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5 09:37
民国九年(1920年),置洪字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为洪庙乡。
1958年,与富牛、家相、复盛合并为崇礼公社。
1977年,并入复盛公社。
1980年,析置崇礼公社。
1992年9月,崇礼区公所和崇礼、光华、家相3乡合并为崇礼镇,驻洪庙场。
2019年,将原复盛乡新街社区、观盛村、中桂村、中塘村、中坊村以及原金花乡金江村、红阳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崇礼镇管辖。
2011年末,崇礼镇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崇礼、柏杨、蟆颐、玄翁、韩宾、洪庙、白马、桃园、岷江、光华、大定桥、石子、万坝、蟠龙;下设3个居民小组,10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崇礼镇辖8个社区、6个行政村:崇礼社区、蟆颐社区、韩宾社区、光华社区、洪庙社区、柏杨社区、万坝社区、复盛社区、中桂村、中塘村、玄翁村、桃园村、大定桥村、家相村,镇人民政府驻崇礼社区。
崇礼镇地形以丘陵浅山为主,东面环处蟆颐山。
崇礼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25.8℃,1月平均气温6.4℃。无霜期年平均299天。
崇礼镇境内河道属岷江水系,其中岷江流域面积23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8.1千米,径流总量2.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7亿立方米。鱼耶江河溪流长2.8千米,流经辖区玄翁村、万坝村,灌溉面积3.5千亩。
崇礼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旱灾年平均发生0.8次,主要发生在每年4—5月。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3年5—6月,55天总降雨68.1毫米,辖区450亩水稻及513亩旱地经济作物受灾。
崇礼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石膏,储量2.6亿吨,可采量2.4亿吨,年产量3万吨。
2011年,崇礼镇有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水田2.8万亩,旱田0.4万亩。
2011年末,崇礼镇总人口428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683人,城镇化率18%。另有流动人口6161人。总人口中,男性21419人,占49.93%;女性21477人,占50.0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799人,占99.77%;有彝、藏等少数民族,共97人,占0.2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5‰,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09人。
2017年末,崇礼镇常住人口为35834人。
截至2018年末,崇礼镇户籍人口为36233人。
2011年,崇礼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441.2万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7.2万元,比上年增长3.5%。
2012年,崇礼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4.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1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完成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6亿元。
2018年,崇礼镇有工业企业42个,其中规模以上2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2011年,崇礼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9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0%。2011年,生产粮食2万吨,其中水稻1.4万吨,小麦0.3万吨。
崇礼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6万头,生猪年末存栏2万头;家禽饲养量135万羽,上市家禽102万羽。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347吨。
崇礼镇初步形成化工、电子、食品、建材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9.8%。2011年,工业企业150家,职工1.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1亿元,比上年增加3.6亿元。
2011年末,崇礼镇有商业网点25家,职工1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市场2个,年成交额0.5亿元。
2011年末,崇礼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36万元,比上年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1732万元,比上年增长4.5%。
2011年末,崇礼镇有幼儿园(所)11所,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026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3所,在校生1220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94人,专任教师7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884.2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6.2%,比上年提高了9.52个百分点。
2011年末,崇礼镇有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乡镇文化广场1个,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文化中心1个;公共图书室13个,建筑面积680平方米,藏书4万册;档案室14个,建筑面积190平方米。2011年末,全镇可接收中央和省的20个电视频道,有线电视用户0.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崇礼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33张,固定资产总值23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0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4万人次,住院手术86台次,出院病人1862人次。
2011年,崇礼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7/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为0.1‰,3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5‰、0.3‰、0.2‰。
2011年,崇礼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12户,人数2939人,支出4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长15%;城市医疗救助1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53人次,共支出2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63户,人数1436人,支出77.5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45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8人,支出7.6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0人,支出17.3万元,比上年增长5%;农村医疗救助15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36人次,共支出7.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临时救济350人次,支出15.8万元,比上年增长20%。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500人,紧急转移安置3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00亩,倒塌房屋156间,直接经济损失380万元,救灾支出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7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17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20张。社区服务设施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8万元,捐赠物资折款0.5万元,接收捐赠衣被50件,使256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2011年,崇礼镇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9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0%;空气质量一级天数80天,二级天数132天,三级天数90天,四级天数40天,五级天数23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夭数占全年天数的78%;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046毫克/立方米、0.05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46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9%;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全境林木绿化率达到19.4%。
2011年末,崇礼镇有邮电支局1个,代办所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4千米,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7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28门,固定电话用户4395户,比上年减少37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6.3%,比上年降低了0.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1.86万户,比上年增加13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1%,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715千米,主干电缆达7000对,互联网端口总数0.24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21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21万户,比上年增加318户。
2011年末,崇礼镇铺设干线水管3.2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42%;排水管道30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项。
2011年末,崇礼镇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130台,总容量200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6条,总长度30千米,用电负荷1.4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6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98%。
2011年末,崇礼镇有绿地面积14.31公顷,其中公共绿地7.5公顷,绿化覆盖率25.7%。
崇礼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50万人次,货运总量100万吨。106省道过境,境内长8千米。有发达的短途汽车线路,日均发送8辆客车,日客运量700人次。境内岷江河为省内二级航道,境内长长8.1千米,年货运量20吨,货运周转量12吨•千米。
崇礼镇原为洪庙场,因1949年境内出土宋代古碑,上刻“崇礼里”,遂更名崇礼。
蟆颐观正名重瞳观,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北。自唐、宋、明、清一直为眉山胜境,蜀中名观。三苏、陆游以及明清眉州知州都曾前往游谒题咏。唐末尔朱真人杨太虚皆得道于此。蟆颐官经过修复有文昌殿、重瞳殿、慈母殿、斗母殿、张仙殿、天工殿等8个殿堂。
水天花月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是集生态休闲、水上娱乐、旅游度假、会议服务、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东坡水文化园林旅游度假区。
中国泡菜博物馆于2012年7月18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国内首家以泡菜为主题的专业性博物馆,位于中国泡菜城AAAA景区内,年接待量达到45万余人次。
上臾湾湿地公园北起水天花月景区围墙东南角,南至中国泡菜城6号路之间的原玻璃江流域范围内,是眉山市第一个以东坡泡菜为主题的公园,总投资8800万元,占地346亩,共分为湿地预处理区、湿地涵养净化区、湿地恢复示范区、湿地展示休闲区4个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