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溪

更新时间:2024-04-10 13:54

崇阳溪,闽江支流建溪的支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武夷山市岚谷乡铜钹山,源流上无数沟壑山涧汇成小溪,南流向,称东溪,经岚谷、吴屯,过崇安城关合流西溪后即为崇阳溪,南流,经建阳区、建瓯市,在徐墩镇长源与南浦溪相汇,注入建溪。建瓯市又称西溪。干流长162公里,流域面积5458平方公里。

干流概况

崇阳溪上游为东溪,武夷山脉武夷山市岚谷乡铜钹山,源头在樟村东坑,经岚谷、吴屯,至武夷山市区,合西溪为崇阳溪,河道长度60.50公里,境内58.10公里,流域面积670.85平方公里,境内619.1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率8.00‰。

崇阳溪,自市区南流,右汇武夷山景区来的九曲溪,左汇梅溪,至兴田镇出境。樟村东坑至兴田主河道长度105.00公里,境内干流长44.50公里,流域面积2861.40平方公里,市区以下境内流域2731.65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率5.87‰。

崇阳溪于将口乡上村流入建阳区境内。到芹口左汇芹溪,达贵口纳入彭墩溪。向南流至南林,右汇九湖之水。临城关童游乡,油溪从左注入。至潭城镇东南隅大潭与麻阳溪汇合。奔樟滩,临蔡墩,下长滩,达宸前,右汇徐宸溪。临溪处,左会碗窑溪。过亭村,崇阳溪始流出建阳县境。在建阳县境流域面积2343.95公里,干流长41公里。

崇阳溪,于徐墩镇丰乐村溪口上游约2公里处入建瓯市境,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徐墩镇丰乐、山边,至长源注入建溪。流域面积5458平方公里,干流长162公里,境内河道长1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79立方米/秒,径流量56.45亿立方米。该溪上游落差大,多河曲浅滩,最大流量达4010立方米/秒,为建溪水源的主要补给区。建瓯市境内有5公里以上支流7条。其中吉阳溪最大,中、下游宽谷河段已建有吉阳镇溪头与小夫水电站。

水文特征

据《建阳县志》,崇阳溪多年平均流量1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平均最大3.21立方米/秒,平均最小0.13立方米/秒,最大4.2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平均最大8.1米,平均最小0.74米,最大9.4米。

崇阳溪建瓯市段数据,年均流量179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56.45亿立方米,坡降1.5%,水能7231.9千瓦,可开电站1处,装机容量375千瓦,年均发电量206万千瓦小时。

主要支流

麻阳溪,发源于建阳区县西部黄坑乡黄毛岗山下的毛虚潦。由北西向东南方向径流。临广贤,黄坑溪旁注于左,旧称武溪。入麻沙镇境,过坳子后,汇溪头之水。出长坪,在竹里与七宝溪汇合。至官地,江坊溪从西奔来合流。经莒口乡莒口,有书莒溪汇流。临后山,则云谷、庐峰之水汇为龙门桥溪,左泄于杭桥,到马伏,右汇华家山诸源之水。达城关童游境内,下黄墩回肠三曲,绕出考亭之翠屏峰而达建阳县城。麻阳溪是建阳县境内河。流域面积1570平方公里,主河道长度136公里。

吉阳溪,建瓯市吉阳镇境内,发源于建瓯与顺昌交界,东北流至建瓯市区北丰乐汇入崇阳溪,流域面积214平方公里,全长38公里,年均流量6.11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1.93亿立方米,坡降28.58%,水能10179.75千瓦,可开电站6处,装机容量1465千瓦,年均发电量8204万千瓦小时。

治理开发

蓄水工程

樟树水库,位于武夷乡樟树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8平方公里。库容126万立方米,其中正常库容97.40万立方米、死库容1.2万立方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9米,坝顶长60米,坝顶宽3.5米,坝底宽95米;溢洪道系开敞式宽顶堰,1959年改为实用堰,最大溢水深3.88米,最大泄洪量71.4立方米/秒,溢流净宽9米;输水涵洞高80厘米,宽60厘米,浆砌块石条盖板,涵长95米,最大放水量每秒0.23立方米,放水设备为浆砌块石混凝土分级卧管。

古亭水库,位于五夫镇古亭村,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5.29平方公里,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1957年初,由县水利科组织技术人员勘测设计,1958年10月动工兴建,大坝于1965年5月竣工。水库总库容30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1.8万立方米,死库容3.2万立米。水库水面285亩。

楮树下水库,位于兴田镇西郊村的楮树下自然村上方,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0.7平方公里,总库容39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58万立方米,死库容38万立方米,水库水面262亩。库区淹没土地386亩。1974年10月动工。1978年6月竣工。水库主坝坝型为粘土斜墙堆石坝,坝高27.4米,坝顶长68米,坝顶宽5米,坝底宽125米。副坝2座,均为粘土均质土坝,1号副坝高16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68米;2号副坝高10米,坝顶宽6米,坝底宽40米。

东溪水库,大(二)型水库,位于吴屯乡旸角行政村小冲自然村附近,距市区7公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54平方公里,坝型为混凝土双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54米,坝顶长239.5米,正常蓄水位266.0米,校核洪水位267.2米,坝顶高程268.0米,坝底高程214.0米。总库容1018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481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7981万立方米、死库容15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5.8平方公里。1978年4月动工兴建,1986年8月30日封堵导流底孔,开始关闸蓄水。1986年底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崇雒水库,位于崇雒乡崇雒村浙江林自然村附近。1972年冬动工,1975年元旦建成。总投资138万元。集雨面积10.40平方公里。坝高30.5米,蓄水量760万立方米,库容居全县第一。放水涵管最大排水量8立方米/秒。左右干渠、支渠总长42公里。右干渠35公里处建有钢筋水泥薄壳排水槽一座,长415米,高21米。左干渠12公里处建有长176米的倒虹吸管。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394公顷。

周垄水库,位于将口乡将口村境内,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4平方公里,另引水入库面积1.1平方公里。坝高24米,总库容17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8万立方米,设计渠道长9公里,实际灌田面积144公顷。

漳布水库,位于莒口乡焦岚村樟布附近。1974年11月动工,1978年12月竣工。投资金额208.6万元。集雨面积9.77平方公里。坝高36.25米,蓄水量548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00公顷,实灌面积546.67公顷。总干渠0.7公里,左右干渠49.3公里,主要附属工程有隧洞6条,总长1972米,水闸53处。

五福洋水库,位于建阳县黄坑乡新峰村五福洋村附近。1977年9月动工,1981年底竣工。造价403万元。集雨面积6.66平方公里。坝高38米,平均水深20米,总蓄水量66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86.67公顷,实际灌溉面积346.67公顷。坝区主体工程有刚性斜墙堆石坝1座,坝长816米。坝体附属工程有五福洋水库渠道,全长34.5公里。其中有岩石隧洞,长816米;龙担桥渡槽,高15米,长33米;桂林伐木场附近的倒虹吸管,长430米。设计灌田686.67公顷,实际灌田466.67公顷。兼养鱼、发电。

水尾水库,位于建阳童游乡水尾村境内。1979年初开工,1982年4月建成。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5平方公里。坝高27米,总库容1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22万立方米。原设计左干渠长10公里,灌溉面积273.33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3.33公顷。右干渠长5.6公里。

苦田源水库,位于建瓯吉阳镇吉阳村,库容34.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1979年1月动工,1981年12月竣工。

外源垅水库,位于建瓯吉阳镇巨历口,库容3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00 亩,1979年10月动工,1980年12月竣工。

引水工程

东溪水库灌区,采用电灌方式,分成大埠、五里、综合农场、赤石4个灌片,共建电灌站12处,装机17台551千瓦,灌溉总面积16031亩,新增保证灌溉面积1403亩,改善灌溉面积2000亩。

楮树下水库灌区,渠道及主要建筑:总干渠长400米,渠末端建水电站1座,装机2×55千瓦,在电站尾水渠下测河上建石砌拱坝一座,左右开渠引水。左干渠长2公里,引水流量0.1立方米/秒。右干渠长9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并有支渠12公里。附建有钢筋混凝土渡槽2座,泄水闸7座。水库灌区为西郊、黄土、枫坡、兴田四个村及黄土农场,灌溉面积4200亩,其中保证灌溉面积2700亩。

古亭水库灌区,渠道及主要建筑物:总干渠3公里,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左干渠12.5公里,设计流量0.6立方米/秒;右干渠3.5公里,设计流量0.4立方米/秒。钢筋混凝土渡槽3座,长153米。节制闸一座,泄水闸8座。水库灌区有翁墩、五一、五夫、田尾、茅厂、兴贤六个村及五夫果林场。灌溉面积8500亩。

樟树水库灌区,渠道及主要建筑物有:左干渠长7公里,右干渠长5公里,轻型薄壳渡槽3座,总长203米,隧洞一座,高1.5米,宽1.0米,长113米,泄水闸6座,涵洞5座。水库灌区为樟树、黄柏、县良种场、茶场等单位,设计灌溉面积2800亩,实灌3400亩。

1988年,建阳完成书坊乡贵溪水库渠道、小湖乡祝中渠道、将口乡周龙库外引水、童游乡溪源水渠等引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95.07公顷,保灌面积95.07公顷。漳墩老虎甲引水工程1'991年动工,1993年完成,有效灌溉面积66.67公顷。

罗山引水工程,罗山引水工程是罗山坝和工农坝组成的一个灌区。重点中型工程原设计灌田602公顷,实际灌田680公顷。有徐市、壕墩、溪毛、北岸等4个村受益。罗山坝位于徐市乡壕墩村,1962年开工,1965年完成。坝型为浆包干,高7米,长25米,渠道两条共长40公里。工农坝位于大田村,1963年建成,为混凝土坝型,高1.30米,长48米。渠道两条总长17.60公里。

芦上水轮泵站,位于南林芦上村崇阳溪上。1965年‘动工,1967年开始灌溉。混凝土桩板拦河坝,长207米,高4米。净水头2.7米,左右岸建泵坑14,机坑7。进水口挡洪墙高8米。此为灌溉、发电结合养殖、种植业一水多用的综合性中型工程。设计安装60型水轮泵14台,已装好运行12台,备用2台。南林和赤岸等5个村受益,灌溉面积733.33公顷。

范墩坪水轮泵站,位于莒13村东面2公里麻阳溪下游,1965年12月开工,1967年建成。拦河坝分浆砌石坝,高4米,长124米。左右岸共安装水轮泵5台,扬程分别为17米和18米。灌溉莒口下游、后山农田176.67公顷。

中布水轮泵站,位于麻阳溪中布村附近。1979年10月开工,1983年1月投产。拦河坝为混凝土连拱坝,长108米,高平均4.1米,最大高度5.2米,安装水轮泵4台。灌田106.67公顷,利用水轮泵抽水喷灌桔子山8公顷。

蔡墩水轮泵站,位于徐墩乡丰乐村的吉阳溪。1955年动工。水坝为浆包干坝,水头3米,装机2台,扬程9米。1958年竣工,完成工程量1.3万立方米,投放劳动日1.7万工日,总投资4.35万元(国家补助1.2万元)。灌溉面积1200亩。

水电工程

私营崇安极森电气水电股份公司。民国28年(1939),由于海口被日寇封锁,煤油来源困难,价格飞涨,南平籍人刘绍德、康哲臣发起在崇安倡办水电厂。定于崇安县城东南左际下(现综合农场李畲村附近)山溪的瀑布为水动力,并着手买地兴建厂房,安装电机。民国30年2月18日投产发电。发电机一台32千瓦,木制水轮机(转子除外)一台,机型属戽斗式,木制压力管。2.3千伏电压线路约4公里,15千伏安变压器2台,220伏电压线路约3公里。电厂名称私营崇安极森电气水电股份公司(简称“极森公司”),公司设在崇安西林巷林厝(现武夷山一中印刷厂)。民国34年冬极森公司水电厂因发电机线圈烧毁无力检修而倒闭。

地方国营电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城关的照明用电,于1952年4月成立地方国营电厂,征用城关北门水碓两座(现西溪电站所在地),利用清献河部分渠道,再新建部分渠道建设水电厂。租用公私合营加工厂20匹木炭机在晚上作发电动力,又租用原极森公司32千瓦发电机并移用该公司的电杆铜线,1952年4月28日开始安机架线,6月1日投产供电,接灯654盏,由原极森公司经理康兴垣承包,每晚租金包括工资2.5元。建厂初期,职员1人,工人5人,发电厂房在崇安街215号。发电至1957年西溪电站投产止。

西溪电站。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群众照明用电不断增加,原50匹立式木炭机、32千瓦发电机已不适应要求,县人民政府决定继续修建1952年停建的北门水电厂。初步设计截取乌龙坝灌溉渠道流量及水头,安装两台小型水轮发电机。经福建省一届三次人代会通过同意兴建,省工业厅于1956年3月派刘以钧工程师等五人来勘测。经勘测预算,确定装机136千瓦水轮发电机一台,需投资17.5万元。该工程设计任务书经省计委同意,1956年6月7日省工业厅下达建设通知。电厂规模136千瓦,投资控制数14万元,由国家拨款12万元,其余由县自筹。随即成立水电站筹建处,并与省建筑公司建阳专区分公司签订土建施工合同。机组由县电厂组织人员安装,全部工程于1957年11月3日竣工并投产发电。当时由于尚无动力负荷,该站投产初期只供早、中、晚广播及照明用电。至1958年兴办农械厂后,电站开始昼夜发电运行。

小东溪水电站,位于城关鸭姆洲。于1964年组织水电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设计,1965年完成初设任务书。

该电站为径流开发引水式电站,引水坝位于东溪水库电站下游约400米处。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58平方公里,引水渠全长6.3公里。通过流量5.5立方米/秒,水头高18米,装机容量750千瓦,年发电量300万千瓦时。该电站工程于1966年4月16日成立工程指挥部,同年7月破土动工。该水电站1号机组200千瓦于1969年8月29日投产运行,2号机组200千瓦、3号机组350千瓦,于1970年初投产运行。工程总投资110万元。

黄柏溪二级水电站。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4.08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9立方米/秒,初设时采用日调节库容,建库于溪源,引水至萝卜坑,坝高19米,为浆砌圆筒式拱坝,有效库容42万立方米,引水渠道全长5.5公里,水头100米,装机容量3×800千瓦,保证出力84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585万千瓦时,年利用6600小时。1977年3月2日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动工,1979年3月完成,同年3月15日1号机组投产运行,同年8月2号机组投产运行,年底3号机组投产运行。

东溪水库电站,1978年4月工程破土动工。东溪水库电站为坝后水电站(坝后明厂房布置),原设计装机容量3×3200千瓦,保证出力2804千瓦,年利用4520小时,年平均发电量为4340万千瓦时。从大坝于1979年4月27日首次浇筑砼起至1986年12月16日全部竣工,1986年12月发电。1990年8月14日建议将第三台机组技改增容为4000千瓦。1990年技改安装原型号水轮机,配以4000千瓦发电机,单台增容800千瓦。

东溪水库建有坝后式电站1座,安装水轮发电机组3台,总装机容量10400千瓦,年平均设计电能4500万千瓦时。1986年12月29日第一台机组试车成功,并入电网运行。年平均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1991年虽遇严重干旱,发电量仍达2165万千瓦时。

古亭水库渠道一级电站装机125千瓦/台,年发电量40万千瓦时。1985年10月渠道二级电站投产发电,装机150千瓦/2台,年发电量42万千瓦时。

1956年建阳县小湖乡马坑村首先建成建阳县第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24千瓦。1973年2月黄墩水电站竣工发电,同火电厂并网。1974年5月西门电站竣工发电。1970年代末,西门、黄墩水电站与邻近乡办的芦上、严墩等电站并网,总装机容量3040千瓦。1978年9月县水利局在县城南16公里的宸前村动工兴建宸前水利发电厂,至1988年,全部工程完成,总投资2365万元,装机容量9600千瓦,2台主变压器总容量20500千伏安,用35干伏线路送往城关变电所,并入电网。

建阳县的骨干电站,到1988年有黄坑一、二、三级电站、江坝电站、中布水轮泵站、范墩坪电站、右巨电站、将口水轮泵站、白沙桥电站、回龙水轮泵站、回瑶水轮泵、塔下水轮泵站、大湖水轮泵站、宝印电站等共17座,占全县水电站总数的15.9%;总装机容量19905千瓦,占全县水电总装机容量的87.2%。

小水电站系由乡办、村办及自然村创办,分布范围较广,多数是中水头及高水头电站。至1988年底,全县一般电站存90座,占全县电站总数的84.1%,装机容量2913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12.7%。历年来因下游电站被水淹没,机组运行多年,设备老化等原因,报废电站42座,装机45台,总容量1275千瓦。

小夫水电站,为吉阳镇主要电源工程,水头170米,流量0.5立方米/秒。1976年9月动工,1979年5月竣工。浆砌石拦河坝建于大夫村下游约1公里的小夫溪,高5米,顶长7米。厂房位于吉阳镇小夫上游2公里处,装机3台,容量600千瓦,年发电量373.95万千瓦小时,配有800千伏主变1台,通过10千伏线路送电。

溪头电站,吉阳镇胜利村吉阳溪,水头80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2X250千瓦,年均发电量140万千瓦小时,1969年冬动工,1972年11月竣工。

航道航运

航道

崇阳溪,在建溪上游,是建阳、武夷山市水上交通动脉。崇阳溪航道以城关为起点,至建瓯长源为止,全长89.9公里,境内航道全长43公里,属六级航道。枯水季节航道水深0.3米。航道宽度5~6米,船只载重量为3.5吨,还通行单层木排和竹排。

崇阳溪的河床系岩石、卵石,水流急,行船难度大。境内航道险滩恶濑34处,历代都要整治河道以利通航,同时也曾修建水利工程。境内著名的水利工程有南宋修建的临安拦河坝,位于城关,系灌溉、航运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在当时形成一条人工运河,有利于城内各码头泊船及下游船只进入城内。后运河堵塞,严重碍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每年都拨款疏通整治航道,60年代以后,崇阳溪沿线兴建多处水利电力工程,境内主要有3处妨碍航运:莲花山水轮泵站,1968年建造,设有过筏道宽4米,长16米;城村水电站1970年建造,最大坝高为1.2米,设有过筏道,水电站留有缺口,排筏从缺口过;兴田三合一电站始建于1977年,1984年竣工。最大坝高5米,最大水级为3.1米,设有过筏道,宽4.1米,长100米。兴建拦河闸坝前,该航道全线通航船舶和竹筏。建坝后,只在闸坝间有少数采砂作业船,运输船已绝迹,只有排筏每年4~5月间流送至南平、福州。

崇阳溪建阳至武夷山市可分程通航的里程68公里,其中建阳至兴田25公里,全年可通航3.5吨木帆船,枯水期平均水深0.3米,航道宽度5~6米,弯曲半径44米,水面平均比降1.8%,河床底质系卵石,所经水域有14个险滩。武夷至建阳营运里程50公里。建国后,因沿溪修建有兴田、将口、芦上、回瑶、宸前水利工程与水电闸坝,妨碍航运,迄今,仅能在雨季分段通航木排、竹筏。

崇阳溪建瓯段,从丰乐中横附近入境,流经中横、丰乐、长源与南浦溪相汇入建溪。一般水深为0.6米,可航行6~7吨十锦标船。

发源于岭阳关铜钹山,流经樟村、客溪、客口、黎口、吴屯、旸角,至城关北门合西溪流入崇阳溪,流程60.50公里。1959年,国家曾投资3500元整治河道,可通木帆船至吴屯,全长22公里。1964年,建小东溪电站,1986年又兴建东溪水库,航道断航,只在东溪水库内才可通航。库区内小冲村至吴屯,航程15公里,有机动交通船往来。

发源于岭山黄瓜楼,流经岭山、上梅、下屯、下梅、角亭汇入崇阳溪,流程49.7公里。原有航道下梅至赤石(8公里)可通木帆船。1957的,国家投资1000元,投工500个劳动日,疏通该航道。1958年,在原航道的基础上投资7000元,投工3000个劳动日,疏通了下屯至下梅航道。该航道至1961年都在运输粮食、笋干、茶叶。60年代后,航道逐步废弃,由赤白公路取代。现该航道只有放原木流入崇阳溪至武夷港口扎排。

发源于三保山,出大源马月岩,流经三港、曹墩过星村,折九曲盘绕武夷山风景区约20公里,至武夷宫流入崇阳溪,流程58.50公里。九曲溪是古今武夷山旅游的水路,原有航道里程10公里。星村至武夷宫可通木帆船。现主要为旅游竹筏的航道,每年都治理河道以通竹筏。

流程136公里,营运里程58公里,险滩八处。建国后,沿溪修建金台、东风、莒口、后山、黄墩、严墩、西门等12个水电站,10座大桥,妨碍通航。建阳至麻沙仅有51.8公里可以分段通航木帆船、木排、竹筏。

港口、码头

据《福建港口》载,武夷山市有港口一处,名为武夷港,为闽北十大港口之一。港区位于崇阳溪上游,居武夷山前至上埔之间。港区距两地各500米,距城区18公里,沿九曲溪到星村10公里,沿梅溪至下梅14公里,沿崇阳溪至建阳42公里。顺流而下至建溪,距建瓯港112公里,距南平港197公里,临福分公路。是崇阳溪上游的主要港口和木材的主要集散地。

1958年,崇安县林业局在上埔至武夷宫之间的公路旁修建简易堆头,为武夷木材水路转运提供扎排地点。1980年由县林业局所属武夷木材转运站及木材公司,利用自然岸坡建成简易混凝土岸壁港口。岸线长为1公里(单岸),水域面积5000平方米,陆域面积1.78万平方米。1982年、1983年出口木材10500吨,为出口最高峰。

城关码头,由水东门码头、盐埠码头、鬼门子码头、南门码头、北门码头组成,各码头的地区范围都有明确的划分,不得任意越界作业。水东门码头是民国时崇安的商业贸易中心,栈行林立,米谷、纸张、柴火、笋干、食盐、日用百货等集散频繁。盐埠码头主要为食盐集散地,崇安县的食盐主要由盐埠码头搬运。当时城关码头每日均有近百条船只停靠,现已废弃。

赤石码头,赤石码头位于梅溪和崇阳溪交汇处,为民国茶叶、笋干、大米、木材的主要集散地。全国南北各地在此经商的商人不少。其中尤以闽南、广东、江苏、山西的茶商最多。新茶叶上市时河道船只密集,码头繁忙。街面上有各种货栈商行,还有娼馆、赌场、鸦片馆等通宵达旦营业,热闹非凡,人称之为“小上海”。民国20年(1931)4月,方志敏率领红十军攻下赤石镇,一次就筹集军饷计银元十万元。40年代以后,该码头逐渐冷落,现已废弃。

此外市内还有兴田镇码头,主要为大米集散地。星村镇码头原为茶叶集散地,现为旅游专用码头。

在宋、元、明、清4个朝代,建阳设有12处码头,其中城关大东门码头、水吉码头、麻沙码头、莒口码头的货物装卸最为兴盛。

大东门码头,位于崇阳、麻阳两溪汇于城东南处。鹰厦铁路未通车前,石油部门的油料均由上饶用汽车运到建阳大东门东南角码头,再用木帆船运到福州。同时建阳有3万多吨粮食与松香出口,也是在大东门东南角码头装船运往南平、福州。从福州运来的百货、干果、鱼类等海产品,亦在此码头卸船。抗日战争时期每日有数百艘民船停泊在大东门东南角码头,衙前街成为鱼肉铺、点心业集中市场。1949年非建阳籍船民在潭城落户的有500余家。

水吉码头,位于水吉街东南面南浦溪畔,从浦城经水吉运往南平、福州的货物,以及水吉附近大宗粮食与土特产在此集中装船。是浦城经水吉到福州往返必经的停靠站,经常停泊数十艘船只,多至上百艘。水吉商业鼎盛时期,茶商有60余家字号,其中港、穗、汕、厦茶商占31家,茶叶出口都在此码头装运。

麻沙码头,位于麻沙镇水南北岸麻阳溪畔。从宋代至民国公路未通车之前,是水运货物集散的重要码头。

南门码头,座落在景舒门(今南门)外麻阳溪北岸。水南桥未建(北宋末)时,在此码头设渡引渡来往商人和群众。麻沙、莒口来往的民船在此停泊,集散货物或农副产品,转运南平、福州等地。

水南码头,地处崇阳、麻阳两溪交汇处j是福州船只停舶处。明清时代,江西、浙江货物入闽均由此码头装运到南平、福州。鹰厦铁路未通车之前,石油部门的油料运输在此集散。农副产品和松香出口多数在此装运,每日有数百艘船停泊在此。

水东码头,建于水东渡,口,系民国23年修建的汽车渡和人渡共用的码头。建国后,扩建成石砌码头。1976年8月,水东大桥建成通车后,此码头仅供人渡专用。

丰乐码头,位于建瓯崇阳溪右岸丰乐村,为天然沙石斜坡船埠。除过境船泊外,丰乐村有木帆船20余艘。码头集散物资有粮食、笋干、农副产品、日用百货。1956年成立丰乐运输队,有木帆船21艘,年吞吐量3600吨。建阳宸前水电站及叶坊水轮泵站建成后,航道阻断,码头衰落。现有个体户木机船2艘,承担区间短途客货运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