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3 14:57
崇寿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地处北纬30°15',东经121°18',位于慈溪市北部,东隔四灶浦江与新浦镇相望,西与庵东镇相邻,南至五塘东与坎墩街道毗连,东南与胜山镇接壤,北接宁波杭州湾新区,镇域面积20平方千米(2017年)。辖区内有1个社区,8个行政村。
因分取原境域内崇三、福寿二乡的“崇”“寿”二字而得名。崇寿镇由昔日崇寿乡演变而成。崇寿镇原为茫茫海涂,移民先辈们在此煮盐后才逐渐兴盛起来。辛亥革命后,当地德庆、崇胜两小乡合并。也是希冀合并后的乡镇和乡民们长存永寿,故名崇寿。后又与一乡合并,重取名为崇三乡。上世纪50年代,再与福寿乡合并时,取崇三、福寿各一字,恰巧恢复旧称“崇寿乡”。
清时分属云柯、梅川等乡,隶属余姚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分属崇三、福寿乡,治于庵东区。1954年划归慈溪县。1956年崇三、福寿2乡合并设崇寿乡。1958年10月改为红旗公社2个大队(管理区)。1983年9月复为崇寿乡。1992年5月东二乡并入,置崇寿镇。2011年11月,富北、海南、三洋3个村划归庵东镇管辖。
2011年末,崇寿镇辖区总人口2688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425人,城镇化率23.9%。另有流动人口20549人。其中男性13177人,占49.0%;女性13709人,占51.0%。14岁以下2917人,占10.9%;15~64岁20435人,占76.0%;65岁以上3534人,占13.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6575人,占总人口的98.8%;有壮族、苗族等10个民族,共311人,占1.2%。2011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0.1‰。
40590人(2017年)。
崇寿镇位于东经121°13′18″~121°18′41″,北纬30°15′17″~30°17′03″。地处慈溪市北部,东与新浦镇相邻,东南与胜山镇接壤,南与坎墩街道毗邻,西南与宗汉街道接壤,西、西北、北与庵东镇相连。
崇寿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2公里,总面积20平方千米(2017年),水域面积0.56平方公里。
崇寿镇属冲积平原,是浙北宁绍平原的一部分,水网稠密,土质显碱性,地势较平坦,全镇地势略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平均高差均为0.9m,地面高度在3.2—5.5m(黄海基面)之间。其中七塘公路平均标高5.5m,最高处6.1m。地质构造为第一层:亚砂土,厚度约0.5m;第二层淤泥质亚砂土,厚度约20m;第三层淤泥质亚砂土,厚度约17m。
崇寿镇具有江南水乡特色,水网纵横交织,相公殿江、四灶浦江、向天庵江、房黄路江、八村江、鸣山路江,健民江、六塘江等沟通南北;五塘江、六塘江、七塘江等横贯东西,河流纵贯通,形成较稠密的水网。
崇寿镇地处北亚热带贯东西,河流纵横贯通,形成较稠密的水网。
崇寿镇地处北亚热带多风区,气温受冷暖气团交替和杭州湾海域汛节,属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源充足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0C,平均降水约1260mm,一月最大降水量165.4mm(1963年9月12日),年均日照2038.4小时,无霜期约256.8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078.3小时。每年7月至9月常有台风影响,并伴有暴雨;历年平均大于6级风日数103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热月(七月)内东南风最多,年均风速3.2m/s。
截至2011年,崇寿镇有耕地面积1.39万亩、海水水域面积0.56平方公里。
2011年,崇寿镇农业总产值1.33亿元,比2010年增长11.7%,农业增加值0.9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4.9%。
2011年,崇寿镇生产粮食2869.9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220亩,产量1336.3吨,蚕豆种植面积8115亩,产量932吨,玉米种植面积3992亩,产量1258.1吨,蔬菜种植面积10705亩,产量14454吨。
2011末,崇寿镇生猪饲养量0.38万头,畜牧业总产值1085.73万元。
2011年,崇寿镇海水养殖面积5.48平方公里,水产品总产量(包括近海捕捞)1172.7吨,渔业总产值2759.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农民人均纯收入12918元。
2011年,崇寿镇工业总产值89.89亿元,比2010年增长31.4%,工业增加值13.7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72.1%。
2011年,崇寿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职工796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89亿元,比2010年增长26.4%。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的1家。
2011年末,崇寿镇共有商业网点1200个,职工2800人。社会消费品售零售总额达0.19亿元,比2010年增长99.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0万元,比2010年增长10%。
2011年,崇寿镇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8.4%。其中出口1.93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8.4%,主要产品有电子、电器、日用产品等。
2011年,崇寿镇财政总收入1.92亿元,比2010年增长-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7亿元,比2010年增长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增值税8688万元,营业税1404万元,企业所得税2719万元,个人所得税142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141元。各类存款余额8.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5亿元。
2011年末,崇寿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体活动室14个;公共图书馆(室)12个,藏书2万册。
2011年末,崇寿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165人,专任教师105人;小学3所,在校生1942人,专任教师1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06人,专任教师7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崇寿镇教育经费达0.71亿元,比2010年增长2.9%;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28亿元,比2010年增长0.32%,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9.7%。
2011年,崇寿镇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8个,其中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人才811人。打火机创新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部分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末,崇寿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病床33张,固定资产208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2人,其中执业医师32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1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74万人次。
2011年,崇寿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2517人,参保率95.5%。
2011年末,崇寿镇体育场地15处,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3%。
1967年8月成立慈溪县第一个公社广播站;1994年6月成立镇广播电视站,安装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68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4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0%。
2011年,崇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户,人数2人,支出1.13万元,比2010年增长2.5%,月人均470元,比2010年增长1.2%;医疗救助92人次,支出107.38万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9户,人数192人,支出92.6万元,比2010年增长50.5%,月人均402元,比2010年增长46.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6人。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2.7万元。
敬老院1家,床位75张;社区服务设施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8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05.3万元。
2011年末,崇寿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参保人数6728人,参保率93%。
沈海(G15)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4公里,双向六车道,通往庵东、新浦。县乡(镇)级公路19条,总长26.2公里。
2011年末,崇寿镇道路总长度13.3公里,道路铺装面积0.21平方公里。镇区桥梁8座,总长度94.1米。
2011年末,崇寿镇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15公里,年客运量10万人次。
2011年末,崇寿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76公里,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2万笔,征订报纸、杂志4911份。业务收入360万元。
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9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7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00万元。
给排水
2011年末,崇寿镇供水站1座,铺设干线水管8公里,年工业用水85.2万吨、生活用水72.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30.3公里。
供电
2011年末,崇寿镇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6条,总长度167.4公里,用电负荷4.85万千瓦。年售电量完成1.8亿千瓦时。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崇寿镇公园9个,公园面积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34公顷,绿化覆盖率1.7%。
境内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袁家大院为慈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寿为慈溪辣椒的主产地。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近万亩。
麦冬,亦称麦门冬、书带草,属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须根膨大成纺锤形,叶丛生,线形,草质。
浙麦冬种植面积以慈溪市崇寿镇最为集中,约有麦冬地1500亩左右。
英美文学专家袁可嘉
袁可嘉是著名的“九叶”诗人、英美文学专家、翻译家。1921年9月18日出生于崇寿镇相公殿村。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在校时得到任课老师沈从文、冯至等青睐,发表了许多诗作。1957年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时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西方文学组)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及研究生院外文系副教授、教授。
2021年4月,崇寿镇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