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镇

更新时间:2024-09-17 11:43

崇武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中国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三面环海。崇武镇地处县域东南部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与山霞乡接连,南隔海与石狮市祥芝镇相望,北隔海与净峰乡、小岞乡遥对。

建制沿革

崇武古名小斗,以村空所处地形似斗而名。后音讹为小兜。

宋设巡检寨,又称小兜寨。元改巡检司。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惠安县时,划这里为崇武乡守节里二十六都。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称行满乡。

明代这里为二十七都。建城后城区以崇武为名。取崇尚武备的意思,因城呈荷花状,城中有莲花石,又称莲城。城西侧的港湾似江流。也称江城。郊区称溪底铺,以铺首村庄命名。

清代称崇武铺和溪宸铺。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划为第二区,城区称崇武乡。郊区属溪策乡。二十八年(1939年)始称崇武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称第四区。

1952年7月称第五区。

1955年12月30日称崇武区。

1958年4月称崇武乡。

1958年9月23日属飞跃人民公社。城区为崇武管理区,郊区为霞安管理区。

1961年9月称崇武人民公社。

1964年——1966年划出城区单独设崇武镇。

1985年撤社恢复为崇武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崇武镇辖大岞、港墘、靖江、莲西、海门、潮乐、西华、五峰、霞西、前垵、龙西、溪底12个村委会。镇政府设在惠崇路霞西村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武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中国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三面环海。崇武镇地处县域东南部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西与山霞乡接连,南隔海与石狮市祥芝镇相望,北隔海与净峰乡、小岞乡遥对。

崇武镇辖区坐标位置约界于北纬24°52′14″~24°54′36″,东经118°53′1Z″~118°59′10″。陆地东西长距9.65公里,南北最宽处4.35公里、最窄处0.7公里,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960公顷。西北距惠安县政府所在地螺城镇24公里。崇武港水路南距厦门港84海里,北距福州港126海里,东距台湾台中港97海里。

地形地貌

崇武镇地处闽东燕山断拗带东部,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中部。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海波798m。长乐——南澳深大断裂带从这里西侧邻区经过。三面环海,东临台湾海峡,岛礁众多,海岸曲折,全长16公里。沿岸沙滩与岩礁相间,形成大小12处半月形海湾。

气候特征

崇武镇春季阴湿多雨,气温开始回升,气压下降,冷暖空气交替影响。盛行东北风,但偏南风逐渐增多,大风日数减少。雾多,湿度大。夏季晴热多台风,盛行西南风,大风日数少。秋季盛行东北风,大风日数增多,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冬季一般在12月~翌年3月间断出现,有些年份无出现。晴冷少雨,盛行东北风,大风日数多,温度低,湿度小。

崇武镇全年日照时数为4421.9小时,闰年为4433.3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6.6小时,日照率50%。年平均气温为19.8℃,最冷在2月,平均11.2℃;最热在8月,平均27.4℃。年较差为16.2℃,霜日极罕见。年平均降水量为1029毫米。最多在6月,平均为193.9毫米.最少在10月,平均为20.7毫米.年际变化很大,最高达1856.9毫米(1983年),最低为628.9毫米(1967年)。

自然资源

林地

崇武镇全镇林木占地面积380多公顷,占总面积20%。已形成的林带、林片主要有:大岞东山海滩林带11亩,大岞沙湖片86亩,东澳湾林带52亩,港鬟草田林片19亩。后海湾林片160亩,西沙堵林片225亩,南门外林片75亩,海仔湾林片101亩,五峰村东林片40亩,溪底江子浦林片43亩,前裴碎石溪林片42亩。

动物

崇武镇三面环海,处于台湾海峡高温高盐暖水洄流和晋江低温低盐冷水团的交汇地带,海水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沿岸多岛屿、礁石,适合鱼群生长、生殖和栖息。海洋生物有172科、属369种,其中鱼类59科,115种,多数为暖水性。

矿产

崇武镇石蛋地形储藏若丰富的花岗岩石料,主要矿点在五峰山和大岞山,其它有零星开采点。

硅砂主要矿点在大港沿岸,面积属本镇的约5平方公里,储量估计1000万吨.大岞湾矿点面积约2平方公里,储量估计600万吨,贮存于全新统长乐组海积层中。

泥煤主要矿点有:后海滩(早年开采)、赤湖(储量8800多吨,近年开采)、峰后海滩(储量4万吨)。可作蓄电池负极添加剂腐植酸的原料,也可供作燃料及肥料。

人口民族

截至2000年,崇武镇人口82826人。以汉族为主。

2017年,常住人口110272人。

经济概况

综述

2010年,崇武镇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03.2亿元,比增10.27%,完成财税1.8023亿元,比增18.56%,群众人均纯收入达9079元,比增15.06%。2010年实现企业总产值73.5亿元。

2012年,崇武镇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11.3亿元人民币,实现工业总产值93.7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47.87亿元。

第一产业

截至2007年,崇武镇水产品产量60119吨,渔业产值达3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91元、比增2.4%。2010年,崇武镇水产品产量6.2万吨,渔业产值达3亿多元。

第二产业

崇武全镇有石雕石材企业300多家,年出口交货值近40亿元。截至2002年崇武石材行业花岗岩制品每年出口100万吨,价值超过35亿元,占崇武经济总量的70%以上,

截至2007年,崇武镇工业基地新引进企业7家,竣工投产2家,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6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3亿元,出口交货值46.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46.2亿元。截至2010年,崇武镇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4.7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07年,崇武古城风景区接待游客63万人次,比2006年增8.2%,崇武镇第三产业产值31.15亿元,比2006年增3.14%。截至2010年,崇武镇接待游客85万人次,全年实现第三产业产值40.4亿元,比2009年增9.6%。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截至2015年,崇武镇投入588万元,完成溪底镇东路、西华海景街、海滨路改造提升;投入730万元,实施五峰拥军路、港乾崇兴路改造提升建设;投入351万元,完成惠崇路西华至五峰欢迎门路口道路改造提升;惠崇路五峰至溪底路口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施工图纸设计,计划投入250万元。崇武投入1168万元,实施五峰村大浦溪港沟、霞西港边湖圳沟、港乾排洪沟、溪底西溪、前垵渔港、除险加固大岞西湖水库等十多个生态环境项目整治建设。

医疗卫生

崇武镇有崇武中心卫生院,有职工103人,卫技人员占90%,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8人。开设病床120张。

文化教育

截至2015年,崇武中学教学校危房改造接近尾声,全面完成岞港中学教学楼危房改造、崇武中学塑胶跑道及操场铺砌、5所中小学旱厕改造,崇武第二中心幼儿园和港乾村幼儿园正在建设中。

崇武每年投入文体事业近百万元,占地31亩的文化广场、75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和100多处村级文化阵地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成立了全市首个乡镇级文化促进会,拥有32个民间群众性文体社团,先后举办象棋、灯谜、游泳、帆船等全国性赛事,2014年以全市第一名的高分,获评“福建省宣传思想文化先进示范镇”。

交通运输

1987年铺大红埔至涂寨7公里及崇武汽车站至新桥200米沥青路面,1992年全线铺沥青路面。桥梁10座,总长229米。1995年11月底完成二级公路改造工程,全线拓宽为4车道,铺水泥混凝土路面。乡间公路岞港公路自崇武汽车站至大岞东山,长5.6公里,路基宽8米。

截至2015年,崇武镇完成了工业区南北主干道、通往垃圾场的道路建设,建成南环岛路和西沙湾至海景街景观大桥,完成五峰拥军路南拓及海景街改造。

崇武港口江口山东测有崇武千吨级码头。崇武港内港池北岸有简易码头。

历史文化

崇武城内荟集了五十多处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庙堂寺庵宫祠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规格千姿百态,充分展现崇武这座抗倭历史名城的丰貌和古建筑的非凡艺术以及复杂多样的宗教人文色彩。崇武镇有省级以上作家、艺术家达几十人,民间文体协会二十多家,办富有乡土气息的《崇武文学》丛刊和《海韵》诗刊。崇武镇先后编辑出版了《崇武镇志》、《崇武研究》、《崇武民间文学集成》、《崇武人类学调查》、《天风海涛话崇武》等一些社科书籍、旅游丛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

风景名胜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建于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被誉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唯一用花岗石砌成的古城池,也是中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崇武古城有三个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是石头,二是海岸,三是惠安女。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福建省优秀旅游景区,被福建省财政厅、旅游局列为福建省旅游重点建设项目,被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泉州市人民政府评选为“泉州十八景”之一,景点命名为“崇武听涛”。

古城全部采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城墙周长2567米,城里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城墙高7米,基宽5米,垛子1304个,人砌跑马道2-3层,墙上有墙碟1304个,箭窗1300个,窝铺26座。四方设门,内门每扇高3.2米,宽1.3米,前门每扇高2.6米,宽0.9米,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各有城门两道,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外加设一照墙。在城内莲花山制高点,还设有瞭望台。四面城边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往城前的涵井,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四个城门,公元1417年(明朝永乐十五年),城墙又加高1.3米。这些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构成我国古代一套完整的战略防御工程体系。明代守丞丁少鹤曾有诗句赞道:“孤城三而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

崇武海岸

崇武海岸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连接着“南方北戴河”——半月湾、“西沙银蛇”——西沙湾。区内长达28.8公里的曲折海岸线上,16.78公里的沙线中,有十二处月牙形沙湾,四大岩群。一处处迭峰垒石,悬崖峭壁的岩群,把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分隔成十几个沙湾,潮退后个个如一弯新月。

崇武石雕工艺博览园

崇武的石文化历史悠久,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位于古城墙南侧的崇武石雕工艺博览园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正是崇武人建设家园和热爱家园的着实体现。全园长约1200米,幅面宽度60-200米,总面积9公顷左右,园里散布着崇武数百家石雕厂精心雕琢的石雕艺术品,与古城大海浑然一体,气势磅礴。园内安装有350多件石雕精品,划分为25个景区,包括石雕动物园、狮子林、妈祖艺术展区、石雕艺术珍品馆、聊斋志异区、三国演义区、水浒人物区、西游记区、十二生肖区、二十四孝区、八仙区、观音坡景区、华夏诸神展区、祟武石雕艺术重要工程展馆、惠女雕像广场等,集中展示了“中国石雕之乡”石雕技艺的新成就。

天下第一奇庙

崇武镇西沙湾,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庙宇。庙里陈列是27名解放军威武的塑像,庙匾是解放军某部奉送的,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庙”。这里,记录着一段催人泪下的军民鱼水情。这就是中国唯一一座与解放军有关的寺庙!

1949年9月17日,解放军叶飞兵团南下解放金门、厦门,在惠安崇武稍事休整并进行战前练兵。这天正逢崇武渔集,古城人山人海。几架国民党飞机突然出现,向集镇飞来,准备向集市人群扫射。为了保护群众,正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毅然用机枪对空射击,把飞机引向自己。飞机疯狂扫射着,突然,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哭叫着“妈妈”,在沙滩上奔跑着,飞机就在她头上盘旋,情况十分危急。这时,5位解放军战士不顾一切,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扑向小女孩,用血肉之躯挡住了国民党的子弹。小女孩的生命保住了,5名解放军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这场扫射中,共有27位官兵光荣捐躯。

被救的女孩当年13岁,她的母亲是新加坡归侨。母女抱头痛哭,母亲告诉女儿:“是解放军救了我们,你要一辈子记住解放军的恩情。”从此,女孩有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曾恨,她憎恨杀害解放军的国民党兵。近半个世纪中,曾恨长大了,结婚了,当奶奶了,她常常到这片海滩来,用惠安女最虔诚的方法祭奠英灵。

1993年,曾恨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所有的金银首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耗资近400万在西沙湾建起了这座“解放军庙”。庙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正殿前面是烈士纪念碑,叶飞同志的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熠熠放光。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解放军庙香火不断,庙前的楹联:“丹心照日月,碧血写春秋”、“官兵勇战壮成仁,同志于今称大人。塑像奉香岂迷信,翻身群众敬功臣。”

崇武海滨森林公园

崇武海滨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境内,总面积5000多亩,是依托在国有赤湖林场的基础上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林木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5%,终年常绿,森林小气候显著,四季宜人,严冬温暖如春,酷暑清凉似秋,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疗养休憩的理想场所,被专家赞叹为“闽南的北戴河”。公园还有建于50年代的古战壕、碉堡等遗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

“八·六”反围剿纪念碑

“八·六”反围剿纪念碑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半岛东北的突出部港墘村,建于1987年9月。纪念碑占地范围140平方米,通高8米,碑台呈八角形,围栏呈城垛式,碑身镌刻着港墘村群众反围剿斗争史。顶端塑展翅腾飞的海燕。

为纪念1949年8月6日港墘村群众反击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革命根据地港墘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事件,1987年9月兴建了“八·六”反围剿纪念碑。

1992年,公布为惠安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被惠安县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所获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崇武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2022年2月,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2年11月15日,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