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10:08
先秦时境域为西羌地;秦时为乌孙地;西汉初,为匈奴昆邪王地;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酒泉郡,属酒泉郡天依县管辖。
东汉时为延寿县所管。
三国时属曹魏,亦为酒泉辖地。
西晋时为前凉张轨所有,继为西凉李所管,后归于北凉沮渠蒙逊。
后魏置酒泉军、复为郡,属其辖地。
隋初废郡,分置肃州,属福禄县。
唐置酒泉郡(后改为肃州),属其所辖酒泉县。
宋为回鹘所据,后属西夏。
元属肃州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宋国公冯胜平定河西,首筑嘉峪关土城,以御外族侵略。
二十七年(1394年),设嘉峪关所,属肃州卫。
清置肃州直隶州,嘉峪关亦归其管辖;嘉庆至同治年间,在嘉峪关曾设巡检。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酒泉县辖地。
1950年,成立嘉峪关乡,
1951年,改嘉峪关乡为嘉峪关区。
1954年,改嘉峪关区为第二区,同年撤区并乡,设嘉峪关乡。
1958年,成立嘉峪关公社。
1965年,从酒泉县划入嘉峪关区管辖。
1983年撤销公社,复为嘉峪关乡。
2003年9月,撤乡建峪泉镇。
2010年10月,安远沟村划出。
截至2019年10月,峪泉镇下辖3个行政村:嘉峪关村、黄草营村、断山口村。
峪泉镇地处嘉峪关市区西北部,东与新城镇相连,南接讨赖,西邻玉门市,北与金塔县接壤,距嘉峪关市中心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92平方千米。
峪泉镇境内地处嘉峪关市西北部,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的态势,地形大约比例为山坡45%,砂碛平地35%,可用平地(包括荒漠草原、绿洲等)20%;最高峰为黑山海拔2799米,最低点位于东北部。
峪泉镇境内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长达151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65.7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36毫米,日最大降水量28.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
峪泉镇境内河道有讨赖河,径流总量4.6亿立方米,季节性河流有石关营河,出露泉水有关城东侧的九眼泉、大草滩泉、石关峡口泉群,补给来源均系祁连山雪水,全部农田为水利灌溉。
峪泉镇境内野生植物有甘草、锁阳肉苁蓉、发菜、雪山松菇、沙葱等。
2011年末,峪泉镇辖区总人口299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10人,城镇化率67.0%,另有流动人口316人,总人口中,男性1512人,占50.4%;女性1487人占49.6%;14岁以下180人,占6.0%;15—64岁2399人,占80.0%;65岁以上420人,占14.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991人,占99.7%;有藏、裕固、土3个少数民族,共8人,占0.3%;人口出生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0.7‰。
截至2018年末,峪泉镇有户籍人口3067人。
2011年,峪泉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2838.7万元。
2011年,峪泉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6032亩,人均2.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977亩,农业总产值1978年328万元,达到4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粮食作物以春小麦、玉米为主,另有少量蚕豆、谷子等,生产粮食928.2吨,人均309.5千克,其中小麦569.2吨,大田玉米358.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等。
2011年末,峪泉镇工业企业43家,职工1618人,实现销售收入7890万元,比上年增长21%;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622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7%,商业网点29个,职工53人;全年实现商品交易总额41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2018年,峪泉镇有工业企业2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2011年末,峪泉镇有小学2所,在校生412人,专任教师30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6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个,各类技能人才29人,农村实用人才82人。
2011年末,峪泉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45个,文化活动中心1个,面积800平方米;农家书屋及图书阅览室7个,藏书8000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
2011年末,峪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个,卫生院所,村卫生所2个,其中镇卫生院既是甘肃省红十字会道路救护站、也是文化旅游景区急救中心,病床22张,专业卫生人员25人,人员5人,床位7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护人员8.1人。
2011年,峪泉镇农村最低生活低保户数86户,人数145人,支出61.6万元。
峪泉镇有兰新铁路、嘉黄公路、峪新路从境内穿过,镇村道路总长度32.8千米,有各类运输车辆74辆,约540吨位,2011年,峪泉镇年货运量16.6万吨,货运总收入2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