫或紫色,平整或有时微皱折,无毛,纵肋明显,边缘平滑。末级小枝具2-4叶,叶鞘长1.7-4.2厘米,绿紫色,无毛,纵肋及上部的纵脊均明显,边缘平滑无纤毛;无叶耳,鞘口两肩初时各具1或2条灰色或淡黄色长为2-5毫米的劲直繸毛;叶舌截形,紫色,无毛,高约0.5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 (2.2) 3.3-6.7厘米,宽4-7.5毫米,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两面均无毛,次脉2或3对,小横脉稍清晰或模糊,边缘一侧密生小锯齿,另一侧的小锯齿稀疏或近于平滑;叶柄绿紫色,无毛,长0.8-1.5毫米。花枝长(5)10-15厘米,具叶,仅在其基部可分出次级枝;总状花序仅有2或3枚小穗,顶生,基部仅有极度退化而仅鞘部能增长的总苞1片,花序轴微呈波状曲折,无毛;小穗柄纤细,无毛,长2-6毫米,惟顶生者可长达11毫米,基部均无苞片,腋间亦无瘤状枕疣;小穗长1.8-3厘米,直径2-2.5毫米,紫色,含4-6朵小花;小穗轴节间扁平,长3.5-5毫米,宽约0.5毫米,被白色小硬毛;颖无毛,第一颖三角状锥形,微小,长1-1.6毫米,纵脉不明显,第二颖卵状披针形,长3-9毫米,先端呈芒状,具3-5脉,小横脉不明显;外稃卵状披针形,长7-10毫米,纸质,无毛或贴生白色小硬毛,先端呈芒状,具5-7脉,小横脉不发达;内稃长5-6.5毫米,背部2脊上通常无纤毛,脊外至边缘各具1脉,无毛,先端2齿裂;鳞被菱状披针形,白色,边缘生纤毛,前方2片长约0.8毫米,后方1片长约0.4毫米;花药紫色,长3.5-4.5毫米,先端具2尖头,基部箭镞形;子房椭圆形,淡黄色,长约0.6毫米,无毛,花柱1,柱头3,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5月。花期5月。
生于海拔3200-3900米,生于长苞冷杉或杜鹃林下,在阳坡因土壤瘠薄,风力大,本种常形成纯林,但竿矮小,高仅50-100厘米。
四川西南部特产。模式标本采自会理县贝母山。
食用价值
笋味淡,可供食用;
使用价值
竿扎结制刷把或扫帚。本种亦是牛、羊放牧时的饲料。
环保作用
同时对于高山地区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本种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