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斑林蛙

更新时间:2024-08-26 16:03

峰斑林蛙(学名:Rana chevronta)是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中国特有种。体较宽短,吻端钝圆,吻棱明显,鼓膜明显,犁骨齿列短。前肢较粗壮,后肢长,内蹠长椭圆形,外蹠小而圆。背面皮肤较光滑。体背上散布有许多细痣粒;背侧褶较宽厚,由眼后直达胯部,在颞部上方不弯曲;颞槽不显;口角后的颌腺小。腹面皮肤光滑;时褶不显。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3毫米,雌蛙体长56毫米左右。体较宽短,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眼间距小于鼻间距而略大于上眼睑宽;鼓膜明显;犁骨齿列短,位于内鼻孔前缘连线,略向内后方倾斜。

前肢较粗壮;指端略膨大成小吸盘而无沟;指长顺序3、1、4、2;关节下瘤较明显,第三指指基下瘤略显或无;内、外掌突不甚清晰。后肢长,前伸贴体时胫关节达吻端,左、右跟部相重叠;趾端园;外侧3趾间约具2/3蹼,第一、第二、第三趾外侧及第五趾内侧的蹼达趾端,第四趾蹼达第三关节下瘤;外侧踪间蹼约达蹠部的一半;关节下瘤明显;内蹠长椭圆形,外蹠小而圆。

背面皮肤较光滑。体背上散布有许多细痣粒;背侧褶较宽厚,由眼后直达胯部,在颞部上方不弯曲;颞槽不显;口角后的颌腺小。腹面皮肤光滑;时褶不显。

生活时雄蛙背面为黄褐色,上有深灰色小点,两眼间至枕部有黑褐色“又”形斑,体背中部至后端有一个“∧”形峰斑;背侧褶棕色;沿吻棱下方的色较深,颞部具三角形深色斑;前臂及股、胫、附部各有3-4条深色横纹。腹面浅黄白色,唇缘及胸、腹部有褐色斑点,四肢腹面肉红色并散以灰色细点。雌蛙背面班纹和四肢上的横纹均不明显。液浸的雄蛙标本背面为暗褐色,各部深色斑纹尚明显。

雄蛙前肢较粗壮,第一指背内侧有紫灰色婚垫,长椭圆形,腹面观仅中央微显一凹陷但不分团,其上密布细刺;无声囊;背侧有雄性线。

卵群呈团状;卵径1.8毫米左右;动物极黑褐色,植物极浅灰色。

近种区别

峰斑林蛙与峨眉林蛙(Rana omeimontis)的外形相近。但峰斑林蛙头顶至枕后有一“又”形斑,体背中部至后端有一“∧”形峰斑;指末端略膨大成小吸盘而无沟;外侧蹠间蹼约达蹠部的1/2;背侧褶宽厚;雄蛙仅背侧有雄性线。峰斑林蛙与峨眉林蛙的体形大小和繁殖期也有差别:峰斑林蛙雄蛙体长为43毫米左右;3月下旬成蛙已抱对产卵,雄蛙睾丸已充分发育、婚垫大;峨眉林蛙雄蛙体长为60毫米左右;3月下旬成蛙雄蛙睾丸尚未充分发育、婚垫尚小,成蛙在8月底以后才抱对产卵。两个种的繁殖季节迥然不同。

栖息环境

峰斑林蛙生活于海拔1800米左右的针阔叶混交林山区,所在环境林木、杂草和竹类丛生,植被甚茂,环境阴湿,静水塘多。

生活习性

白天成蛙栖于水塘边岸上泥窝内或草丛中,受惊扰后跳入塘内,并潜入水底烂泥中。成蛙营陆栖生活,以多种昆虫和小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峰斑林蛙仅分布于中国四川(峨眉山)。

繁殖方式

3月下旬左右峰斑林蛙群集在静水塘内繁殖,夜间抱对产卵,卵群产在水深20毫米以内的浅水区,卵群成团状。蝌蚪在静水内发育生长,当年变成幼蛙。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发现

2024年8月22日,记者从峨眉山景区管委会获悉,峨眉山林业管理所工作人员在近期日常巡护监测时,发现三个疑似峰斑林蛙的个体。后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鉴定,确实是“消失”半个多世纪的峰斑林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