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千里光

更新时间:2023-07-20 21:20

峨眉千里光(Senecio faberi Hemsl.)为菊科千里光属的植物。分布于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贵州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950米至2700米的地区,见于林下、草坡、灌丛和阴湿处,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粗壮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径达2厘米,斜升,具长纤维状根。茎单生,直立,粗壮,中空,高80-1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具花序枝,幼时被疏柔毛,后变无毛。基生叶在花期枯萎,具长柄;叶片全形卵形,大头羽状分裂,顶生裂片大,具不规则粗齿或细分裂,基生裂片1-2对,小;叶柄基部渐扩大,略具鞘,但无耳;下部和中部茎叶大头羽状浅裂,长达40厘米,顶生裂片大,卵状三角形,长达18厘米,宽13-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戟形至截形,边缘具不规则粗齿,侧裂片1-2对,较小,不等长,长圆状披针形,渐尖,边缘具齿,近膜质,上面无毛,下面沿主脉被疏柔毛;叶柄长8-10厘米,多少具翅,基部有圆形的耳,半抱茎;上部叶渐小,无柄,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0-25厘米,宽5-12厘米,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和羽状狭撕裂,叶片与明显圆形抱茎具齿的叶耳相连接;最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渐尖。头状花序有舌状花,极多数,排列成密集的复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3-10毫米,被柔毛,基部通常有线形苞片,小苞片2-3个,线状钻形。总苞狭钟状,长3-5毫米,宽1.5-2毫米,具外层苞片;苞片3-4,线形;总苞片8,线形,长3-4毫米,宽1毫米,钝,上端紫色,细流苏状,草质,具狭干膜质边缘,背面无毛。舌状花3-4;管部长2.5毫米,舌片黄色,线形,长4.5毫米,宽1毫米,上端具2-3细齿,有3-4脉;管状花6,孕,花冠黄色,长5.5毫米,管部长2.5毫米,檐部漏斗状;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2毫米,急尖,上端有乳头状毛。花药长1 .6毫米,基部有钝耳;附片卵状长圆形,花药颐部较短而细,向基部稍膨大。花柱分枝长1毫米,顶端钝,有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3毫米,无毛;冠毛白色,长4毫米。花期6-8月。

分布范围

产四川(峨眉山、荥经、泸定、大相岭)、贵州(黄平、清镇)。生于林下、灌丛及草坡,阴湿处,海拔950-2700米。模式采自四川峨眉山。

本种提示

C. Winkler(1895)据采自四川大相岭的标本(Kaschkarow无号)发表的S. kaschkarowii C. Winkl.,后来曾分别为Handel-Mazzetti和S. Y. Hu分别引证。但作者曾检查了该种的模式标本,发现它与本种完全相同,无疑是本种的同物异名。

成分提取

从峨眉千里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sitosterol(1)、1β,5α-diangeloyloxy-eudesm-(15)-ene(2)、1β,6α-dihydroxyeudesm-4(15)-ene(3)、10α-hydroxyoplopan-4-one(4)、friedeline(5)、friedeli-nol(6)、4-hydroxy-3-methoxycinmarmldehyde(7)、loliolide(8)。

从峨眉千里光(Senecio fuberi He-msl)曾分离提取得到二种生物碱,即峨眉千里光A碱和B碱。吴树荣应用A碱(全缘千里光碱)作荷瘤动物筛选,经W-256、S-180、L-615、 EC、 U-14和B-16等六种动物移植肿瘤的实验证明,均显示抑制作用。其中对W-256抑制率为75%(最高),EC为38%(最低)。蔡定国在提取过程中发现一种生物碱的薄层层析的Rf值与阔叶千里光碱(峨眉千里光B碱)非常接近,命名为峨眉千里光C碱。经分离,纯化,鉴定,证明它与阔叶千里光碱互为同分异构体。

毒性研究

不同剂量的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均能导致小鼠发生中毒和死亡,引起小鼠肺和肝脏损伤;叶水提物LD50为62.28g/kg,95%可信限为52.68-73.65g/kg;全草水提物LD50为81.65 g/kg,95%可信限为70.15-94.53 g/kg。蓄积毒性结果显示,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的蓄积系数K>5。结果表明,峨眉千里光叶和全草水提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作用,叶的毒性比全草强,肺和肝脏为毒性靶器官;两种水提物均有轻度蓄积毒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