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路小学

更新时间:2024-07-02 16:22

创办于1914年8月的崇宁路中心小学,原为无锡县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初级小学,作为师范生实习基地,1927年7月改名为无锡县立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无锡县第二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新庙前小学,1965年改名为崇宁路小学,文革期间曾改名为育红小学, 1981年又名为崇宁路中心小学。崇小已风雨兼程,艰难跋涉了近一个世纪。

办学理念

理解孕育希望 平等引领未来

——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挟九佚底蕴奏响时代最强音

这里,孕育着一种积累,一种沉淀;

这里,传递着一种理想,一种文化;

这里,代表着一种使命,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这里,预示着一种追求,一种传承,一种创新;

……

穿行于无锡市城中心的景观街,漫步于闹中取静的街道一隅,一所清幽雅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新型校园展眼前:古木、喷泉相映成趣,浮雕、校碑庄重精巧,广场、跑道别具匠心,花园、凉亭古朴清雅,教学大楼错落有致……这一切足以令人驻足,让人流连。这里,就是以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瞩目的办学业绩享誉锡城的无锡市崇宁路中心小学。

秉承校训 突显特色

“近百年风雨历程,宁小人倾心教育,春风化雨,铭记‘诚信’之校训,默默恪守精神的家园;近百年风雨历程,宁小人勤学不辍,奋斗不止,执着追寻教育的理想;近百年风雨历程,宁小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骄傲地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士地上再次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世界上每一所名校的炼成,都要经过一段不短的岁月的历练。学校的楼宇、设施可以在一夜间便拔地而起,师资可高薪聘请,生源可以通过政策倾斜优先获得,唯有学校的传统、校训必须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够年头才能芬芳四溢,沁人骨髓。世事沧桑,冶炼着宁小的经历,却无力阻挡宁小前进的步伐。一代又一代热心中国教育的宁小人,并先贤之志,用他们的心血育得桃李满天下。几代人用勤奋、智慧和严谨铸就了宁小的风格和传统,这些无形的宝贵遗产凝结成了两个字,即校训“诚信”。近百年的风雨历程,虽不见那巍巍旧门墙,可是每一位宁小人的心头始终铭刻着“诚信”之校训。在人类历史进入了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新一代的宁小领导集体在组织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本身资源的开发,高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保持着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张扬,对民主、科学的追求,2001年初, 开始大力倡导“教育就是服务,服务始于尊重,尊重孕育创新”的观念――为健全学生的人格服务,为启迪学生的智慧服务,为张扬学生的个性服务,以热烈浓郁的科研氛围,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形成了教育科研兴校(学校独立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并参与研究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和尊重个性育人(合格+特长,科学+人文,规范+自主)的两大办学特色。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老校再次焕发青春。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察展示贡献奖,全国少年队“创新杯”活动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我做合格小公民”儿歌童谣传唱活动先进集体称号;被评为江苏省红旗大队,省信息技术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百日冬锻先进集体;被命名为教育部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单位,中国教育学会系统“九五”教科研重点课题“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学校,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少儿NIT培训基地。学校在市内获得的荣誉更是不胜枚举,如市文明单位,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先进教师群体、市堡垒党支部等等。这一个个闪光的音符谱写打造着名校的新篇章。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从学会记忆到学会选择,从耳传口授到媒体革命,从国家意识到国际观念,这一切都形成了一个时代最强音: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面对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宁小沉着从容,恰似“闲庭信步”。伫立于新世纪之初,宁小领导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挟积淀了几十年的人文底蕴,擎追寻了多年的教育真谛,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道路作了全面的部署。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亮出了鲜明的旗帜,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蓄劲鼓气,乘势而上,争取五年内完成“三个创建”,即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创建江苏省文明单位,创建全国红旗大队;达到“六个一流”,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并致力于培养“会健体、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合作、会负责、会审美、会创造、会选择”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具良好人文素养的,全面和谐、主体性强的“诚信”少年。

菁菁校园 灵韵处处

“芳草青青,绿树成阴,此间空气清新。花向人笑,鸟向人鸣,携手且歌且行。置身于自然的空间,遨游于信息的海洋,启迪智慧、放飞个性、健全人格。”

规划是战略部署,目标是行动方向。规划的落实,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然清幽、和谐平等的校园环境。与近代教育改革同行九佚的宁小,它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丰厚浓郁,而由这种底蕴所产生的清新气息更具潜在魅力。清晨,踏进宁小古色古香的校门,晨曦透过薄雾洒落在典雅红墙的教学大楼上,洒落在静静的校园广场上,一股难以言传的宁静之流慢慢从身上的每个毛孔沁入,刚从都市繁嚣中奔波而来的那种躁动的心绪,一下子安宁下来。这也许就是百年名校润物无声的力量。

宁小一贯将“创设一个如诗如画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尊重和谐的文化环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工作的乐土”作为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再次加大投入,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主题,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授等有关专家进行整体规划,对每一栋建筑、每一块绿化、每一角布局,甚至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1400余万元,对校园进行整体的扩建与改造,投入200多万元购置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完善了教育教学设施。如今的宁小,所有教室全部配置了56英寸教学背投彩电、视频展示仪、联想电脑、可升降新式课桌椅、防反光黑板;建造了56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建成了下沉广场式操场;设计了百米音符塑胶跑道;开辟了“四大发明”文化苑;修建了小型生态园;建成了音乐喷泉广场……

走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体味到宁小精致灵动的神韵。整个校园设计巧妙,教学区、活动区、科艺区、休闲区、行政管理区布局合理,和谐统一;校园广场、体育馆、教学楼参差错落,透现出庄严崇高的学术氛围。移步换景:生态园内,草绿花红、鱼跃鸟飞;文化苑里,青铜石雕,稳重古朴;历史长廊,盛世名人,随物赋形。更有池塘、曲径、竹凳点缀其间,别具一格――目之所及,无不感觉生趣盎然、心旷神怡。如今,宁小正加快校园的绿化、美化工程,在校园环境上做足育人文章,使学校四季绿树成阴、异花竞放;时时有音乐,处处有艺术;宣传栏里佳音连连,荣誉窗里金光闪闪;抬头可见师生作品,转首便是名人名言,用美的环境来培育美的心灵。整个校园既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又充满着追求文明、追求崇高、追求知识的蓬勃向上的现代气息。

校园文化健康活泼,与其相得益彰的是学校内部的硬件配套设施。校园内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各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设施先进完备;多功能报告厅、多功能体育馆、梦幻剧场设备齐全┅┅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宁小人更清醒地意识到: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寻求一条与时俱进的新出路。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学校又将“构建信息时代e校园”作为奋斗目标。1998年起,宁小就将“三机一幕”进课堂,初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目标,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21世纪伊始,为了使学校跟上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又进一步加大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学校自筹资金100多万元,新建电子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视听阅览室1个,,学校共有计算机186台;拥有一套可寻址智能广播系统;构建了千兆位校内传输网络,多种媒体教学网络系统, 基于“三网合一”的实时视频广播系统,采用100M光纤接驳国际互联网,接通了无锡市教育城域网,全校实现了百兆到桌面,所有终端可随时上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宁小以“立足教育,着眼教改,服务学生,联系社会”为宗旨,着力办好学校国际互联网网站,力争使宁小教育信息网站成为无锡教育的强势媒体,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

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给学校带来的先进教育教学手段,为学生插上了放飞的羽翼:听,操场上几个孩子兴奋地交流着:“学会Word了吗?”“Word太小儿科了,我已经会制作Flash动画了。”“这几天我正在学习网页制作呢!”……看,两个电子教室里,学生们自如地移动鼠标,或编辑电脑小报,或搜索学习资料,或设计自己的网页……孩子们在如诗如画的校园中,在信息的海洋中,个性得以张扬,人格不断健全;信息时代更为宁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实现了办公信息传输网络化、学校资产管理网络化、图书查询网络化、教务教学管理网络化、各种教育信息网络共享……集教学、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校园网的建设使宁小更快地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新的超越。

莘莘学子 放飞个性

“在这里,感受不到书本的压力;在这里,不必承受思想负担。这里,处处洋溢着孩子们灿烂的笑颜;这里,时时飘荡着孩子们银铃般的欢声;这里,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这里,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

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学校努力营造着一个尊重和谐的人文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无论哪个时代的人都追求的为人为学的境界。是的,教育应该为“自我实现的人”而努力,应该关心学生整个人,整个人的品格。要培养这样一种品格,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首先每一位教师以“启迪智慧、放飞个性、健全人格”为己任,确立服务观念,不仅把学生看作是教育对象,而且把他们视为服务对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天职。其次大力倡导尊重观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不同的声音,尊重不同的需要。有了服务和尊重的意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会有所变革。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干预学生的思想,只起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学生自己表达,自己指导,自己评价,自己创造,自己选择。“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学生学会了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 宁小在学校的网站上设立了校长信箱,建立了家长投诉星期答复制;在教师的办公室设立家长接待区;开展“家长学校半日开放活动”;开辟网上论坛;每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队干部的选举以自我展示、竞选演说、学生投票的方式产生;“六一”庆祝会、艺术节闭幕式等活动教师全部退居二线,仅起好参谋作用……这一切,真真实实地让宁小成为学生的家园、乐园,一个既鼓励成功,也容许失败;既正确引导,也准许犯错的家园,让宁小的每一个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里,他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在呼吸着、成长着。

信息时代把人类推进了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是高科技的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更是创新经济。在这样的形势面前,需要知识,更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需要个人奋斗的勇气,更需要集体协作的精神;需要精确的数字,更需要创新的意识。独具慧眼的宁小人积极抢占了这一“制高点”,学校不仅建构信息时代e校园的宏伟蓝图,建设信息化教育环境,配置现代化教育装备,而且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创新人才。

学校实施创新教育,进一步拓展育人渠道,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网络。国家级立项课题“小学生课余活动‘自主性’德育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使德育活动能够形成科学化、系列化,并逐步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他们把着眼点放在了开展“专题月”活动上。“专题月”――顾名思义,就是指每月选定一个主题,以这个主题为线索,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不同方面、不同层面延伸了主题。在确定“专题月”的内容时,他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每一个活动主题或是发生在学生中间的,或是他们所渴望却无法实现的,或是他们所热切关注的……教师提供以社会道德为主体构架的参考意见,学生主体在恰当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认真实践、积极体验,做出更为合理的道德价值判断,追求更为理想的道德境界。他们挖掘校园资源,拓展社区资源,把握时事热点,将其加工成专题月的内容,现已相继成功地开展了“环保月”、“革命传统月”、“读书月”、“申奥月”、“科技创新月”、“实践月”等等几十个主题的“专题月”活动。活动的开展,使整个校园洋溢着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如今,此课题已通过专家组论证,完满结题。而此课题研究带来的成效,却得到了延伸和深化。这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受益匪浅,他们在活动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快乐中,他们又增强使命感,懂得应该怎样学做人。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一次次活动中变了:变得更懂事了,更爱学习、爱劳动了;孩子们在一次次活动中进步了:他们有了对生活的感悟,知识面也拓宽了,能力也增强了。如在2002年12月“争当合格小公民月”,宁小以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中国小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宣传活动、“我做合格小公民”儿歌童谣传唱活动、“关注他们的声音”少年儿童道德论坛活动、“我身边的好公民”课本剧大赛等活动,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自立自强意识的明显增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再如2003年6月1日学校开展了“抗击‘非典’,爱心义卖” 活动,无锡市委副书记张锦贤、副市长麻建国亲自视察了我校的活动,场面轰动,收效显著,共筹得“爱心基金”4757.56元,全部捐献给区红十字会。此外,“祖国颂”手抄报、“迎国庆”书画比赛、“校园歌手大奖赛”、“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也逐渐形成常规。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不断培养学生能力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也营造了文明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而愉悦的体验使得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活动中都表现出了对学校、对教师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合格+特长、规范+自主”的学生层出不穷,杨怡同学被评为“无锡市十佳少先队员”,宋翰俊同学被评为“无锡市首届十佳青少年道德建设标兵”……看到孩子们汲取着活动中的精华,在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教师和家长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家将永远记住这些别开生面又寓意隽永的活动。

随着课改大潮奔腾而来,宁小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洪流中,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合作,一起开发,将课改实践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每一位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和他们共同开发新的课程:整合性语文课程、开放式的数学课程、生活化的德育课程等等。老师们利用课堂教学及各项日常活动渗透创新教育,营造浓厚的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结合江苏省 “十五”重点课题“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研究”,在1-6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抓住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在1-6年级均开设英语口语课。宁小的学生都在不同程度地掌握电脑的操作技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会下一种棋,会游泳。学校还开设竖笛队、舞蹈队、合唱队、射击队、电脑编程、电脑绘画等特色训练小组,每周二下午全员参与的兴趣小组达三十多个,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特长。事实证明,这些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陶冶了美好情操,而且还拓宽了学生今后的成才之路,取得了成效。美术兴趣小组学生参加了“狮印杯”江苏省少年儿童征画比赛获得团体优胜奖,他们还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绘画、书法比赛中屡屡获奖;学校竖笛队、合唱队在市“百灵鸟”比赛中双双折桂;风筝小组在无锡市首届小学生风筝比赛中获得团体亚军;组建仅一年的射击小组在无锡市小学生射击比赛中连续四次闯入三甲;英语兴趣小组四年级学生编排的英语课本剧《In the Panda’s shop》获市二等奖,在区英语口语比赛中获金奖……

与此同时,学校网站的建设,网页的设计,又使教师与学生多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学校信息库在师生共同参与下越来越丰富;孩子们在宁小网站的虚拟社区上,和老师公平竞争做版主;暑假在家也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良好的基础设施、浓厚的信息技术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会学习成为宁小校园的时尚:组建1个多月的代表队凭着深厚的积淀、扎实的功底参加“2000无锡市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信息技术竞赛综合团体(小学组)”荣获第一名、“2000无锡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比赛(程序设计)小学组”获团体第二名,学生沈丹丹、张聘还代表无锡市参加了“江苏省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沈丹丹同学获得特等奖、张聘同学获得了二等奖……

仅2002年一年中,学生个人在文学、体育、艺术、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所获国家级奖项有54项次,省级奖项53项次,市级48项次。其中有8名学生在2002年度江苏省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三年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组织奖;更有35名学生在“狮印杯”江苏省少年儿童征画比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学校也获得了2002年“狮印杯”江苏省少年儿童征画比赛团体优胜奖。同时,学校还获得全国“我做合格小公民”儿歌童谣传唱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大队部编排的课本剧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学少部组织的课本剧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宁小人深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段成长都有不同的精彩:他们为孩子创造张扬个性的机会,他们为孩子捕捉童年灵动的精彩,他们为孩子播撒成就理想的种子,……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

谦谦师者 育人育己

“为了每一个孩子,他们要拥有渊博的知识,这是教育的生命;为了每一个孩子,他们也要拥有无私的爱心,这是教育的源泉;为了每一个孩子,他们更要拥有敏锐的创新,这是教育的升华。”

——这是宁小教师人人铭记的一段话。宁小人一致认为,学校教育落脚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上,而起点则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学校要保持长盛不衰,关键就是要有一支素质好、业务强、教风严的教师队伍。宁小的教师都要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典范”!

宁小的教师都有一颗爱生的心。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爱是成功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诚如一位哲人所说: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在宁小这方温馨的“大家庭”里,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的辞典里,学生是最大的字;教师的生活中,学生是最美的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帮助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教师和孩子们同学习共进步,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师生平等,才能教学相长;只有教师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当年过半百的学子回想往事,叙说着当年求学的风雨时,宁小严谨治学、爱心育人的老师成为大家共同的话题。

宁小的教师都有一股好学的劲。在潜心课堂教学之余,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中。学校的课题研究老师们全员参与,大家围绕自己关注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和实验,在相互切磋、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中获得理性感悟和实践启迪,“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已蔚然成风。实施“蓝青工程”是学校历年来的光荣传统,意在让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帮助下,尽快提高业务水平,脱颖而出,出于蓝而胜于蓝。聪明好学的青年教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研读育人刊物,求教专家师长,业务水平拔节提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学而不厌,孜孜精神令人仰慕。,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大专以上学历层次达83.3%,现有本科在读人员17人。同时,当多媒体这种现代化装备刚刚引进课堂时,老师们便着手参加操作培训,并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上集体研究,努力实践。,教师已100%掌握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电脑的基本操作;全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100%通过省计算机初级考核;应用现代化手段的教学人员的覆盖面达100%、学科覆盖面达到100%;100%的教师具有驾驭常规的应用软件的能力,如:能用Word撰写论文,用Excel进行成绩分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用E-mail收发文件等,学校呈现出人人要求学电脑,人人渴望用电脑的可喜局面。宁小的教师有个共同的感觉――每个人的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

宁小的教师都有一种谦逊的德。“以德育德,以智育智”是宁小优良的教风,每一位教师力求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宁小始终将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力度上。一是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大力宣扬“师德高尚,兴校之本”这一观念,使全校教师充分认识到在面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师德建设对于教育现代化、对于素质教育、对于办好一所学校的的重要性, 从而在思想上确立“校兴我荣、师德是本”的观念。二是通过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 积极宣传并贯彻执行新《师德规范》,分层次开展“面向新世纪,铸造新师魂”活动。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才能献教育,勤政廉政作表率”为重心的教育系列活动,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师德建设中的率先垂范作用; 在老年教师中切实开展“余辉献教育,高尚师德传后人”为重心的系列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老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在中青年教师中切实开展“年华献教育,师德高尚建功立业”为重心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师德教育。学校抓住中心理论组、支部大会、教工大会、年级组学习等一切有利时机,连续在教师中开展“树三德”(教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讲三有”(政治上有理想、事业上有追求、工作上有贡献)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倡导“争做文明教师、争创文明办公室、文明示范岗”的风气,积极发挥全体教师在环境育人和社区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弘扬高尚师德。学校通过开展“师德风采”演讲,学习“七一”、“5.31”讲话,撰写心得体会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工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教工的道德素养,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通过组织教工参加市科协和反邪教协会联合发起的百万公众签名活动、观看科教影片等活动,加强对教工的科普宣传及无神论教育。三是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大力倡导服务意识。 要求全体教师要切实改进服务态度,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与家长的关系、 与学生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要做到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 指出学生需要努力的方面。与学生的关系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尤其对后进学生要循循善诱,坚持做到细心、耐心、恒心, 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坚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与同事的关系要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在全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生月”活动、“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宁小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是睿智友善的大朋友,在家长面前是真挚谦和的同龄人,同行之间更是以诚相待、携手并肩。在宁小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成绩卓著、师德高尚、堪称楷模的优秀教师。他们当中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有牺牲自我扶持后学的“人梯”,还有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园丁”。他们热爱教师职业,并把它看成是一种神圣的事业,以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2000年以来,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被评为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

在这样一个积极乐观的教师群体中,以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育能力回报社会唱响着主旋律,一名名优秀教师在教学舞台上崭露头角、日益成熟。那正因为学校的名师工程搞得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学校82名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86%。为了把这一批有干劲、有活力、有能力、敢想敢为的教师尽快培养成名师。学校扎扎实实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练兵活动,通过请来省、市专家辅导,送教师到南师大进修本科,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参加全国、省、市、区骨干教师培训,科研课题招标,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建立参赛选拔制等一系列措施,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近3年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参加过国家级培训2人,省级培训4人,市、区级培训21人,29人次获全国、市、区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14人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自1997年9月,学校教师自制教学软件300多件,其中有6件在国家级课件评比中获奖、20余件在省、市级课件评比中获奖;教师撰写电教论文、经验总结180多篇, 30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在2001、2002第五、第六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展示会上,宁小有12人次分别获得了上课、软件设计、指导一、二、三等奖,另外还有155人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总之,为了每一个孩子,无论是淘气的还是乖巧的,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宁小的教师要用自己的身躯点燃千百支烛光,在求知的长夜里燃起戈壁滩的篝火,在成长的旅途上不断矫正人生之舵。

步履坚实 恒远发展

“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生命的辉煌在这里奠基。”

荣誉已成为过去,意气风发的宁小正在绘制更宏伟的蓝图:在2003年,力争通过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努力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园,尽快建立教师、班级及学生个人个性化的主页;设想建成一个50机以上的电子阅览室和容量达十万册以上的数字化图书馆,在这里学生可以阅读有声读物,也可以观看科教电影、甚至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开展实践和探险;继续认真探索远程教学的方式和途径,争取在无锡市小学中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

平整的大理石铺成的校园广场上,一排象征着宁小的明天如喷薄的朝阳,前程灿烂呼之欲出的浮雕,巍巍矗立;浮雕两旁篆刻的“理解孕育希望,平等引领未来”十二个耀眼大字,尤为瞩目,虽寥寥数语却意义深远。历经近百年风雨的宁小,古老而年轻,它正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迈着执着而坚实的步履,用“诚信”再创明日之

□ 校训:诚信

□ 校风:勤学守纪 尊师爱友

□ 教风:以德育德 以智育智

□ 学风:勤奋好学 踏实创造

□ 今天我以宁小为荣 明天宁小以我为荣

崇宁路实验小学曾培养出哈佛博士,羽毛球冠军等人才。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荣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